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一篇写景类文章的教学设计

2020-03-02 14:32: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撰写一篇写景类文章的教学设计,注意要体现表达方法的使用,作为作业上交。(注意不得抄袭他人,否则视为0分) 写景类文章教学模式: 1.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整体感知,抓住特点: 3.默读批划,深入体会: 4.全班交流,品读评析: 5.回归整体,梳理写法: 6.读写结合,拓展练笔:

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赏景必然离不开感受情感,所以体会“情”很重要。同时,赏析应该是最重要的。每个学生的知识和阅读素养是不同的,对写景文字的理解也是深浅不一的。所以赏的范围不要太大,选取最精彩的,并且在其中把一些基本的写景技巧传达给学生。例如:写景的层次,修辞手法的运用,动静相结合,色彩的搭配等等。教会他们欣赏,才能让他们在写作中付诸实践。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教材分析 名称 《山中访友》第1课时 执教者 刘艳霞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作者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好友,并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虽然写的景物很多,然而作者将一天的游程按 空间顺序进行转换,使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晰。对六年级学生来说,这种形式的散文首次遇到,阅读时会感到内容很特别,尤其对语言表达方式会有一种新奇的陌生感,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文,多层次地朗读、感悟,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本课教学的最大问题,由于课文对景物的描写繁多,如果逐一分析,难免会显得零乱,给学生的感觉会支离破碎。因此,如何使学生既能细致地体味课文,又保持课文的整体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细节,感悟大自然的美丽。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目标

品味揣摩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重点

表达情感的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感悟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靠学生的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与设

计说明 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1.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反复品读课文,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体验。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出示PPT并朗读:

1.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今天我特地为大家请来一位导游,想知情境道他是谁吗?他就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导入 (课件显示作者姓名)。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

带着质疑问题 ,由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李导到“山中访

思考进入课文情境。 生的阅读兴趣。

3分友”。 板书课题 钟

2.看课题生质疑。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老师与你们也产生了共鸣,也很期待看到他访问的友人是谁?

3.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拜访作者“山中众多的朋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要求:

感知 ①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正课文

确,读流畅。 10分 ②读完后回答:作者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钟

(2)读后交流:

谁来说说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来)

1.了解课文内容。 2.走近山中。

营造情境,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精读第

三、四段,教给学习方法:

⑴师: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在这片文章中作者不仅用了很多精美的词语和句子,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

⑵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谁来说一说作者和老桥诉说了些什么?(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让学生在听读、朗读、思考、讨论中感知课文,重点感知景色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

老朋友相见,作者对他说出示: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齐读。 1.生齐读第3自然段。

2.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

一画老朋友相见,作者是理解(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好象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品美面对面地与老桥交谈、倾诉,使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

更亲切、更自然、更强烈。)

3.默读画句,读后交流理悟表你从这句话中还得到了什么信息? 解。 达

那我们看看这三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对拟人4.齐读句子。 17分手法,这样既抓住古桥形状的特点,又写出古桥鞠躬钟

尽瘁为人类服务的奉献精神。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5.感知人称变化。 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们看到6.理解修辞。 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默默奉献的精神。

7.品读。

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齐读这段。

⑶小结并导入

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用第二人称和拟人的写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古桥成了他心中的老朋友,那么树林在他心中又是什么?谁想读?指名读第四段。你能用文中的词来形容树林是作者的什么吗?

师: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互称为知己?(生交流) 师:请大家看文中的前两句话,认真读读,你觉得哪些词语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感觉到作者和他们之间确观察这句话看看人称有什么变化?

通过学生的表述,反映他们对于课文语言的理解和领会,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几

实是知己。大声读(前两句话)

师:“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 师: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 师: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 师:这片树林作者是多么熟悉呀,小时候作者高兴了就来到这里——

师:他伤心的时候也来到这里——

师:现在作者又回来了,这些树和鸟会说些什么知己话?

师:这么多的知己话,课文说出来了吗?没有说出来,都在那轻轻的呼唤中,都在那默默的眼神里,都在那深情的凝望中,他们在用心交谈。再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走进这片树林

望着我。” 师:“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此时此刻,作者已经与树融为一体了。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出示)这是个什么句子,反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什么,换个说法。 小结:刚才我们跟随作者拜访了他的两位朋友,感受到了作者与他的这些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小组讨论。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自学第5自然段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自学山泉部分。 2.交流自学提纲。

句话,着重朗读,深入体会,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

对文章内容进行归自主(1)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修辞

3.理解品味自然之美。 纳,总结;通过品探究

方法。

读重点字词及具体

4.感受一下自然之美和的表达感悟作者对5分(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

课文的语言之美。齐读3-7大自然的热爱。 钟

有什么特征?

自然段。

全班交流。

(3)读到这里谁能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

5.欣赏佳句,积累语言。

情? 学习首尾

体会欣赏完美景之后,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

领会首尾呼应

写法 受到了什么?体会写法。 2分钟 课外延伸 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全班交流

引导了解常见的写

作手法,体会写作手法的作用。

1分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钟 课堂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小结

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大自然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热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1分亲近大自然! 钟 布置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练习背诵。 作业

2.利用课余时间来一次“田野访友”,试着与田野中的景物交朋友,写一个片段,表达你对自然的1分热爱和由景物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

古桥

树林

山泉

溪流

白云

归鸟

瀑布 家

蚂蚁

悬板书崖

设计

老树

阵雨

小花

落叶

石头

云雀

构 象

思 丰

新 富

奇 热 爱 大 自 然

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六年级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及单元重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世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情感目标)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二、说学生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写景散文,但对写景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本课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特点,我采用如下教学法: 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应重在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

联想想象法:本文想象奇特浪漫,可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文章特色,比如第五自然段拓展“友情”。

四、说学法

1.我认为读是走进文学作品的一把神奇的钥匙。学生通过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在读中说等多种形式,文章内含便领会于心。所以,我指导学生学会“品读法”,感受文章画面美、语言美、情趣美。

2.生生互动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以品味语言、训练想象为主要方向,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课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作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个性阅读体会为教学的着力点,以学生的思维创造火花为突破点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和表达自由,所以预先设定的一些目标和环节都较好得以实现,更可喜的是,有些问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思想上的创造力大大超出老师的想象,闪烁出智慧的光芒,这也就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理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山中访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师生一起学习写景类文章,从点及面,授人以渔,学生们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设计以品味语言、训练想象为主要方向,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课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作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个性阅读体会为教学的着力点,以学生的思维创造火花为突破点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和表达自由,所以预先设定的一些目标和环节都较好得以实现,更可喜的是,有些问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思想上的创造力大大超出老师的想象,闪烁出智慧的光芒,这也就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理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比较分析《五彩池》和《山中访友》两个课例的亮点,写一篇观后感。

创设情境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品美景,悟表达。写景文章教学模式六步:五彩池 看视频,激发兴趣。提问题,批注阅读。接下来组内探究。着重体悟写景文章中修辞方法:排比、比喻,凸显五彩石的美丽。从省略号激发学生想象力。当堂背诵指导非常到位,使学生读中感悟,联想,想象,学生情境交融,想象空间。

《山中房有》品美景,悟表达。教学过程细致。感悟写法,如前后照应。延伸课外,小练笔仿写《田野访友》,学以致用,可以按仿写作者的写作方法,活学活用,重点放在第三自然段,老桥的描写细致入微。人称的变化,拉近作者与老桥的距离,学生和文本的阅读。第四自然段那些词语触动了我们的心,自由读、齐读这两句,引出师生对读,让学生。

朗读指导细致到位,如描写五彩石的语句,从熟读到背诵,写景文章结构,首尾呼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自然。

写景类文章

写景类文章写法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类文章

写景类文章四大法宝

小升初写景类文章阅读

小学写景类文章阅读

写景类文章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作文 写景类(指导及文章)

怎样阅读写景类文章[版]

怎样阅读写景类的文章

《撰写一篇写景类文章的教学设计.doc》
撰写一篇写景类文章的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