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处奏响城市防汛排涝凯歌

2020-03-03 02:08: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市政处2011年城市防汛排涝工作总结

市政处担负着全市城市防汛排涝的重要职责,为扎实做好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确保城市安全度汛,我处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按夏汛冬修的工作思路,总结历年工作经验,制定了2011年市政处防汛调度及应急预案,确保城市汛期安全。今年汛期全市共有五次强降雨过程,除部分路段短时间积水外,城区没发生的重大险情,全市安全度汛。现将今年防汛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前谋划汛前准备工作,全面提高防汛排涝能力

从2010年汛期结束后即着手开展准备工作。一是有针对性的解决水系和易涝点问题,对恒兴水系进行驳岸和清淤,对东湖公园水系涵管及下游河道进行清淤,加大对永丰河、碧溪河、王百滩的阻水物清理,整治后解决了水系周边行洪不畅,有效提高了排涝的能力。二是专项集中整治市区道路下水,筹集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下水整治。此次专项整治工程共计更换各类窨井盖2600余块(套),疏通下水管道约12000米,清出管道内淤泥1000立方米,并通过对局部淤塞严重的管道进行“开刀”的方式,连通各类下水管道约400米,改造雨水出水口4处。为确保道路排水畅通,对40余处排放口进行清理,淤泥垃圾近2000 立方米。三是重点保障主河道行洪安全。雨山河是城市防汛排涝北向重要行洪通道,为保证河道过水通畅,排水所采取4艘挖泥船分段日日挖、月月疏的方式对河道进行长效清理,4月底完成了雨山河主河道清疏,累计清淤清障约34500立方米。为确保城市南向行洪通道安全,对小河口泵站架设了备用电源专用线。为保证泵站排水效率和泵站前池调蓄能力,去年汛期结束就对17座泵站前池、管涵进行疏浚,累计清除淤泥杂物达2650立方米。四是完成泵站设备的检修任务。为确保各泵站的设备良好,汛期时能正常发挥作用,去年汛期结束后,针对泵机运转情况,制定检修计划,及时安排资金,组织技术人员对所属泵站的全部泵机及设备进行检修、保养,检修结束后并进行了48小时试运转。更换了3#泵站2组格栅清污机设备;今年3月安排了专业队伍对17座泵站进行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检测工作,相应地更换或维修了避雷设施、柜内元器件等,为泵站泵机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对库存的备品、备件进行了清查统计,按配齐、配足的原则对急需的泵机设备零配件按需进行了购置和加工,5月中旬应急所需泵机备品配件和麻袋、毛石等防汛物资已陆续落实到位。五是进一步强化了调度信息指挥系统。对城市防汛排涝调度中心更新设备,完善自控系统,将沙塘泵站、湖西泵站、宁芜路泵站等共十处泵站和涵闸纳入自控系统,并把监控系统覆盖全处泵站。

二、强化领导,进一步明确防汛排涝工作各项责任

为了确保城市安全度汛,市政处始终树立“防大汛、排大涝”的思想,本着“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要求,切实落实防汛责任制,并建立行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防汛排涝指挥系统。5月23日市政处召开2011年防汛工作会议,重新调整了市政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成员,同处属6个基层单位签订防汛排涝责任书,通过开展大量的现场调查,依据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了《2011年市政处防汛调度及应急预案》,将各易涝点进行任务分解,实行包干负责,以应对各种突发性天气。

三、科学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汛期我处严格按照目标和任务,扎实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充分发挥城市防汛排涝调度指挥中心的功能,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确保汛期排涝系统调度指挥的科学性和及时性。第二,加强各类泵站的运行管理、监护,确保泵机正常运行。第三,集中精力抓好主次干道定人、定点、定任务的“三定”工作的落实,按照“雨情就是命令”的要求,一遇降雨各自奔赴包干路段排水,做到第一时间到达防汛抢险的第一线。针对夏季雨情的特点组织多次暴雨排水演练活动。第四,加大对全市下水管网的清掏工作力度,坚持巡查巡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暴雨时处机关及下水所职工及时上路,确保大雨后2小时、暴雨后4小时路面无积水。第五,组建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泵机和电气抢险突击队,由20余位业务骨干组成,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汛期泵站设施正常运行及故障及时排除。第六,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5月23日已经开始进行值班,根据雨情水位,迅速及时处置防汛工作,向上级部门报告水位及泵站运行情况等防汛信息。

四、认真落实防汛预案,严明汛期纪律,确保度汛

进入汛期,全处人员严阵以待,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的变化,24小时通讯保持通畅,严格贯彻执行市政管理处防汛排涝预案,布置防汛工作,储备防汛物资,认真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分片管理,责任到站到人。各泵站根据实时水位和天气变化情况,借助城市防汛调度中心这一平台,科学调度,合理的增减开泵台数,严格控制泵站泵口水位和雨山湖水位。

对重点泵站、河道实现重点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最大限度的保证排水设备的高完好率和运行,共抢修各类设备故障约50余次。针对汛期出现的暴雨,我处按照《防汛调度及应急预案》,立即启动调度应急预案。对个别立交泵站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在第一时间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安排下水所移动泵车赶赴现场加快排水,及时排出积水。

今年截止到9月30日17座泵站开泵总时间32879万小时,总排水量9943.67 万吨,其中汛期(5月—9月)开泵时间20991小时和排水量8499.87万吨,雨山河1#、2#、3#泵站开泵3440小时及排水量4250.15万吨;小河口泵站开泵446小时及排水量982.57万吨。

五、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存在的问题:一是城市排水能力是城市 功能的体现,而马鞍山市城区在汛期排水方面存在部分排水“障碍”,不能得到彻底解决,造成部分路段有排水设施不能发挥作用;有排水能力不能正常运行等现象。如:排水管道与河道淤塞的矛盾;排水管道与其他管网交叉阻水的矛盾;排水工程建设与移交维护的矛盾;市管排水设施维护与区管道路及排水工程建设不协调的矛盾。

二是城市易涝点管理是动态管理,需每年的易涝点改造工程是就事论事,积水路段可以改造,而不积水地段不能立项,易涝改造工程虽然在已经实施改造的局部区域效果明显,但其关联路段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于是出现改造一处易涝点,出现另一处易涝点的现象。

三是排水运行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差距较大。虽然近年来完善排水运行管理自控系统,但仍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平,依然是人工应对汛情,人工处置灾患,而现许多大城市早已使用排水水位预警系统、汛期雨水调度系统、汛期灾害应急抢险预案及措施配置管理系统等,这些城市在排水日常运行管理方面科学、规范;在城市排水设施汛期应对方面能及早准备,防控有序;在应急抢险工作上物料充实,机械设备序列完善,避免“纸上谈兵”“人海战术”

六、认真总结经验,为明年汛期做好各类准备工作

随着9月底长江水位和市区内河持续走低,目前长江马鞍山段水位和内河河道水位基本保持在6米和4.5米左右,雨山河泵站和锁溪河泵站两座通往长江的防汛排涝泵站停泵自流,标志着2011年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的结束。认真总结不足之处,为做好2012年汛前各项准备工作,为明年城市安全平稳度汛打下坚定基石。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

奏响维权凯歌

防汛排涝

防汛预案(市政处)

奏响卫生事业新凯歌

奏响心灵的凯歌

奏响生命的凯歌

奏响卫生事业新凯歌

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材料)

平凡中奏响的凯歌

三部协奏曲奏响语文凯歌

《市政处奏响城市防汛排涝凯歌.doc》
市政处奏响城市防汛排涝凯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