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吉林事迹有感

2020-03-03 10:06: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习李吉林事迹有感

耿圩小学 邵福生

最近,学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的事迹,近距离地了解了李吉林老师及其情境教育的研究,感慨良多。李老师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到“情境课程”的研究,前后历时三十年,从“不惑”之年到“古稀”之年,一腔热血,满腔热情,痴心不改,着实令人感动。特别是李老师总结自身三十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的经验,归纳出来的四个字——“学”“ 思”“ 行”“ 著”,更是吾辈受益匪浅。下面仅就“学”这一点,谈点自己的学习感受。

反思我们自己,工作也有些年头,而成绩平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学习上缺少苦功,缺乏坚持。

看起来,一个老师似乎天天都在学习,领导们也没少逼着你学。其实不然,与李老师相比,我们的学习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差距,一是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李老师因为要解决教学、教育中遇到的难题,感到自身的某些方面的欠缺或不足,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进行学习,学习是她研究的一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习也要不断地深入、及时地跟进。而学习的深入又不断地促进研究的开展,学习与研究于李老师而言是两位一体的一个共同体。于是李老师三十多年的研究伴随着的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第二是学习的起点与系统性。李老师开始作文教学研究时,是从学习古典名著和《文心雕龙》、《人间词话》等文艺理论著作入手的,学习的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汲取的是博大精深的几千年人类文明的精髓。对她启发甚深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就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近几年随着“情境课程”的研究,李老师还加强了对脑科学的学习。应该说凡是与研究有关的“艺术”、“美学”之类的,李老师都有过系统的学习,无怪乎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思路尚能如此清楚,反应尚能如些敏捷。而我们目前的学习,更多地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和高度的自觉性。领导们要求老师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平时积累一些材料,好在各种检查评比中应付,可以说形成一些材料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再极端一点,就会要求老师学习一个什么内容,完成多少多少字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之类。而学习的内容全无系统性,无非是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所选择的一些文件、文章、书籍之类的东西,东风东倒,西风西倒,今天有效教学,明天高效课堂,全无定数,完全跟风,常常把未经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一家之言奉为金科玉律。而这些连科学性也无法保证的东西,如果让一个缺乏独立思考的人来学习,对于我们教育的发展、老师、学生的成长来说,到底是祸还是福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做一个李吉林式的学习者?

1、要做一个自觉的学习者,要全面地审视自己,发现自身与他人或职业要求的差距,确定哪些是可以通过努力可以改进的,确定奋斗的目标,努力的途径,自觉进行相应的学习。

2、要进行系统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平时教育、教学涉及的领域,课程改革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的背景知识,都要有意识地去了解、去学习。

3、要进行高起点、高水平的学习,力争直接学习教育家原著、译著,除非不得以,不要只学习快餐式内容简介之类的东西,因为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有时难免断章取义。要多学习历史公认的大教育家、思想家的著作。

4、要进行批判性的学习,即便是经典名著,即便是历史公认的大教育家、思想家的著作,也必然有着时代的局限,精华与糟粕并存,并不完全符合时代的要求,完全适用目前的教育、教学现实,我们更多是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批判性地学习、运用。

5、要广泛地进行学习,文学的、艺术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国家大事、时政要闻„„都要有所了解,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灵感,古人云:功夫在诗外!一个见识不凡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境界的老师。

做到了以上几点,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可能,你还成不了李吉林,因为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禀赋、才能、际遇,注定李吉林是不可复制的。但真能做到以上几点,你大概也不会湮没于芸芸众生,而无人知晓了。

学习李吉林事迹有感

李吉林事迹学习有感

读李吉林事迹有感

学习李吉林有感

学习李吉林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读李吉林有感

学习李林森事迹有感

学习李林森事迹有感

《学习李吉林事迹有感.doc》
学习李吉林事迹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