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案例2

2020-03-03 10:36: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常见的天气系统

百里杜鹃普底中学 吴松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知识设计合理,符合素质教育大纲要求,学生不仅能够从中学习到理论基础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真正使地理教学课堂成为学生热爱的课堂,感兴趣的课堂,能够学以致用的课堂。

在本教材中,有很多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点,例如在高三(文)科班第二轮复习中《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首先、充分利用班班通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PPT的信息含量比较大,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动画。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通过读图(锋面结构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其次、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心可改也提出了让学生多学习家乡的地理,所以 在将这个内容时,我大胆的加入了本地的天气变化来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上这节内容时,刚好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结合此次的冷空气南下,形象地解释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例子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冷锋的知识。

再次、联系生活。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而且视频中也富含的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凭借学生们的已有知识,将视频中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这样做对接下去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后、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

1 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列出表格对比三种天气系统的俯视图、侧视图、结构、气团运动状况、降水分布、降水特征以及过境的天气变化特征。这样做学生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种锋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轻松的缕清知识点。

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还有诸多不足:

一、在讲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对所经过地区天气变化的影响时,没能把握课堂动态,与学生互动少,过多注重知识的的讲解,使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学生的动脑能力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活动不充分。甚至还有部分同学不知所措,表情茫然。

第二、时间安排不科学。前部分锋面的结构和成因使用时间过多,导致后面部分锋面系统的异同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并且,在提到最近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时间安排也不够。所以,最后使得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了解此内容。

三、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所设置问题有一定难度,不能很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问到每年5-6份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长时间维持阴雨天气时,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上来。

这节课所有的案例都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是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锋面系统,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在这些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通过本堂地理教学,我深深认识到: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科学合理的安排的。

2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2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案例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高中地理案例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2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2.doc》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