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齐鲁名师 专业成长报告会”心得体会_

2020-03-02 19:47: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听“齐鲁名师 专业成长报告会”心得

体会_

听“齐鲁名师

专业成长报告会”心得体会

...............................

3月20号上午在卫固镇政府听了一场“齐鲁名师专业成长报告会”,第一个作报告的是赵国防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赵国防老师,也是第一次听他的报告,却深深地被他的报告所住了。主要是赵老师的讲座富有幽默感。再者就是赵老师也是一位在一线工作的小学数学教师。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赵老师是一位很富有有幽默感的老师,并且平易近人,他的报告不是单纯的说理论知识,那样就显得枯燥无味了,听众也会很不情愿的去听。而赵老师是结合一个个实际的案例,这些案例或是他自己在课堂上实际发生的,或是听课的时候听来的,每种理论在加上点儿教学案例,讲的是那么生动、那么的形象,吸引住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让你自觉不自觉得去听,而且听众听得入迷,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赵老师讲的第一个“学生真的不懂吗?”案例是:

圈一圈、算一算:

□+□=□

就这道题,在第一个班里要求学生做时,结果很不理想,绝大多数学生都做错了,很多学生列得算式是:10+2=12。又叫学生改正,学生们也是很多出现了错误。最后赵老师改了题目要求:请先列出算式,然后再圈一圈、算一算。结果在另一个班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改了要求之后,这个班里仅有一个学生出现了错误,可见并不是学生不理解题目,也并不是学生不会做,其实只是我们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为学生多想一想,同样的题目,只是改变了题目的要求却得到了全然不同的效果。

听了之后我恍然大悟,因为我也是教一年级的,而且是一名新教师,所以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摸索着教,记得上学期在教这部分知识时,也遇到过这样的题目,我在请学生做这种类型题的时候,是先请学生自己做,之后请学生起来说的。学生起来回答的时候先看图提问题之后列算式、算得数。就拿上面赵老师说的那个例子来说吧,学生起来后一般这样回答,我说的问题是:“左边有8个梨子,右边有4个梨子,问题是一共有几个梨子?”我列的算式是:“8+4=12”。也许是这种先提问题再列算式的方法避免了那种情况,也许是有些学生出现了那种情况而我没有发现,听了赵老师的报告后,感觉很多时候自己做得不够好,关注学生的太少,以后还有待改进,在教学中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

赵老师在讲到有效备课“三问”中第一问“教”什么时,提到要抓“核心”问题,设计教学内容时,力避“面面俱到”,听了这句话很受启发,我在备课时总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肯定会“捡了芝麻,掉了西瓜”,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不能很好把握,只要书上提到的必然要讲,如果不讲就感觉学生就学不到了似的,有时,一节课中设计的面很广,可是重、难点却把握不好。这也是我太依赖于教材的缘故吧。

赵老师提到,我们要超越“教材”,教材仅仅是学习资源的部分内容,他举得是“认识时间”这个课例,这也是我们上周刚学到的一个单元,所以我也深有体会。对于“认识时间”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难点就是会辨认“大约几时”。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我是先请学生在家自学了的,可是就是有些学生并没有去学,课堂上看到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很好的认读“整时”和“半时”了,甚至有些学生能够读出几点几分,不过这只是对于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做到的,大部分学生只是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就是连“整时”和“半时”都还不会读。对于认读“整时”和“半时”我采用的是请会的学生上台来讲的方式,但在讲到“几时刚过或还不到几时时”我是先拨好一个时间,比如我拨到3:55,便请学生起来读,有的学生就直接读出了“三点五十五分”记得我们班的马浩云同学就对时间已经很熟悉了,就像我们看到钟表上的时间一样,看到时间,不加思索,马上读出,这时我便对能够读出三点五十五的学生提出表扬,之后又教他们应该读作:“大约四时”,感觉当时我应该做得更好些,既然有些学生已经能读了,我为何还要教他去读“大约几时”呢,这样不就更把他搞混乱了嘛。听了赵老师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其实可以变个教法,每个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于那些时间已经认得很好的学生来说就不用再教他们“大约几时”这样去说了,直接读出来就好了,而对于那些接受比较慢的学生在他们能够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情况下,再去教他们认识“大约几时”。这样在班里进行一个分层教学,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吧。

从上学期开始就培养学生要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可对于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来说,很多时候并没有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啊,听了赵老师的报告之后,自感惭愧。很多时候在课堂上迫于需要,每当听到学生回答得与我所期望的不沾边,或回答得过于多时,我便会打住学生的回答了,甚至如果没有学生回答正确,还不等着学生思考我便急着自己来说了,现在想想那些行为确实不好,只是怕学生的耽搁浪费了上课时间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也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记得去年在参加“淄博市小学数学“教学写真”研讨会”上,就提出了“教师要克制住自己的嘴,有时候没有行动才是最好的行动。”那么老师要管住自己的嘴,就是要学会倾听学生啊,虽然我也尽量克制,但是到了课堂上,很多时候却真的做不到。并且我知道我的这些做法与现在提倡的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相悖的,我也知道“身教重于言教”这句话的含义,但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儿却发现真的不是那么容易,以后在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

在尊重学生方面,赵老师说,我们教师要做到认真研读教材,真正的走进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一想。是啊,要是真的能够做到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真正的走进学生,在备课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的话,相信我会很快的成长起来吧,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得更多一些,

临淄区稷下小学王云洁校长带来了很多从美国拍会来的照片,从这些照片及王校长的报告中可以知道美国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虽然看到美国的小学教育是低效的,但美国却能够拥有如此先进的高科技产品,真的是值得我们思考啊。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采用的是使孩子经历过程的教学方式。

在美国,师生间交流的基本原则是:就事论事,绝不攻击评价孩子的品行。结合这点王校长举了很多案例,确实在评价性语言方面,我们的教师很可能会就学生的一个缺点近而牵连出别的很多方面进行批评,而美国的教师却能够做到让学生在接受惩罚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再者,美国的班规制定得都非常详细,并且都是点到了细节方面,而我们的却很宽泛,内容很大,这样学生也不好把握了。

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不足,努力做到更好。

观看齐鲁名师李秀伟报告会心得体会

听报告会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心得体会2

齐鲁名师管理办法()

听名师授课与报告会体会

听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听法制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

听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听专家报告会心得体会

听法制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

《听“齐鲁名师 专业成长报告会”心得体会_.doc》
听“齐鲁名师  专业成长报告会”心得体会_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