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至爱亲情”片段写作教案(周加田)[1]

2020-03-03 08:43: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体味至爱亲情

——片段写作指导

日照实验高中 周加田

【教学目标】

1.体味文本中流露的浓浓亲情,深入理解李密内心的复杂情感,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借鉴文本的写作方法,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

3.学习文本写人的方法,写一个片段,运用语言、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教材分析】

1、重点:体味亲情,写出阅读感受。

2、难点:借鉴写法,描写“送别”场面。

【学习方式】

读写结合,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班内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

我们刚刚学习了《陈情表》《我不是一个好儿子》《项脊轩志》等美文,被作品中至爱亲情深深感动,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我们得到父母亲人的关爱,感受了浓浓亲情,下面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倾诉心中的真情实感。

一.【活动一】

(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要求。(课件展示)

目标:古人云:“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结合《陈情表》中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写一段话谈谈阅读感受。

要求:1.从文中选取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反复品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丰富和深化自己的阅读体验。

2.就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一段话。提倡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解读。但谈阅读感受必须从文本出发并紧扣文本进行,而不能游离文本之外。

(二)分组讨论(课件展示要求)

1、组内诵读习作,互评互改。

2、推出优秀习作,备班内交流。

(三)班内交流

由小组推出的代表,朗读优秀习作。(让学生大声朗读文中相应的语句)

小结:

1、作者对祖母的孝情:“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保养刘之日短也。”

祖母已是风烛残年,瞬息可更。而李密只是竭力捕捉刹那的时机,完成一刹那的任务,享受一刹那的幸福。不想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作家毕淑敏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

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界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李密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对祖母无比的孝顺,而这份孝情,也令我们为之动容。

2、作者默默坚守名节的隐情:“且臣少侍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为了在祖母床前尽孝,说服皇帝同意自己的请求,李密用曲折委婉的语气说明自己当初仕蜀,本为谋取官职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考虑什么名节。这是作者怕晋武帝疑其不事二主,不可真心归服所用的曲笔。他极力向皇帝表明不矜名节,更说明他内心最在意名节。中国古代的人士,分外看重名节。伯夷,叔其不食周粟,田横,守义不辱,嵇康扬锤不辍,这些人都在改朝易代时保持住了士人的名节。作为读书人,作为一个曾在旧朝做过官的仕人,李密的内心深处也会有这份情节。可悲的是,此时的李密,只能在心中默默的自我坚守,无法言说,还要极力去掩饰。这份隐情,使《陈情表》不仅是一名臣子向当朝皇帝表白心迹的奏章,也是古代士人面对改朝易代内心挣扎时的真实写照。

导入活动二:从小到大,我们经历的送别场面数不胜数,我们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下面请同学们借鉴《我不是个好儿子》的结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

二.【活动二】参考《我不是个好儿子》的结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课件展时活动任务)

(一)自主研读、探究

指导学生研读《我不是个好儿子》的结尾,体会其写法上的特点。

(二)小组讨论,明确写作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写作特点。

真挚深厚的母爱给了作者力量。他写道:“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其实是苦的,只是愈痛愈坚罢了。生活在世上,尝尽世间冷暖,酸甜苦辣,母爱是心底最牢固的支撑。作者说“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倍感痛惜的表达愧疚之情。结尾写母子分别,作者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了母亲,母亲懂了我的心,收起钱后又出现了感人的一幕:母亲“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母爱的体贴入微再一次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最后,作者“回到病房,躺在床上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流下来。” 教师明确:《我不是个好儿子》的结尾,以朴实的语言写“我”送别母亲的场面。运用细节描写,真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三)自主写作,班内交流

【习作展评】

1、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过渡地带的我,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母亲的脸上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打工,一年可能才回来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的成了点,渐渐的消失在大雾里,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2、每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会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饭,一切完毕后送我去车站。车站上母亲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开了,透过车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泛红的眼眶。

点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是一种永恒的人生状态。两篇习作都选取了一个特殊的场景——车站来抒写生活中真实的离别之情,表现亲人的挚爱。离别的心理动作等细节写的真实细腻,令人怦然心动。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导入活动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我们的班长,尝试从语言、行为等角度分别写几句话,力求表现出人物的突出特点。(课件展示活动三的任务)

三.【活动三】

(一).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体会其突出的性格特征。

(二)分组讨论《我不是个好儿子》结尾的行为描写方法。

“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

教师点拨:这告别的过程中,母亲一连串的动作细节再次打动了儿子,收钱、握在手里、整整衣服、摸摸脸、尤其是嘱咐儿子刮胡子时的“捂捂”再刮,表现了对儿子十分挂念,十分疼爱。母爱伟大,言行始终简单朴实,真实再现了母爱的纯洁。

(三)借鉴文本方法自主写作。从行为、语言角度写几句话,表现人物突出特点。

(四)班内交流

先在小组内交流所写片段,再有小组推选出写得最好的在班上宣读。

四、小结:

本节课完成了3项写作活动,突出了读写结合,进行了不同文体的写作练习,激起了我们的写作兴趣,收获比较大。

五、作业

课外以“爸爸(妈妈、爷爷„„)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六【板书设计】

1、阅读感受:对祖母的孝情

坚守名节的隐情

2、写作方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细节描写,真情感人。

3、作业:课外以“爸爸(妈妈、爷爷„„)我想对你说”为题,

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七、教案设计说明:

1.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之一。古人云:“语文精,作文美。”教案的设计,注重读写结合,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也是考虑到不同的写作练习。

活动一,既以读促写,又以写促读,以此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阅读体验。活动二,让学生在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能引导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提炼自己的情感体验。活动三,为了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大家都熟悉的班长的基础上,通过行动语言的描写表现其性格特征。

2、教案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设计问题,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在交流中解决问题。让学生活动的同时,老师适当引导,及时点拨,保正课堂严谨高效。尊重学生的情感体会,激励学生动手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至爱亲情”教学设计

感受端午,体味亲情!

“体味施恩,珍惜亲情”主题班会教案

《致我亲爱的妈妈》(至爱亲情)

片段写作

关于亲情的片段

描写亲情的片段

《体味文化》教案

体味文化教案

记叙文写作片段训练教案

《“体味至爱亲情”片段写作教案(周加田)[1].doc》
“体味至爱亲情”片段写作教案(周加田)[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