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机制推行新模式奋力铸就某林业生态建设新辉煌

2020-03-03 23:05: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构建新机制 推行新模式 奋力铸就XX林业生态建设新辉煌

XX县隶属XX市,辖14个乡镇,397个行政村,国土面积777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林业作为富民兴县的一大新兴产业,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主线,高起点规划,市场化运作,大力度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进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重点,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促成了林业生态建设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仅去冬今春,全县就完成造林面积33485亩,植树246万株,占既定目标的105%。目前,全县活立木存量达3206万株,林木覆盖率21.55%,农田林网控制率96.1%。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了三个方面:

一、坚持机制优先,大力深化改革,实现产权明晰化 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关键在机制。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积极探索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在全省率先推行林木产权私有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木产权机制,彻底改变了“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的局面。在造林过程中,我们将明晰产权放在首要位置,明确提出“机制到位一棵,栽植一棵;机制不到位,宁可不栽树”,确保产权一次到位。对沟河、渠堤、“四

荒”等宜林地段,我们通过竞标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将林地使用权全部落实到人,并以合同形式明确权利和义务;对农户房前屋后、村旁路旁等分散植树地段,坚持“谁地谁栽、谁栽谁有”,由林业部门确权到户。林木栽植之后,我们以乡镇为单位,统一组织验收,对按要求栽植到位的,由公证人员现场公证,林业部门当场发证,从而让群众吃上“定心丸”,有效调动了群众造林积极性。文峰乡薛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树木难栽难管,林业建设长期未能到位,去年通过公开竞拍,村民苗权投资46万元,承包了该村3000余亩农田林网,在对路、沟、渠、桥综合治理后,植树3万多株,高标准完成了农田林网建设。去年以来,我们在林业生产上不仅没有过多投入,而且盘活资金3000多万元,返用于植树造林。省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下发后,我们进一步明确重点,加大林权制度改革力度。对原属集体的林地、林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协商,集体研究,全部以竞拍、承包等形式确权到人;对已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木,重点规范合同,完善手续,确保了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整性。目前,全县共完成林地勘界面积27万亩,林权登记8.5万宗,林权登记率达到88%。

二、合理流转土地,重点培育大户,推进经营规模化 我们将培育大户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采取多种模式,推动林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是流转土地。采取置换土地、反租倒包、租赁等方式,加速土地流转,最大限

度地向林业大户集中。对规划造林区内的土地,由村里以适当的价格统一租赁,然后由大户承包;对规划区内不愿种树的农户,由村组协调,利用机动地进行调换,然后将置换的土地公开发包,重点向大户倾斜;对农田林网和廊道绿化,统一规划后,公开竞标拍卖。通过流转土地,全县培育造林大户356户,其中,5千株以上大户143户,万株以上大户27户。如辛安镇农民张新兴,先后承包了20公里路、沟和500亩林地,种植速生丰产林40万株,由于成立了专门的林木管护和技术管理队伍,所植林木长势喜人。二是招商引资。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XX林业生产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来舞投资林业生产。全县共招引外地企业和种树大户46个,投资总额达6000多万元,发展花卉园林基地3000多亩。其中,上海万春园林公司自2001年入驻XX以来,目前已发展苗木、花卉基地15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园。三是培育龙头。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经营。如文峰乡李楼村的永盛绿化公司,在本村建立了1500亩苗木基地,带动全村80%以上的群众种植绿化苗木,并由永盛绿化公司统一对外销售,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三、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林业产业化 我们坚持以产业化模式发展林业,推动单一型的传统林业经济向多元化的新型林业经济转变,形成了林业带动多业兴、多业兴起促林业的良好态势。一是大力推行立体种养。在树木

小、光照足的林地,重点推行林草牧、林菜、林果等模式,带动发展蔬菜、小杂果等高效经济作物6万多亩;在树冠较大的林地,重点推行林间养殖,走以林养牧、以牧促林的发展路子。目前,全县共发展林间养殖大户60多户,年饲养禽类达300万只,增加农民收入2500多万元。二是积极发展观光园林。通过对荒沟、荒滩进行综合治理,实行美化绿化,发展生态林业、观光林业。如我们今天参观的振乾林业生态示范园,原本是一片小雨即涝、小晴便旱、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荒凉地。从2001年开始,全省平原绿化模范张振乾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治理荒滩、荒坡1500多亩,开挖坑塘200亩,整修道路25公里,植树32万株,建成了集休闲、娱乐、餐饮、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林,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园区。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我们以发展木材加工企业为重点,对外组织招引,对内催生培育,形成了以尧舜木业、永兴木业等为代表的木材加工企业集群,全县木材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28家,并带动了木材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林业产业链条。2007年,全县的林业总产值达5亿多元,林业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规范程序是前提,政策支持是保障,炒热思想是关键。总体上讲,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三点:

一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公开规范,维护群众利益。

我们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照规定程序办事,做到“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使林改工作始终在阳光下操作,在群众监督下开展,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针对群众提出的树木罩地问题,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专门制订办法,由造林户按照边行树木总价值20%—30%的标准,给予邻地农户相应经济补偿,有效避免了群众纠纷,促进了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二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必须整合力量,搞好政策扶持。为鼓励林农主动办理林权证,我们协调金融、保险、司法、农业、畜牧等部门,先后出台了《林权抵押办理贷款办法》、《私有林木财产参保办法》、《林权公证办法》、《林下养殖种植技术指导管理办法》等政策,对已办理林权证的林农提供信贷支持、财产保险、技术服务等政策扶持,有效调动了广大林农参与林权制度改革的积极性。

三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必须炒热思想,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坚持从炒热思想入手,通过铺天盖地抓宣传,结对帮扶解疑惑,培育典型搞示范等办法,使广大干群真正认识到,林权制度改革虽然改的是林权,但活的是林业,富的是群众,切实营造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总之,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保一方生态”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完成林权制度

改革各项任务,为XX创建林业生态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构建新机制推行新模式

铸就新的辉煌

推行说事评理新机制 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

创新机制 狠抓推进奋力开创某林业生态建设新局面(全文)

再创##林业新辉煌

再创##林业新辉煌

文化铸就腾冲新辉煌

新的起点铸就新的辉煌

风雨九十年,铸就新辉煌

为家乡铸就新的辉煌

《构建新机制推行新模式奋力铸就某林业生态建设新辉煌.doc》
构建新机制推行新模式奋力铸就某林业生态建设新辉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