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23

2020-03-01 23:07: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二十三教时

教材: 充要条件(1)

目的: 通过实例要求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并能够初步判断给定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 过程:

一、复习: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 若x>0则x2>0;2)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4) 若x2=y2则 x=y。

(解答略)

二、给出推断符号,紧接着给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

1.由上例一: 由x>0,经过推理可得出x2>0

记作:x>0  x2>0表示x>0是x2>0的充分条件

即: 只要x>0成立 x2>0就一定成立x>0蕴含着x2>0;

同样表示:x2>0是x>0的必要条件。

一般:若p则q, 记作pq 其中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显然:x2>0 x>0 我们说x2>0不是x>0的充分条件

x>0也不是x2>0的必要条件

由上例二: 两个三角形全等  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显然, 逆命题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

∴我们说: 两个三角形全等是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由上例三: 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 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我们说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这种既充分又必要条件,称为充要条件。由上例四:显然 x2=y2 x=y

x2=y2 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x=y 是x2=y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三、小结: 要判断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推断符号把两个命题联结起来。

四、例一:(课本P34例一)

例二:(课本P35-36 例二)

练习P35、P36

五、作业:P36-37习题1.8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23)

高中数学教案25

2.3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指数)

高中数学教案14

高中数学教案全集

《高中数学教案23.doc》
高中数学教案2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