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文教学论试题[版]

2020-03-03 22:43: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文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1004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到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发生了第二次大的变革,其主要标志是开设了什么课程? A.汉语 C.语文

B.国语

D.读经讲经、中国文字

2.下面所列的陈述属于认知领域中的“分析”层次的一项是 A.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 B.整体把握某一作品的思路 C.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D.对文章的价值作出判断

3.引导学生分析鲁迅的小说《药》的结构,这是培养学生的哪一种能力? A.认读能力 C.评价能力

4.下面属于默读的最基本要求是 A.自由 C.迅速

5.下面所列各项中属于直接命题的一项是 A.全命题 C.材料命题

B.情景命题 D.即景命题 B.无声 D.深入 B.理解能力 D.鉴赏能力

6.要求学生写作文要力求做到“以小见大”,这是训练学生的 A.审题能力 C.谋篇布局能力

B.选材能力 D.立意能力 7.“在语文学习中能及时发现、鉴别所学内容的长短优劣。”这反映了下面哪种语文能力的思维品质? A.思维敏捷性 C.思维批判性

8.不属于思想感情教育目标的一项是 A.接受 C.反应

9.《三元里抗英》一课的德育重点是什么? A.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C.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B.热爱社会主义教育 D.友谊情怀的教育 B.分析 D.评价 B.思维深刻性 D.思维独创性

10.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采用的联想方式是 A.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

B.类比联想 D.因果联想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1.说话能力的构成包括思维阶段的______能力、转换阶段的______能力、表达阶段运用语音、语体等的能力。

12.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是凭借功能、______、______、发展功能。

13.课外语文活动的类型主要有:集会类、______类、______类、编采类、娱乐类和展览类等。

14.王森然提出的四阶段教程方法是参考,简介作者和作品;______,分析课文作法和作者素养;______,对课文内容和形式开展讨论;读后,抒发感想,读写余论。

15.从教育评价的目的看语文考试可以分为______评价、______评价、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16.智力的基本构成因素是由观察力、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力组成。 17.语文教师备课的主要环节包括领会大纲、______、了解学生、设计教学、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8.语文课程标准 19.灵感思维 20.评价鉴赏能力 21.谋篇布局能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2.论述精读与略读的同异。 23.结合教学实际论述散文教学重点。 24.举例说明说话的心理过程。

五、教学实践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下面是一段课堂教学实录,请仔细阅读,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师:我们现在就学着给《物种起源》的“绪论”写一篇内容摘要。你们见过的那些“内容摘要”都写些什么的,有印象吗?

生E:在我的印象里,如果是叙事的,就叙述事情的梗概,如果是论文,就摘录主要观点。 师:是的,摘要摘要,就是作者或者出版者用三四百字的篇幅“摘取”著作的“要点”放在著作的前面,让读者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要做摘要,首先得准确把握著作的要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们先来看看,《〈物种起源〉绪论》有哪些要点。 (学生浏览课文,确定内容要点)

生F:我认为内容要点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这本著作是作者长期研究的成果,二是这本著作各章的主要内容,三是这本著作的主要观点。

生D:我认为各章内容不应该作为主要内容。“绪论”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基本观点。这本书有十五章,每章就用20个字也要300字了,没有必要把主要篇幅用在这上面;我们是给“绪论”做摘要,而不是给《物种起源》做摘要。 (众杂赞同)

师:D同学的意见是很有道理的,无论从内容的重要性还是从摘要的篇幅考虑,各章的内容进入摘要恐怕不大适宜。现在,我们考虑一下,表述本著作是作者长期研究的成果——也就是“绪论”的第1段,应当抓住哪些信息点? (学生看书,在原文中勾出信息点)

生G:我觉得主要有3点。一是对南美洲生物分布的事实和现存生物及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进行研究,二是归国之后经过五年思索写出简短的笔记,三是从那以后一直不间断地专心于这方面的研究。

师:应当说,G同学将作者所进行的研究概括无余了,我们先不讨论具体的表述问题,而将本著作的主要观点提取出来。有哪些基本观点呢? (学生看书,在原文中勾出基本观点)

生H:我认为作者在第5段和第9段集中说明了他从研究中得到的基本观点。第5段,他的研究结论是: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物种变异,不能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第9段,他的研究结论是: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物种不是不变的,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手段。

生J:我觉得H同学从原文中筛选出的主要信息是比较准确的。但是,他没有注意到,第5段中所说的“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也就是第9段所说的“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第5段说的“物种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跟第9段所说的“物种不是不变的,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其实是一个意思。这两段中相同的信息可以合并起来说。 (学生议论,表示赞同)

生K:我看H同学所说的基本观点有遗漏,第6段讲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问题也属于基本观点。

师:大家的意见呢?第6段的内容属不属于基本观点? (学生议论,很多学生说不是)

生K:(有些激动)第6段怎么不是基本观点呢?只不过第5段和第9段讲的是物种起源方面的观点,第6段讲的是研究方法的观点,它们都属于基本观点。

师:我打个比方。我想谈谈对我们学校工作的一些看法。我先谈对我们学校学科教学工作的看法,然后谈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看法,再谈对学校后勤工作的看法——我所谈的这些有没有离题?(学生:“没有。”)那么,我的情况和K同学的是不是一回事?(学生思索,最后同意)好,现在,请大家把刚才同学的发言整理一下,写出一篇2三百字的“内容摘要”来。 (学生书写摘要)

师:哪位同学读一下自己写的摘要?

生L:本文作者对生物存在的事实和各种关系经过多年的观察、思考,得出这样的研究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物种不是不变的,物种的变异,不能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手段。研究物种变异,家养动物和栽培可以提供最良好和最安全的指导,具有高度的价值。

师:L同学的摘要很精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把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研究方法自然地融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很不错。 问题:

25.上面的课堂节录中教师教什么知识技能?(3分)

26.上面的课堂节录中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4分)

27.上面的课堂节录中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认识获取知识技能的作用?这样教学的意义是什么?(8分)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展概论试题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实务试题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货币银行学试题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业管理实务试题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产品物流管理试题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学体育教学法试题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学音乐教学法试题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体系与认证试题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房地产法试题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文教学论试题[版].doc》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文教学论试题[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