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小麦新品种示范工作总结

2020-03-02 02:40: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0-2011年度国家小麦新品种示范工作总结

实施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为了加大新品种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对新品种的认知度,进一步扩大推广种植区域,充分发挥优良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更好的服务于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主持下,由我省种子管理总站负责承担的2010-2011年度河北区域小麦新品种示范工作,在国家、省级各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实施单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示范工作。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示范任务、指标: 本年度示范品种:冬小麦衡439

9、衡136,示范面积分别为:衡4399:1000亩;衡136:1500亩。示范地点分别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护驾迟镇前营村和东杜村。预期产量指标:衡4399在春浇三水情况下,平均亩产550-600kg;衡136在春浇1-2水情况下,亩产实现450-500kg。

二、任务落实与完成情况: 2.1示范品种的选择:

本年度示范的两个冬小麦新品种,均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培育。其中:衡4399于2008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08002。目前已参加山东省中高肥组小麦区域试验。突出表现:多穗早熟、高产稳产、多抗广适、落黄漂亮。自审定推广以来,在我省已得到大面积种植,发展势头良好,深受欢迎。

衡136属节水抗旱、高产类型品种,200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09015。目前正参加国家冬麦区旱肥组生产试验,表现突出。该品种节水性强,具有穗大产量高、节水抗旱性强、抗病、抗寒、耐热、落黄好的突出优点。生产示范普遍认为:省种省肥,节水抗旱,比其他一般品种能够少浇1-2水,且产量高、抗逆性强,非常适宜我省黑龙港流域乃至国家冬麦区旱肥地块推广种植。

2.2示范基地概括:

深州市护驾迟镇前营村和东杜村,位于我省旱作所试验站西北,紧临大广高速、石黄高速和307国道,具有交通便利的优越条件。两基地主要以农业为主,人口2500人左右,小麦年播种面积3500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示范田规范、成方连片,具备机井21眼,灌溉设施齐全,水肥条件适宜。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较高,对新品种的认识能力强,组织性强,管理规范。借助我省旱作农业研究所的技术依托,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达到较好的示范效果,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2.3示范采取的主要栽培措施与具体做法:

1、强化整地、播种质量,鼓励足墒播种:

“七分种三分管”是当今提高小麦产量的基础。针对广大农民整地粗放的特点,我们深入示范村开展对整地质量的技术指导,使示范户真正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底墒充足,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出苗均匀,示范村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

2、根据品种特性、播种习惯确定最佳播种量、适宜播种期,开展分类指导:

衡4399:以亩成穗45-50万,穗粒数35-38粒,千粒重38-42g为实现亩产千斤以上产量水平的合理群体结构,最佳适宜播期为10月8-15日,播量22.5万-25.0万/亩基本苗。

衡136:以亩成穗38-40万,穗粒数36-42粒,千粒重40g左右为最佳产量结构,适宜播期掌握在10月5-15日,播量21.0万-22.5万/亩基本苗。

根据两个示范村的实际情况,播前开展科学播种、分类管理技术建议,专人负责,2010年10月25日前示范面积全部落实。

3、推广播后镇压技术,培育冬前壮苗:

针对本年度小麦播种后降水量少、且大部分麦区为抢墒播种的特点,我们强调了播后镇压技术。至小麦越冬前,大部分示范田均实施了该项技术,衡439

9、衡136冬前基本都达到了壮苗标准,其中:衡4399冬前群体5点平均112.5万/亩,衡136冬前群体5点平均98.8万/亩,为安全越冬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冬前管理与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对新成果、新技术的了解与认识:

根据本年度大部分麦区为抢墒播种的特点,提出了及时采取冬前补墒灌溉措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示范区90%以上于12月20日前落实。利用广大农民冬闲季节,以幻灯片、明白纸等形式深入示范村开展技术培训5-6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通过技术讲解,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示范户科学种田的意识,对新品种、新技术有了深刻的了解,起到了划龙点睛的作用。

5、春季管理技术跟进,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结合小麦返青期气候干旱、气温回升缓慢等特点,及时采取了早春锄化、镇压、增温保墒、科学运筹春一水计划。根据不同麦田苗情、墒情状况,提出分类指导、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技术方案,并以明白纸的形式发放到广大示范户手中,使广大农民早春管理有了技术依托,不盲目随从,从而实现良种良法的科学配套。

6、加强中后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增粒重、促高产:

4月中下旬,示范区集中开展小麦吸浆虫专项治理工作;5月初正值小麦抽穗开花期,统一实施“一喷三防”综合防治工作,对示范区集中配给农药、实施集中喷防,为小麦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7、适时收割、科学管理:

结合小麦新品种示范、繁种工作,辖区内小麦示范田做到专人负责,专机收获。统一收割、统一晾晒、统一入户,避免了机械混杂、降低机械损失,实现了优良小麦品种的高产、高效,示范区6月22日前基本全部收获完毕。

三、示范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衡439

9、衡136小麦新品种的示范,使新技术、新成果得以迅速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本年度组织有关专家现场实打实收:深州前营村衡4399示范田平均亩产实现585.5kg,最高亩产651.2kg。东杜村衡136示范田,5户春浇2水平均亩产498.5kg,最高亩产545.8kg,分别比当地其他品种增产50-60kg/亩,增产率实现8-10%。

以平均亩增产50kg、节水40方/亩、次为例,按小麦粮食市场均价2.06元/kg,少浇一水节支40元/亩计算,通过示范可实现亩增收、节支额140-150元,辖区内2500亩示范田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达35.0-37.5万元。

通过对节水抗旱、多抗广适、高产稳产型小麦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可有效缓解当前水资源紧缺状况。良种良法的配套实施,降低生产成本,节本增效。在今年冬春连旱的特殊气候年型下,示范工作再次实现了优良小麦新品种的增产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示范效果。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深州护驾迟试验站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助这一窗口,2011年5-6月,国家、省、市级各界领导和种业界同仁亲临示范区考察,对我单位实施的示范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优良新品种的表现给于较好的评价。5月30日,组织武强县、武邑县农开办邀请当地种植大户在示范区开展了“节水抗旱、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型系列冬小麦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到会代表200余人,广大种植户亲眼看到了优良新品种的特征特性,领悟了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措施对小麦的增产作用。通过示范、考察、观摩,扩大了对外影响,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四、几点工作体会: 小麦新品种的示范工作,在育种家、种业界、种植户之间起到了桥梁和 纽带作用。通过多年的示范工作,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广大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需求。但是,现今小麦新品种层出不穷,好品种、大品种不多,成果转化率低。如何通过示范工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们认为:

1、领导重视是前提,技术落实是关键。

我们采取了“专家包片、技术员包村抓户、辐射带动千万户”的示范推广思路。专家、技术员亲临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查苗情、看墒情、诊病害、提建议,调动示范户参与示范的积极性,保证技术落实到位。

2、服务跟进是保障,抓好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 为了提高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和小麦生长关键期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工作,围绕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针对品种提出科学管理意见和措施,让广大农民真正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

3、开展高产创建擂台赛,专家实打评奖,充分调动农民科技种田的积 极性。

本年度在深州前营村和东杜村两个示范区开展了高产创建擂台比赛,邀请有关专家现场实打验收,设立奖励等级,现场评奖,现金奖励。通过这一举措,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辐射带动周边村、户扩大对优良新品种种植的热情,宣传效果、扩大影响。

五、示范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小麦新品种的示范工作需要资金支持,用于对广大示范户落实种子、农资等补贴。但是,目前大都由育种单位自己出资给于补助,资金周转困难,补贴难以兑现。因此,建议设立示范专项资金,提高补贴额度。

2、技术落实存在障碍,农村的现状是外出打工多,劳力不足,农机具、灌溉机井少等影响管理措施的落实。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农机具的推广步伐,促进农村科技进步。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2011年8月20日

衡6632小麦新品种

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总结

20亩小麦新品种展示管理方案

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新品种示范展示项目实施方案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协议书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协议书

2002年国家审定小麦品种

水稻新品种高产示范总结种子站水稻示范总结

水稻新品种平81示范总结1

《国家小麦新品种示范工作总结.doc》
国家小麦新品种示范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