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感恩

2020-03-02 06:43: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诚 信 与 感 恩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思想和感恩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和建设校园诚信和感恩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受助思源、自立自强的思想,我09商英2班于2010年4月26日在教学楼203举行了“诚信与感恩”的主题班会。

诚信

在班会上,同学们就当前一些缺乏诚信、感恩的社会现象展开了讨论,尤其是针对当下大学生的一些诚信文明和感恩精神的缺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何为诚信?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要做到恪守诚信,就要对自己讲的话承担责任和义务,言必有信,一诺千金。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他人约定见面,一定要准时赴约。上学或参加各种活动,一定要准时赶到。要知道,许诺是非常慎重的行为,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如果我们失信于人,就等于贬低了自己。如果我们在履行诺言过程中情况有变,以至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就要向对方如实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这与言而无信是完全不同两件事,所以说树立诚信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诚信,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一个人,如果做到了“诚信”二字,就一定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人与人交往应该遵守的原则。诚信是诚恳,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有了诚信,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笑容,多了一份友善。因为诚信,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感恩

何为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等,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也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感恩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恩已经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现代人所疏远和淡漠了,他们总以“理所当然”来搪塞父母、亲戚、朋友、他人的关爱„„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正悄然的影响着大学生们。事实上,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么可能将来爱事业、爱国家?因此,“感恩教育”这一课是在不能小看。学会感恩,珍爱自己,善待他人,谦虚宽容。

中国有句俗语:“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西方国家也把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借以表达自己对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感恩是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道德底线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只有在感恩之心的引导下,去感受这个世界的花开花落、斗转星移,感受这个世界的人间冷暖、真情挚意,世界的美妙和幸福的音符才能真正为我们所捕捉。我们都知道,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每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之心。

然而,我们有些接受社会好心人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却没能学会感恩,反映出当代青年一代感恩之心的失落。尽管他们在辩解时声称自己对此确乎“心存感激”,只是由于“屈辱”、“忙于学习、怕影响资助人的工作”使然,然而思想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体现,感恩之心如果仅仅停留于一时的感激之情,而无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加以表达,都折射出我们今天感恩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个人活在世上,每一天都或多或少地接受着这样那样的恩赐,诸如父母的抚养、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心,甚至素不相识者的帮助,这些都是个人的生存基础。人生在世,有“贵人”相助是幸运的。懂得感恩,是人的本色,文明社会的起码要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我们这些接受社会好心人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们,一定要学会感恩,哪怕是一声“谢谢”,一封短信,一次探望,他们都会心满意足。作为资助者,需要得很少,只是点精神上的慰藉。这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实践。

感恩与诚信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也是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我们不仅要把它们放在心里,更要付诸于行动之中。相信本次的主题班会活动让我班的每一位同学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感恩与诚信会永远伴我们前行。

诚信与感恩

感恩与诚信

感恩与诚信

诚信与感恩

诚信与感恩

诚信与感恩

诚信与感恩

诚信与感恩

感恩与诚信

感恩与诚信

《诚信与感恩.doc》
诚信与感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