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

2020-03-02 05:04: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

(试行稿) 一.总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坚持以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为依据,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充分发掘潜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能够克服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诚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诚实勇敢、情绪稳定、坚韧意志的健全人格;树立人生理想,具备择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培养当代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为适应未来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为提高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一步推动我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制定本大纲。

二.总体目标

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生存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康活泼的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一个受人喜爱的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善于创造的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三.阶段分目标

(一).小学阶段 1.小学生特点:

1).开始步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学校管理,接触系统的学习; 2).开始掌握规范的、书面的语言,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的思维; 3).开始有同学、集体的观念,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的生活,有意识的人际心理行为。 2.教育目标:

1) .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的能力。

2) .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人格个性。

3) .通过课堂教学和班级活动,从理性和感性上塑造他们的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二).初中阶段 1.初中生特点:

1) .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心理逐步成熟和变化;个性形成的关键期;

2).出现青春期的躁动,出现对异性的朦胧感,有自觉不自觉的向往异性的心理;学习上、个性上易于出现两极分化。

3).情感丰富且脆弱,个性不稳定;出现自闭心理,爱好易于转移,易于烦躁;不爱交友,缺乏与父母沟通;认识上、行为上易于出现极端。

4).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自我评价不全面;存在“自我中心”的意识强与社会适应能力弱之间的心理矛盾;有明显的“初中现象”心理,是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危险期。 2.教育目标:

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2) 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逐步提高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初中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对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三).高中阶段 1.高中生特点

1).情感逐步稳定,意志逐步形成,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逐步增强,个性情绪相对稳定。 2).接近成人,自我意识较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增强,思维能力增强,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3).情感丰富,但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较广泛,有一定的朋友、异性和父母交往意识。

4).学习压力大,面临升学与择业的双重压力,面临自我发展的问题。 2.教育目标:

1).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个性情感,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2).培养高中生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

3).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认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交往角色辅导,以正常的心态参与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进行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辅导训练,开展考试心理调试和辅导,减少学习、升学和考试的心理负担。

5).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升学或就业问题,开展择校或职业辅导,培养学生具备选择专业或职业的能力,具备克服升学就业压力的能力。

四.年级分目标与教育内容

一年级目标

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校园生活、集体生活、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培养学生角色意识、群体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 ●教育内容(适应、意识、行为) 1.这是我们的校园 (适应校园、适应环境) 2.我成为小学生了 (学生意识、角色意识) 3.新老师、新同学、新朋友 (适应群体、适应集体) 4.课堂是知识的海洋 (适应课堂、适应学习)

5.我是一个顶呱呱的人(激发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6.管住自己 养成习惯 (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7.校园“红灯”与“绿灯” (纪律意识、行为意识) 8.克服不安、孤独、恐惧 (防范心理困扰)

二年级目标

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意识和集体意识。 ●教育内容(合群、乐学、自我认识)

1.我爱我班 (集体意识、角色意识) 2.歉让、友善朋友多 (交友体验、人际交往) 3.“三个和尚有水喝”(群体生活、合作精神) 4.知识越学越有趣(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5.谁的发现好又多 (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6.告别“小粗心、小拖拉”(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7.我是好学生 我会做得更好 (自我认识、自我意识) 8.克服厌学、依赖、交往障碍 (防范心理困扰)

三年级目标

在集体中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活动中学会调节情绪;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 ●教育内容(善学、情感、学会关心)

1.我爱学习我真聪明 (勤学习、动脑筋) 2.巧解难题真快乐 (善于学习、挑战难题) 3.情绪“气象台” (了解情绪、认识情感) 4.选择快乐

寻找快乐 (体验情感、拥抱快乐) 5.当我烦恼的时候 (调节情绪、控制情绪) 6.当小朋友难过的时候 (具有爱心、同情心) 7.为他人着想 (学会关心、学会助人) 8.愉快的假日生活 (学会休闲)

四年级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待自己,充满自信;正确对待别人、诚实对待他人,有集体荣誉感。

●教育内容(自信、诚实、集体荣誉感)

1.我能行 我来“露一手” (了解自信、培养自信) 2.让大家喜欢我、需要我 (期望自我、表现自我)

3.人人平等的

说“不”没关系 (具有自信、实现自我) 4.谁说“我不行” 大家显“绝招”(排除自卑、展示自我) 5.诚实的花朵 (了解诚实、认识守信) 6.开放自己、真诚待人 (开朗心态、诚实处事)

7.别人进步我高兴 班级成败我关心 (排除嫉妒、关心集体) 8.集体荣誉高于一切 (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

五年级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能干、负责的哥哥姐姐意识;学会男女生的角色意识,初步学会以正常的心态与异性交往;学会自我保护意识、相貌审美意识、幽默生活意识和学习冲刺意识。 ●教育教育内容(角色、交往、审美、幽默)

1.大哥哥、大姐姐的风采 (兄姐意识、责任意识) 2.我是男生 我是女生 (角色意识、角色辅导) 3.男女生

对对话 (异性交往、交往辅导) 4.让别人接受你的批评 (人际关系、交往技巧) 5.勇而有谋 急中生智(自我保护意识)

6.相貌与成功 幽默与快乐 (审美能力、幽默生活) 7.勤奋与积累 学习与状态 (进入状态、升学准备) 8.合理安排时间 投入全部精力 (合理安排学习)

六年级目标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毅力、学习方式和不断进取的意志,获取“一份辛劳、—份收获”的愉悦感;指导学生减少面临升学的压力,摆正态度,迎接考试。 ●教育教育内容(进取、毅力、学习方式)

1.学习状态的自我诊断 (学习状态、自我认识) 2.巧识记 反思考 主意多(学习方式、思维习惯) 3.时间的妙用 (学习习惯、学习技巧)

4.勤劳无价

毅力无穷(学习毅力、不断进取) 5.克服考试前紧张情绪 (松弛训练、消除焦虑) 6.我的小学生涯,骄傲! (总结自我、)

7.说一声:再见吧,母校! (师生情怀、母校情结) 8.中学新生活,向往! (中小学衔接、心理准备) 初一年级目标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提高情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育内容(独立、情感、个性)

1.驾驭中学的学习生活 (学习生活、适应环境) 2.注意力与记忆力 (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 3.管理自己 控制行为(把握自己、独立生活) 4.众人拾柴火焰高 (群体意识、自我价值) 5.做一个快乐的人 (乐观情怀、开朗心态)

6.做情感的主人 (了解情感、调节情感) 7.敞开我的心扉 (克服自闭、排除自卑)

8.消除犟脾气 养成好性格 (情感控制、培养性格)

初二年级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认识青春期的知识和生理、心理变化,正确对待性心理和两性交往,把握青春期的行为;培养学生富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进取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教育内容(青春期、性心理、两性交往、学习品质)

1.接纳青春 拥抱青春 (了解青春期、青春期知识)

2.青春期心理卫生 (青春期心理、度过青春期)

3.友情与爱情 (性心理、性教育)

4.如何增强交往能力 (社交技巧、沟通能力) 5.男生女生的交往 (交往道德、交往责任) 6.与父母长辈沟通 (亲子关系、个性修养) 7.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习品格、学习品质) 8.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全面素质)

初三年级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的同时,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客观的、全面的评价自己;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和健全人格。 ●教育内容(意识、评价、人格)

1.自我认识与自我意识 (认识自我、欣赏自我) 2.客观全面“评价自己” (自我评价、自我超越)

3.人生两个宝:知识能力、个性品质 (知识力量、人格魅力) 4.自重、自爱、自尊、自立 (独立人格、良好个性) 5.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人际交往、个性品格) 6.什么是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完美人生) 7.知识是力量的源泉 (学好本领、学好知识)

8.向往新生活:面向竞争 迎接挑战 (面对升学、面对就业) 高一年级目标

认识高中阶段,适应高中学习,掌握高中学习方法;学会交往、学会合作,适应竞争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命运,具有社会使命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 教育内容(责任感、使命感、价值观)

1.学习目标与发展计划 (适应高中、适应学习)

2.学会负责 勇于负责(人生观、责任感)

3.竞争与合作 (学会竞争、学会合作) 4.理解他人 欣赏自我 (学会交往、学会理解) 5.国家命运系我心 (历史使命感)

6.我是未来的社会建设者 (社会使命感)

7.发展自我 体现价值 (自我意识、体现价值) 8.是金子,定能发光 (价值观、使命感)

高二年级目标

驾驭人生、选准自己的发展前程与人生目标;增长智慧、磨练意志,刻苦学习、努力成材,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内容(发展、目标、智慧、意志)

1.如何掌握学习主动权 (学习动力、学习方法) 2.创造性学习与发展性目标(创造思维、发展目标) 3.增长智慧 开发潜能 (智慧开发 潜能开发) 4.时间的分配、运用与管理 (效益观、方法观) 5.善于思考 善于学习(学习能力、学习方式) 6.战胜失败 磨练意志(耐挫力、意志力) 7.职业能力的自我测定 (择业指导、能力培养) 8.如何面对压力 (应激指导、压力免疫) 高三年级目标

把握自己的人生,选择发展的道路,面对未来、面向成功具有奉献精神,具有强烈的成功愿望;能娴熟地自我调节考前情绪,完成升学阶段的最后冲刺,能够作出升学或择业的最佳选择。 ●教育内容(人生、奉献、成功、适应)

1.人生发展计划 (人生辅导、发展指南)

2.把握“高三” 把握“成功” (合理运筹、把握成功) 3.掌握系统学习规律 (学习方法、学习技巧) 4.如何调节应试情绪 (压力松弛、系统脱敏) 5.关心社会

奉献社会 (适应社会、奉献社会) 6.推销你自己 (面试技巧、职业辅导) 7.条条道路通罗马 (面对未来、面向成功) 8.告别母校 迈向人生 (报答母校、报效社会)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2003年10月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内容要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论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doc》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