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班下学期培优辅差计划

2020-03-03 14:49: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11)班下学期培优辅差计划

云县爱华完全小学 李玲

一、指导思想: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比如智力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等,学生在各个方面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学习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这也造就了学习上不同发展的学生,也就是我们教师经常说到的优秀生和学困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必须正确地认识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去正确对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55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毕业于不同的幼儿园,接受的学前教育各不相同,知识、能力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给日常的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直接影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2.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容易受外界干扰,喜欢在课上讲话、做小动作、开小差,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花许多时间提醒学生注意。

3.从学生的能力来看,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个别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上课不专心,上课不认真听讲,发言不积极。

4.学生能力布局不均,优秀生缺乏带动集体学习的能力,中等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困生停滞不前。

1

三、制定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课堂纪律。根据考试要求,巧解问题、精讲精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其次是练习题要精,注重典型性,避免随意性,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过渡。再次是对问题解得要透彻,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是要把差生的成绩提高上去,以提高整体成绩。

四、分层辅导措施:

(一)学困生辅导

所谓学困生,照目前的情况来分析,主要原因是一些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不一定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相信加强常规教育工作,会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1.坚持以课堂辅导为主,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帮助。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2.课堂练习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重点、难点,采取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结合的方式进行辅导。

3.注意做到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能比较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基础知识。

4.对学习暂困生实施“一帮一”措施,让好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给予辅导帮助。

5.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对后进生进行辅导,以免一拖再拖,耽误最佳辅导时机。

6.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展示自我。

2

(二)中等生辅导

在班级中,中等生占多数学生,他们的智力较好,但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他们的智力特点,适当的进行辅导,使他们全面地掌握知识。尽量少批评多表扬,使每个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求知欲,使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发展。

1.树立目标,严格要求,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更快的进步。

2.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上课积极发言,开发智力。 3.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尽量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 4.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5.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他们进行训练,达到熟练。

(三)优秀生辅导计划

优秀生一般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相对较高,成绩较稳定。这类学生重在引导,且要戒骄戒躁。

1.注重习惯培养: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积极引导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2、注重能力培养,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表达能力等,主要方法是分层教学: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开放第二课堂。

3.让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发展。

五、主要辅导措施:

1.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辅导。

3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结合。要求家长配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并检查签字。

3.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同桌的优势,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4.和学困生谈心,从思想上树立信心,思想指导行动,进行自我转化。

5.从基础抓起。通过做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加强基础知识训练,从练习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优秀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6.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秀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学困生。 7.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秀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8.充分了解学生的适时学习情况,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

4

三年级一班培优辅差计划

五年级下学期培优辅差计划

培优辅差计划

培优辅差计划

培优辅差计划

培优辅差计划

培优辅差计划

培优辅差计划

培优辅差计划

培优辅差计划

《一(11)班下学期培优辅差计划.doc》
一(11)班下学期培优辅差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