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维汉事迹

2020-03-01 21:50: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于维汉院士先进事迹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教授因病于2010年11月17日逝世。

于维汉院士1922年1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38年考入原满州医科大学,1945年毕业考入大连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中国医大二分校军医,参军后连年立功。1950年28岁晋升为副教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任内科主任。1951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任克山病研究室主任、教授,1978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所长。1978年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1982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1984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名誉校长。1987年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1997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领导小组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曾任日本医科大学、久留米大学等4所国际知名大学的客座教授。于维汉院士为第十一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和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挺身而出,投身“克山病”防治事业 克山病属一种骤然发作,发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的疾病。1935年冬克山县张云辅屯死亡70余人,由此被称之为“克山病”。这种病并不仅限于克山县,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很多省份的农村均有此病发生。因此,控制和消灭克山病成为医学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1953年冬,哈尔滨医科大学接受黑龙江省委指示,派于维汉参加克山病抢救。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坚定地选择了地方病防治事业,奔赴我省克山县农村的重病区,开始了制伏瘟神的战斗;这一仗一打就是半个世纪,他为我国克山病的防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于维汉本着“从头开始,从调查研究开始,从搜集第一手材料开始”的精神,常年深入黑龙江省北部克山病发病重病区克山、北安、德都等农村,结合现场实际搞调查研究。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术思想,在病区不分昼夜地诊察、治疗、抢救。最初,效果不理想,有的病人抢救过来了,但多数病人在抢救中死亡。这种情况迫使他更加勤奋地研究防治措施。他常常赶几十里、上百里路去病人家,顾不得暖暖冻僵的手,就跪在炕上为病人诊病,为抢救重患,常常几天几夜不休息,实在困得受不了就蜷在病人身旁眯一会儿饿了甚至用连当地人都无法下咽的馊饭、冷饭充饥。每到冬天发病的季节,他和助手就在克山、北安、克东、德都等地的克山病病区没日没夜地奔波,诊断、治疗、观察这种疾病,积累资料。有的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他就口对口的做人工呼吸。一年冬天,于教授从病区赶赴齐齐哈尔开会,为了赶路,就让关振忠老师开车,由于雪深路滑,车子翻到了沟里。关老师拼命地把几乎窒息的他从车里拽出来,由于脊椎伤情严重,被送进医院,躺了两个月。期间,他一直还在研究克山病防治。还有一次半夜,于教授坐着雪爬犁去抢救病人,途中人们发现他不见了就又往回赶,结果发现他已经在雪地里睡着了。

1953年到1985年32年间,于维汉常年在克山病重病区奔波,救治患者、调研。他与“瘟神”展开30余年的生死对决,经过艰辛努力,以他的勇敢、睿智拯救了困扰我国黑、吉、辽等16省区309个县(旗)、1.24亿病区人口,使病区彻底摆脱了克山病魔的侵扰。在克山病区防治一线,哪里有克山病患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病区百姓的健康,他有20多个春节都是在克山病重病区渡过的。自己的母亲病重逝世,他都没能送上一程。当他看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竟泣不成声,这成了他一辈子的心痛。由于他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为百姓救死扶伤,人们深情地称他为“百姓的教授、百姓的好医生”。

十年*期间,于维汉教授遭受迫害,蒙冤隔离18个月。1969年8月,他在解除隔离后的第二天就奔赴我省富裕县病区开展克山病防治研究工作,这一去在农村生活工作了整整两个年头。上世纪80年代,每逢过春节,他就会带着夫人和孩子到克山病病区——富裕县繁荣乡过年,车子一进村,全村的人就呼啦一下子围过来,抢着让他到家里吃年饭。有的甚至早上5点钟就盯着找他。10点钟,又会有一拨人将他抢去吃饭。中午,又会有几家人拉他吃饭,但他从不推辞,谁请都去,目的不是吃饭而是要跟乡亲们聊聊天、见见面,就像一家人一样。前几年,他的儿子于秉柯一行到富裕县办事,当地百姓听说于维汉教授的儿子来了都蜂拥而来,争着抢着邀请他到家里吃饭,说是十分想念于维汉教授,看见他了,就像见到了于维汉教授一样。

上个世纪50年代,是黑龙江省和全国克山病病情最严重的时期,他采用樟脑注射液、升压药物和冬眠药物治疗克山病,效果很不理想。经过多次探索,1957年他开始采用葡萄糖代替樟脑、亚冬目民及适当补液的办法抢救急症病人,收到意外效果。从此,于维汉教授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的亚冬眠和适当补液疗法就成为抢救治疗急型克山病人的通用疗法,急型克山病的治愈率由30%提高到95%,在克山病防治史上取得一大突破。接着,在60年代,由陕西提出在黑龙江广为试用的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疗法也收到显效。这两项防治成果的推广,使黑龙江乃至全国急型克山病的病死率骤然下降,因急型克山病致死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在长期防治实践中,于维汉教授还找到服用毛地黄治疗慢型、亚急型克山病的方法,经临床治疗,75%以上的患者心力衰竭可得到控制。其后,他还总结出服用毛地黄和改善膳食结构的结合疗法,使克山病不但可以医治,而且一些病人还得到了根治。为研究防治克山病奉献了一生,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克山病防治专家,被同行称为“我国克山病防治泰斗”。

努力探索,大力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

1964年,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领导小组决定在哈医大创建克山病研究室。在他主持下,哈医大创建了克山病研究室,后扩建为研究所,于维汉教授为首任研究室主任、所长。他走遍了全国16个省、自治区的170个克山病病区县,开展调查研究,培训当地医生;并与同事们一道调查60余万人,抢救医治6000多病人,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掌握了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确定了防治措施。同时,在克山病的临床诊断、分型等方面有重大建树,制订了我国统一的克山病诊断标准。在克山病临床治疗上,探索出亚冬眠、适当补液治疗急型克山病的有效方法,挽救了无数病区人民的生命。

5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克山病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1984年,他主持领导了由7省市、17个防治科研单位组成的历时三年的云南楚雄克山病综合性科学考察,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和我省的克山病防治工作。原来每年有上千人发病死亡的黑龙江省,自1991年以来,已经多年没有急型克山病例发生,克山病得到有效遏制,为克山病诊治作出卓越贡献。他在积累了丰富的克山病防治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于1961年提出了克山病病因假说,指出克山病发病与单一膳食条件有关,是一种与营养因子有关的地方性心肌病。1973年,他又明确提出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在此病因假说上做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为克山病病因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为防治克山病探索出一条新路。1979年以来,他先后15次赴日、美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1982年他应邀出席了在布拉格召开的第14届世界内科学会议,被选为心肌代谢组执行主席。1984年,他在东京心肌病国际学术会上发表的论文受到高度评价。多次获得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科研奖项。1978年,他负责的科研课题,有4次获全国科技大会奖;4项获国家医药卫生成果奖;他所主持楚雄克山病综合科学考察获1990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百篇,专著多部,其中,他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地方病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竭诚奉献,获得社会广泛认可与尊敬 于维汉院士医术精湛,学识渊博,思维活跃,重视科学研究,注重开放式办学。1978年起,他先后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熟知国内外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进展,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国外医学界对他的学术工作十分关注,日本心脏财团、美国华盛顿大学等4所大学多次提出与其合作并邀请讲学。他把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国际先进教学经验,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在任副校长、校长期间,坚持原则,光明磊落,积极推动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特别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他提出教学要上去,必须科研先上去,既要抓教师队伍建设,又要抓科研队伍建设。他建立研究所、研究室,选派老中青骨干教师出国研修,推动学校与日本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提升了学校师资水平和研究水平。经他牵线搭桥,哈医大共派往日、美、加、英等国家和地区著名医科大学研修、攻读研究生和参加学术会议人数多达2500多人次,为学校师资力量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术研究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书育人、师表天下。他从教近60年,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1978年起开始培养,心血管疾病和地方病(克山病)的研究生,20多年来共培养硕士生38名,博士生32人。目前,他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科研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的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从而提高了哈医大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从来不领取院士津贴。2000年,他用院士津贴设立了“于维汉院士贫困大学生奖学金”,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截止目前,已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40余人。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维汉院士1956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1962年 1966年多次被授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和标兵;1978年在黑龙江省科学大会上被授予“科学标兵”称号;同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特殊贡献奖;1979年至1981年连续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973年1994年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于维汉院士的先进事迹,曾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健康报》、《中国建设》、《人民中国》、中央广播电台以中、英、日文报道。

于维汉院士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于汉龙事迹材料

于世维观后感

维汉双语学习计划

汉维风俗习惯对比婚礼

人保局深入开展向于维汉同志学习活动的情况汇报

于现勇事迹

于海河事迹心得体会

于楼事迹介绍

于海河事迹观后感

《于维汉事迹.doc》
于维汉事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