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建设 “1+6”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投资热土

2020-03-03 01:53: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淮南建设 “1+6”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投资热土

近年来,淮南农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舍我其谁的豪迈,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形成了具有淮南特色的优质粮、豆制品、乳制品、畜禽、水产品、蔬菜和食用菌七大主导产业,在全省各市中,特色精品农业强市的形象日渐形成,现代农业的精彩跨越步伐不断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成指日可待!

观念瞬变独树一帜 “1+6”园区加速推进

2012年年初,淮南市制定了《关于加强淮南市特色精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市建成20个左右地方特色鲜明、经济效益良好、技术水平先进、管理运行规范的特色精品农产品示范基地。

目前,淮南已认定了首批13家特色精品农产品示范基地,这13家基地,体现了淮南市农业的特色和优势,代表了淮南市种植、畜牧、水产、蔬菜等各个行业的生产水平。目前,所有基地规划全部完成,已具备了开工条件。

淮南全力打造“全省特色精品农业强市”的同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2012年起,用3至5年时间,按照“1+6”的模式在全市建设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总规模在25万亩以上。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依托科研院校,邀请国内知名的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高起点做规划。

目前,七大园区规划已经完成。潘集区规划沿淮北大堤两侧,跨平圩、高皇两镇,建设10万亩园区,形成一带六区的总体格局,突出“菜篮子”产品生产与加工,打造淮南市最大的“菜园子”。毛集实验区全区建园,确定了以焦岗湖湿地保护、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为主导的“一轴两翼”和“三区五基地”的总体规划。凤台县规划建设面积73000亩,集粮食精深加工和仓储物流、稻麦高产种植、蔬菜标准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谢家集区积极打造滨瓦埠湖休闲渔业特色园。田家庵区规划沿国道206线、淮蚌高速两侧,建设2万亩都市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精心设计“二十四节气园”。八公山区依托八公山风景区,力塑“回民民俗风情园”,全力拓展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大通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利用交通优势,以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园为龙头,牵动农业生态,高效示范。

淮南按照“两型园区”标准,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上,本着“一年拉出框架、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要求,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科学的理念抓规划、现代的理念抓建设,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以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和项目推动为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示范区、先进科技应用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服务城市精准定位 转型发展巨细无遗

目前,淮南粮食生产已连续九年获得丰收,2012年上半年,淮南农业产业化产值达85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15%。上半年全市共申报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食品6个,有2个有机食品通过了现场检查。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76元,同比增长19.2%。

淮南以转型发展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191万千瓦,综合机械作业率75%,居全省领先水平,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率90%,其中统防统治率35%,比上年提高5百分点。实施农业产业化“712”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9家,其中省级21家、国家级1家,全年农业产业化总产值130亿元、农产品加工值1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40%。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加速推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13家,新增123家,带动农户2.6万户;土地流转面积25.3万亩,比上年增加9.8万亩,占全市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7.2%。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室建设覆盖所有乡镇,农产品抽样送检合格率位列全省第一名,全市新增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5个,认证“三品”2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2个。

淮南农业现代的快速发展收到了明显的成效。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795元,比上年增加1049元,增长18.3%,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大的一年。高出全省平均增幅0.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市“三农”支出21亿元,增长15%。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10个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50个示范村、44个新农村建设项目扎实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扩大到300个,建成大中型沼气池2个、户用沼气池410口,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个,跻身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市。加强农村就业培训和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全年培训农民4.4万人,建成农民工创业园14个,转移农村劳动力3.9万人。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打造优越投资环境

淮南市在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上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示范园打造成为政策的洼地、投资的热土!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集中连片土地流转的奖补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凡是入驻示范园的经营主体,集中流转面积5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市财政按400元每亩予以一次性补助,县区根据财政状况予以配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收合格后,市财政对县区实行以奖代补,同时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允许流转企业按照流转土地面积的一定比例建设必要的生产管理设施,其占地不视为建设用地,免相关手续和收费。园区内通过村庄集中搬迁、土地整理增加的土地指标主要用于发展园区内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园区经营主体按照国家农业政策导向编制申报扶持项目,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支持。

淮南市还加大资金投入,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作为园区发展引导资金,用于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奖补。市及县区有关部门积极整合现有的支农项目资金,包括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土地出让、农村交通、农村绿化、农房改造、科技三项费用用于农业部分等财政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园区建设。

各县区在实施意见中也都明确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全力建设示范园。田家庵区明确区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园区发展引导资金,对于园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区政府实行一事一议,凡是入住示范园的经营主体,集中流转面积5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区财政按市财政1∶1配套补助;谢家集区明确3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示范园建设;八公山区每年安排100万元引导资金,同时对规模经营、流转土地按市财政标准给予1∶1配套补贴。截至目前,七大园区规划范围内总投入已达45397.11万元。

在边规划、边建设的同时,淮南各县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大商、招强商。 2012年1至6月份,园区规划范围内招商引资项目达22个、总额达292560万元,其中在建项目13个、总投资90600万元、已完成投资19310万元;合同类项目3个、总投资140960万元;意向类项目6个、总投资61000万元。(来源:)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

某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可行性方案

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

投资开发的热土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技术合作协议书

标准化现代农业示范园汇报材料

百荣(河北)现代农业示范园

某镇党委书记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考察报告

《淮南建设 “1+6”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投资热土.doc》
淮南建设 “1+6”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投资热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