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煤矿企业文化安全文化

2020-03-03 19:15: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瓦斯文化

一、理念

(一)一般安全理念

1、安全上必须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

2、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发展之功抵不了安全之过,效益之功抵不了安全之过。

3、工伤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4、干部安全失职不能容。

5、煤矿安全是管理素质和队伍素质的综合反映。

6、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蹬空,一空百空;作风松垮,一垮百垮。

7、抓安全敢于问责,问责就灵。

8、抓安全缺的不是投入,不是装备,不是有学历的人,缺的是责任心和严细实的作风。

9、煤矿安全永远不要说大话。

10、矿情世代不忘,管理世代不松,严细实世代坚持。

(二)瓦斯安全理念

1、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2、瓦斯超限就是事故。

3、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可以统一于先进生产力。

4、煤与瓦斯共采,治理与利用并重。

5、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重利用。

6、通风是基础,抽采是重点,防突是关键,监测监控是保障。

7、可保尽保,应抽尽抽。

8、只有打不到位的钻孔,没有卸不掉压的瓦斯。

9、地质不过关,瓦斯治本难。

10、不仅治得住,还要治得快、治得省。

二、文化现象

(一)一般安全文化现象

1、安全意识是煤矿所有职工的第一意识。

2、灾害事故重灾矿区15年没有发生瓦斯、煤尘、水、火等颠覆性事故。

3、煤矿不再被认为是不安全的职业,过去是想办法离开煤矿,现在是想办法到煤矿。

4、合作的电厂、铁路、港口等企业,主动吸纳淮南煤矿的安全文化。

5、淮南的瓦斯、水、火、地压、地温治理和建井技术居于行业前列。

(二)瓦斯安全文化现象

1、瓦斯治理形成了好的氛围、气势、决心和力度。

2、工人见到瓦斯就跑。

3、基层区队不等不靠,主动超前治理瓦斯。

4、从干部到工人都真心接受“瓦斯超限是可以避免的”理念。矿长、总工程师一听到瓦斯超限头皮直发麻。

5、出现瓦斯超限,矿长要在月度安全生产视频会上公开作检查。对矿长、总工程师来说,一次瓦斯超限的心理压力不亚于发生一起零星事故。

6、瓦斯治理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瓦斯没治理,不进尺,不采煤。

7、淮南煤矿瓦斯治理理念、技术、管理得到行业普遍认可,不少企业跟

着学跟着做。

8、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等部门对淮南瓦斯综合治理经验作了全面总结,向全国整体推广。

9、淮南煤矿的瓦斯治理理念、技术在国际上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成果

(一)保护生命

淮南煤矿连续15年没有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从全国瓦斯事故重灾区,成为全行业瓦斯治理的典范。百万吨死亡率从2001年之前瓦斯事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的平均4.01,下降到2011年的0.1。瓦斯超限由每年上千次下降到2011年的10次。对抽采的瓦斯进行综合利用,现有瓦斯发电装机规模4.9万千瓦,其中低浓瓦斯发电2.3万千瓦,瓦斯民用6万户。

(二)解放生产力

建成谢一矿千米深井、国家高瓦斯试验矿井。建成顾桥矿国家高瓦斯示范矿井和标志性矿井。双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单产达500万吨,矿井产量达千万吨规模。集团公司近十年来,采煤机械化程度从66.7%提高到94.16%;掘进机械化程度从39.9%提高到53.1%;综采工作面月平均单产从11.25万吨提高到17.2万吨;原煤工效从14.18吨/工,提高到32.17吨/工。煤炭产量,从建国以后五十多年千万吨左右,增长到近几年6000万吨以上,2011年6751万吨。

(三)获得一批科研成果

承担完成或正在实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7项,以及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3项。

探索形成“瓦斯等煤矿灾害治理‘疏导论’”、“卸压开采抽采瓦斯,煤与瓦斯共采理论”、“无煤柱快速留巷Y型通风煤与瓦斯共采理论”、“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等理论成果。

取得了“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井上下立体瓦斯抽采技术”、“井巷安全快速揭煤技术”、“瓦斯安全输送和浓缩技术”等20项关键技术创新成果。

“十一五”以来,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4项(其中瓦斯治理75项),发明专利21项(其中瓦斯治理13项)。

(四)推进管理创新

1、体制。集团公司实行安全生产技术板块式运行,集团公司、矿两级总工程师分别任同级行政常务副职,是中共党员的同时进入党委班子。在全行业率先组建瓦斯管理研究院、地质管理研究院、瓦斯利用分公司。各矿专门配置通风、地测副总工程师,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机构及地质管理机构,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业化打钻和岩巷队伍,加强瓦斯治理力量,现有打钻人员2848人,可同时开动150台钻机,钻机综合台效2450m/月,实现打钻和岩巷施工矿区全覆盖。

2、投入。2002~2011年,用于瓦斯治理与利用技术研发、设备更新、材料和工程等方面的投入达167亿元。

3、素质。“一通三防”队伍7801人,占企业在册在岗职工总数的11%,其中本科生以上学历364人,技校以上毕业占60%;瓦斯治理研发队伍279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9人,正高级工程师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12人获得过省

部级以上科技奖。

4、严管。出台十项措施:

(1)集团公司董事会作出关于防突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凡是0.8米以上保护层必须开采,真正做到可保尽保、应抽尽抽;发生“一通三防”10人及以上责任性死亡事故,给予矿长(经理)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

(2)企业和煤矿每年作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关于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决定。发生瓦斯超限事故、自然发火事故等均严格进行责任追究。2011年,因安全生产事故处理139人,其中副总工程师级以上管理人员71人,科区级管理人员49人;撤职47人,其中副总工程师级以上管理人员8人;降职32人,其中副总工程师级以上管理人员15人。

(3)严格执行“一通三防”暨防突专题会、每周三“一通三防”剖析会、每月以防突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视频会等例会制度,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一通三防”和防突督查制度等。

(4)企业制定以瓦斯治理为主的“安全管理20条红线”,凡触犯红线的一律解除劳动合同。2011年,共查处52人,其中,解除劳动合同5人,清退14人,待岗33人。

(5)坚持瓦斯浓度按0.8%断电管理制度。采掘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按0.8%断电管理,各矿制定瓦斯预警制度。集团公司对瓦斯超限按照事故进行追查处理。

(6)实行企业和矿井通风和瓦斯日报两级审阅制、现场瓦斯异常情况实时监控制。

(7)执行揭煤领导人员防突跟班、带班制度。对揭煤实行分级管理,瓦斯压力达到2MPa及以上必须经集团公司组织现场验收。

(8)执行对打钻抽采造假举报奖励及追查处理制度。

(9)执行瓦斯治理“五项指标”完成情况月度通报、年度问责制度。

(10)强推“安全三基工作(基层、基础、基本功)”。2011年,明确将“安全三基工作”作为集团公司“十二五”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一抓五年,形成气势,务求实效。

(五)积极影响行业

1、促成国家建立健全瓦斯治理与利用的规划、标准和制度。

淮南煤矿“一先进三保护”、“可保尽保、应抽尽抽”等瓦斯治理理念和措施进入煤炭行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及煤层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等5个规划,并上升为煤矿安全规程等4个部门法规。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煤矿低浓度瓦斯气水二相流安全输送系统标准等18项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

在淮南的基础上,国家和安徽省有关部门不断总结和提升,制定相关制度,推广了一些经验做法,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457号)、《安徽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办法》(皖政办〔2011〕62号)等。

2、开展技术服务业和技术培训。

经国家相关部门授权,以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对行业进行瓦斯安全文化培训和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技术服务项目部已经发展到11个,实现了山西、陕西、黑龙江全覆盖,延伸到新疆部分地区,创建了技术服务“沙曲模式”,成立了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晋焦煤实验室和龙煤集团分中心。2012年,预

计技术服务实现收入1亿元,装备制造实现产值1亿元。

咨询评估。2008年和2011年,先后对山西焦煤、龙煤集团所属4个分公司37对矿井开展了评估会诊。2010年,编制了《全国煤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指导纲要标准》,指导11省(区、市)的专家会诊,承担山西片区专家会诊。编制《全国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验收标准》,指导各示范矿井建设。2008年以来,先后对山西、陕西、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的近100对煤矿开展了瓦斯治理评估会诊。

培训交流。承担了全行业和安徽省煤矿瓦斯治理培训任务,累计举办培训班42期,培训7000多人次,其中包括45家国有重点监管的煤矿企业高管。承办煤矿瓦斯治理国际会议4次。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管理文化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生态文化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科教人才文化(推荐)

煤矿企业文化

煤矿企业文化

煤矿企业文化

淮南志高企业文化培训心得

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党委先进事迹

谈煤矿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煤矿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安全文化.doc》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安全文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