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儒家文化与经济

2020-03-03 14:35: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儒家文化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深刻影响浅探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梁亦 20110384232 世界上的经济增长模式有三种:以英美为代表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日耳曼模式,以中国、日本味代表的东亚模式。中国现在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吸引了各国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的经济,历史,这就离不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了,而儒家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它不仅在过去统治着中国人的思想,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儒家思想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文化根源。

在十七世纪以前,儒家伦理精神对于维持中国这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社会的繁荣和稳定,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虽然儒家伦理与以竞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不相适应,但对于资本主义之后的丰裕社会的调节,对于21世纪现代化的建设事业,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后工业化时代,儒家文化同样焕发出了很强的生命力。自世界走向工业化,以制度化,标准化为特征的科学主义文化成为主流,而这恰恰是近代世家西方现代化过程缔造的一种精神。凡与此不相符的,则被认为使一种落后和保守。因此儒家文化往往遭到怀疑、否定和诟病。甚至有人认为,在西方,新教伦理促进了物质的发展,而传统的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儒教和道教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21世纪的社会中发扬儒家文化精神,既不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作用相矛盾,又能与经济发展并行。所以儒家文化是中国在21世纪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今天人类要构建一种适应现代化社会人类需要的文化模式,就必须注意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和挖掘。 当今经济上的全球化、政治上的多元化并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人类也面临着社会制度分歧,民族矛盾,种族冲突、宗教积怨、领土纠纷、经济摩擦、政治争论等各种矛盾。为了把站战争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消除带给人类社会重大灾难的战争,世界需要一种“以德报怨”的和平氛围。而不需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相互报复、相互厮打的极端主义。儒家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为人类提供了对话、沟通、协调的理性方式来替代对抗、误解、冲突。如果儒家所宣扬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大同”的理念来处理各种人间冲突、国与国的矛盾,人类就能从毁灭自身的战争和杀戮中解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文化对于新世纪的社会正常发展,是有巨大意义的。

有人认为,人们希望21世纪是一个真正的和平与发展的世纪,是一个没有杀戮和战争的时间,那么要做到这一点,拿什么来做保障呢?西方很多有识之士试图从儒家文化中寻找危机的方略。代表东方智慧的儒家文化点燃了人类希望的火炬,所以人们认为21世纪是儒家文化的世纪,在当前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我们的确是需要一种文化,来钝化一下竞争的压力,消磨掉一些竞争的锋芒,舒展紧张有余。轻松不足的社会氛围,使由竞争带来的紧张人际关系得到和谐。由此化解国与国、公司与公司、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现代经济管理是有意识、有组织、有目标的规范和约束行为。但管理除了特定的目标、如企业增加收益,占领市场外,还有一般性的目标,这就是建立社会秩序,发展文化的创造力和促进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等。但是由于缺乏一个对深化管理目标和方法的管理哲学向度的确切认知,以致管理中出现了许多危机:兼并化危机------以损害他人利益的兼并和争夺,机械化危机-------管理者视人如机器,不顾其尊严及精神,社会性危机--------人伦亲情爱意的淡化、人性善良真挚的蜕变、贫富两极的分化,呆滞化危机------企业庞大无法灵活应对社会需求的变迁。

对于西方管理,其主导因素主要是:专业知识和技术,组织和推销能力,功利性的企业目标。这三个因素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片面的重视却导致了对人性全面价值需求和人性一般潜力的忽视,其发挥的是人的工具理性。相对于西方理性的管理精神,儒家文化则着眼于精神层面的内容,注重人性的舒展和精神的内涵,它是一种人文理性而非工具理性。

人类作为理性的动物,无论是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的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环怀抱着惊人的相似的希望和理想,积淀着人类共同理性的文化传统,并用这些热情的希望和理想不断设计和鼓舞着美好的未来。理想是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动力和寄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是在理想的憧憬中生活着。

中国古老的《道德经》中,第一个设计着人类历史上系统的自然无为、返璞归真的社会理想方案,即小国寡民、结绳记事、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然社会。儒家《礼记·礼运》中,描述了一个人人向往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己者皆有所养,某闭不兴,盗贼不作,外户不闭的大同社会。

与此相似的是,晚于孔子百余年的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国方案,管理者按照正义智慧去管理国家事务,这个国家中充满着正义和美德。在理想国中没有私人财产,所有的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独立的人格,所有的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柏拉图的理性国无疑是卓越的,但由于人的邪恶,使理想不能得以实现。 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西方人正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技术上的功效最可贵而道德则毫无用处,战舰也许可以算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日本著名社会学家汤因比说:“人的道德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反而有所降低,这是由于人的愚蠢造成的,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从技术进步所得的力量,可以代替道德完成任务。我认为从这种错觉中解脱出来,是解决人们自己招致的的现代危机的出发点。”因此我们要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因此儒家文化将成为重建人类精神文明的文化利器,这些贡献主要表现在:1,塑造天人合一境界和天下为公理想。2营造“忠恕”、“仁爱”的人际关系。3建设“修己”养性,“内省”自律的道德行为准则。4制定“极高明而道中庸”、“和为贵”的出事原则。5营造“以义制利”的价值取向。

既然儒家文化的贡献如此之大,那么儒家文化中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第一:“儒教”具有宗教功能,随着华人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西方许多学者认为儒学是一种宗教,还把儒教与西方的新教进行比较,认为儒教缺乏新教伦理发入世苦行和宗教地系统化了的功力主义,不但无助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容易构成障碍。认为儒教过于注重塑造完美的人格的教育,缺乏要求主宰世界的进攻性人格形态,强调体验的智慧而非经验的、定量的认识。第二:儒家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自己的位置,当今,世界上有很多种市场经济模式,如新教资本主义模式,日本资本主义精神,或者儒家资本主义精神,或者基督教资本主义精神,或者其他文化传统下的市场经济模式等。经过100年的洗礼和再生过程,儒学终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找到了一个合理的位置。第三“儒家伦理社会形成”五缘“社会网络,所谓”五缘“即亲缘--宗族宗亲关系,地缘---邻里乡党关系,神缘----共同的宗教信仰、神祇,业缘----以同业、同学为结合的人群,物缘----以物为媒介而集合的人群。

儒家文化对现代经济的管理则体现在对东亚多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日本经济发展中含有很多儒家文化因素,日本的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传统儒家文化也曾阻碍日本的现代化,但是日本由于其岛国生存环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采取的是以实际主义和现实主义作标准来选择。在批判中国儒家文化时,一些启蒙思想家还通过重新诠释、转借、演绎的方式,对日本民族吸收融化的儒学进行改造,并和引进的西方文化嫁接,成为实现现代化的有利因素,以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R日本文化将以客观为中心的西洋文化和以主观为中心的东洋文化结合起来,从而锤炼出富有特色的日本文化。日本吸收了西方文化中重视个体的成分,又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忠”等伦理道德因素渗入其中,淡化了西方竞争观念中血淋淋的残酷因素,是日本式的竞争带有温情主义色彩。

然后再来说整个东亚,东亚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使得东亚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一种新的适应力、凝聚力与活力,形成了一种独立于其西方经济发展之外的东亚式的现代化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和突出。衡量现代社会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除了经济发展指标以外,人文指标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世纪80年代末的统计,日本的人文发展指标据世界第一位,而经济发展指标占世界第五位,中国的经济发展指标仅居世界第109位,而人文指标则居世界第65位,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东亚“四小龙”的人文指标都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近年来,国际学术界越来越注意到东亚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文化因素,甚至有学者认为:“儒教伦理”在东亚现代化中扮演的角色比新教伦理在欧洲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还要大。因此,儒家文化作为东亚国家经济腾飞的一种资源,对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并将对东亚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儒家影响下的华人经济具有巨大的生命力,这一点在东南亚国家华人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显著证明。东南亚国家中,华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顽强挣扎,依靠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善于捕捉有利机会,艰苦奋斗,不仅为所在国的开发建设和独立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自己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成为东南亚国家中乃至世界上的著名企业家。据统计,东南亚华人企业家资产超过一亿美元以上的就达300人以上。因此东南亚有华人“聚宝盆”之称。

透过纷繁变换的表面,我们不难发现,数十年来,中国文化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一些共同点:强调儒家伦理规范和道德价值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民间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发面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至今仍然影响着东南亚华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教合一的趋势。

如新加坡是个“新儒教国家”,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与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寻求政治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很有关系,儒家文化作为一种调和剂,在以市场为指向的新加坡的激烈竞争中,起了很好的润滑作用。关于促进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儒家文化积极因素,有学者把它归纳成下列几个方面:1浓厚家族主义:如家族之上,家庭责任,家长意志,长子继承,顺从长辈等观念:2团队主义精神:如强调团结,重视和谐,遵守规范,遵纪守法,信服权威,等级观念,尊重上级等;3积极工作取向:如重视教育,学习技能,工作勤奋,生活节俭,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恪尽职守等。4特殊气质性格:如严肃镇静,谦虚自制等。

另外,韩国的主导型经济模式也与儒家“天下为公”的精神息息相关。政府经济部门弟弟公心,使得政府各部门形成了“天下为公”的精神和协作意识,促使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各部门相互配合。这是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成功的前提。其中团队主义精神和爱国意识,成为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形成的关键。大型企业集团的齐心,使企业形成了整体主义精神好经济爱国意识,促进了良好的政企关系的形成。这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形成的关键。韩国经济的发展之所以获得成功,短时期实现了工业化,大企业功不可没。大型企业以政府为主导,以国家利益为自己的目标,营造良好的政企关系,配合实施政府计划。而这些又与企业奉行儒家“忠”道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当前儒家文化正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挑战。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的中国学者,一定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与时俱进,调整更新。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反对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价值的层面,而是要挖掘儒家精神资源对现代文明的贡献,作出“创建性的回应”,对儒家文化进行“返本开新”的再创造,通过“内圣”开出“新外王”,从儒家道德心性中开出理智理性。

21世纪儒学的更新有着非常强的时代基础:1,21世纪是信息非常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日常行动更加社会化,但人们的情感却更趋向家庭化。2,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种比市场经济状态下更高层次的道德依托。因此,我们要转化儒家文化,首先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逐渐将完全工具性和技术性的思维方式,转化成人文性、关爱性的思维方式。其次,儒家文化发展壮大需要一种制度层面的变革。

参考文献:《儒家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唐壬伍

《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杜维明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韦伯

《经济史上结构和变更》 诺斯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加里·S·贝克尔

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

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

儒家文化与企业文化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

暑期社会实践论文儒家文化行

儒家文化与文化现代化

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

儒家文化与管理工作之我见

儒家文化与法治精神

《论文 儒家文化与经济.doc》
论文 儒家文化与经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