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园网络文化 创新学校教育模式

2020-03-02 16:33: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构建校园网络文化 创新学校教育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在校园的深入发展应用,校园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怎样建设一个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是一个新的课题。几年来,我校在全面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中对网络文化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重点对现代教育技术下的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研究,并在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不断开创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不断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努力使校园网络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城区学校网络文化的基本情况

城区地处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但目前各校发展却不均衡:有的学校已经实现了班班通,有的学校教师备课办公还处在电脑使用的原始状态;有的教师代表了长治市参加全国比赛并获大奖,有的教师虽多次参加培训,但仍处于初级水平,会看不会用。学生的应用水平也有明显差距,家里有电脑的相对于其他学生操作更为熟练。2007年开始,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启动,分批给其他县区学校配备了电脑室、电教室和卫星接收系统。并在每年暑假进行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使县区学校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一个飞越,与我区的差距逐渐缩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扎实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 就能借着改革的春风使我区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软硬兼施,构建安全丰富的网络文化

学校网络文化的建构离不开信息技术硬件的建设,作为校长应当充分认识到对现代教育技术投入的重要性,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和多媒体教学,努力形成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但也不可盲目追求最新,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网络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的应用上。组建学校的信息中心,设置管理人员并进行分工,在加强硬件管理的基础上,建设完善学校网站,使之作为一个向社会、家长、学生开放的窗口。及时更新学校新闻、活动报道,开展交流互动,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学校网络文化建构中,要注重学生的网络安全,规范上网行为,确定学生在掌握网络操作技能的同时,减少受不良信息影响的机会,从而接受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建设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的重中之重。人文环境建设的重点要定位在构建网络化校园文化、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德育渠道上。可以通过在学校网站上建立教研组网页、班级网页、个人(学生、教师)网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树立学校形象,加强对外宣传,给师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建立面向学生和教师的学校电子报刊,展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开展的成果,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三、主体参与,构筑具有学校特色的网络文化

学生和教师是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参与者和建设者,师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是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网络化校园文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

掌握与其它个体或组织通过计算机远程通讯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技能,使之能在日益复杂的信息社会中应付自如。在健康的网络化校园文化中成长,学生将会具有更强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从基础抓起,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

网络化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尽快培训出一支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这是中小学校园网络文化向深层、高品位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培养教师使用计算机这一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意识,使他们既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进行教育改革。我校在硬件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从2005年至今未采购过新的电脑,电脑室的电脑已经不能使用),依然注重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以教师教育博客为抓手,积极开展网络备课、网络教研和原创教育叙事等活动,不但提高了教师的资源采集和处理能力、教研和写作水平,而且使教师的自身修养得到较大提升。今年,在我区教师教育博客评比中,我校有31名教师获奖,韩立芳老师的博客内容丰富,与全国同行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评论生动精彩;申爱萍老师博客中的文章都是几经修改再予以发表,100%的原创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多篇文章被推荐到网站首页;原林军老师的博客链接了班级博客,组织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博客组成的梅辉坡小学博客群,扩展了教师们教研交流的空间,展示了学校的风采。

总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教育界一个新的课题,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我校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领导、建设和管理,努力使校园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使我校的实践与探索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校园网络文化

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创新党建,构建和谐校园

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网络文化的时代意义

“激励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施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发言稿)

《构建校园网络文化 创新学校教育模式.doc》
构建校园网络文化 创新学校教育模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