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观后感

2020-03-02 22:59: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观后感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的一声枪响划破历史长空,这一后来被称为“辛亥首役”的武昌起义吹响了埋葬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号角,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100年后的今天,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发表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讲话,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弘扬孙仲三先生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讲话追溯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到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曲折、艰苦的发展进程: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重大转折。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除了遭受残酷的封建压迫以外,更加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处于水深火热中。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要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自主,人民自由解放,必须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从根本上改革国家制度。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

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

孙中山先生作为辛亥革命的先驱,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它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同时,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在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在辛亥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不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还是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自由解放,人民民主独立不懈奋斗的意志和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回顾辛亥革命百年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而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耕者有其田”的太平天国运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矢志“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宏伟理想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结合,开辟出了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危亡走向复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曾经四分五裂的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沿着这条道路,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沿着这条道路,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迎来了走向复兴的曙光。

回顾辛亥革命百年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它既根植于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辛亥革命中,无数革命战士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民主,为了将人民从封建压迫中解救出来而英勇奋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无数中华人民

紧密团结在一起,发扬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未来征程上,我们一定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回顾辛亥革命百年历史,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神圣使命。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辛亥革命精神的的重要内容,也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就是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促进两岸协商,加强交流合作,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努力使两岸同胞的感情更加融洽,合作更加深化,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不断推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为早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回顾辛亥革命百年历史,站在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我

们有理由相信: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中国的现代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距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任重道远。

在讲话最后,胡锦涛主席说道:“回首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史,我们无比自豪。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呼吁,全体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努力作出无愧于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贡献,在时代进步洪流中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越走越好!

听完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后,我不由想到前不久看到的一部电影—《辛亥革命》。电影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革命,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无所畏惧,他们前赴后继,他们舍生忘死。他们的热血、青春抛洒在这一片正在重生的土地上。在战火中,他们坚定的眼神和信念,让我的心也随之起舞,热血沸腾。同时,我也觉得惭愧,与那些有理想有目标的革命战士相比,我缺少的还有很多,我需要去努力的也还有很多。在这个幸福的年代,我们享受着先辈带来的安稳。虽然没有了战火和硝烟,没有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威胁与侵略,没有了贫穷与落后,但我们仍需记住“振兴中华”这一最终目标。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胜利军。为了胜利的负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团结奋斗!

100320004

信科1001胡雅君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胡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胡主席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升旗仪式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新闻稿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观后感.doc》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