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0-03-03 21:16: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 要 :就业工作是大学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来服务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就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首先,本文从发展的角度给出了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定义以及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如何利用大数据创新性地实现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 键 词 : 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大数据;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推动整个服务体系和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有重要的意义。今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国内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不足,这些因素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就业难、就业者素质低等结构性矛盾现象严重。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如何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主动构建管理型、服务型和实时型高校就业平台,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高校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1.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信息化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在60年代提出来的[1],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1976年,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团体对信息化进行了定义,指信息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获得长足发展并逐步取得支配地位的一种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的内涵和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信息化实践不断取得长足的发展。

高校就业信息化就是围绕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工作的各个领域,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并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在就业信息的产生、传递、利用和管理诸环节实现全方位地为大学生、用人单位、社会各界和高校提供科学化、规范化、及时性、个性化的管理和服务的过程[2]。

2.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

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另外我国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导致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教育部关于做好200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要根据新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和要求,不断加大投入,调整、充实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无形市场建设,用信息化带动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实现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3]信息化才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推广开来。 归纳起来,就时间节点和服务特点来看,我国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主要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

2.1 信息发布阶段(19982010)

随着信息技术和就业指导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各高校纷纷加大对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方面,网站版本更新速度大大提高,往往1-2年就会更新一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可以在就业网站上发表自己的信息,并可以相互查阅对方的信息。同时,高校可以及时管理就业信息,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这一阶段的代表是中国高校毕业生就 业服务信息网、华南理工大学就业信息网,其典型特点为信息双向流动,信息更新较快。

图2 双向就业信息流向图 2.3 信息服务阶段(2011-至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就业市场理论的不断发展成熟,高校信息化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就业信息网站功能更全面,服务更人性化,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及时的、个性化的就业信息,并能实现信息的互动。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机客户端的普及,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更加及时、灵活,通过制作各种就业app实现更多个性化定制。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个性化就业信息服务。

图2 个性化就业信息流向图

3 当前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国内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步,各高校纷纷建立并完了自己的信息化平台,为完善就业管理体系、促进高校就业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些很多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也涌现出一些问题:

3.1重视度不够,信息化建设滞后于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发展速度

当前,虽然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加大了对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和理论化的提高,但是缺乏专业化信息工作人员。许多信息化建设人员由网络管理中心的老师兼任,无法培养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的就业管理人员。同时,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对高校的就业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一些要求,使得传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3.2 重应用轻理论,缺乏系统性和个性化的研究

目前,各高校的信息化平台大多停留在对就业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应用层面上,忽略了对就业工作深层次的挖掘,从而缺乏对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信息反馈和信息咨询的研究开发。

3.3信息资源管理和有效利用不足

随着各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各个部门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高校信息平台缺乏统一的规划,无法形成有效共享。各个信息平台各自为政,导致信息资源管理混论,有效信息相互之间不能共享,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率低,数据不能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对就业管理和就业指导提供有效地支持。

3 .4系统的管理困难,不便于二次开发

随着各高校对就业信息化的重视,各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就业信息平台。建造信息平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各高校自主研发。有些有研发能力的学校,研发人员根据就业信息系统的需求,自主开发学校的就业信息平台,很多985以及部分211大学实现了就业系统的联合或者自主开发。2.购买软件开发工作的软件。购买开发公司的软件,随着系统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会使维护系统管理的复杂度不断增加。同时,对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使管理人员忙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很难讲精力投入当核心业务中去。另外,由于软件公司对软件进行封装处理,高校无法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和维护。

4 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4.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大对就业信息化应用的研究

面对国家提出的工业4.0的机遇和挑战,各高校应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就业工作的作用,首先,要加大对信息化人力、物力的投入[4],培养一支专业化、有水平的就业管理队伍。其次,要加大对就业信息化应用的研究,在加大研究招聘系统、职业生涯、就业管理、创业管理、规划系统应用的同时,不断深入开发就业信息系统中的个性化和可定制业务,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全方位和可定制的就业信息服务。

4.2 创新高校就业数据信息应用

就业信息庞杂冗长,其中蕴含了许多丰富有用的信息。随着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就业工作从而更好地为就业工作服务,越来越显得有价值。而要充分就业信息我们就业对就业信息进行预处理。首先,我们必须要保证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就业人员你在统计、录入成绩时,要认真负责做到录入准确无误,不能偷工减料,不能虚报瞒报。对招聘信息要有所甄别,不盲目发表不加甄别的就业信息,保证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其次,为了方便数据的管理和利用,需要对就业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如可以根据毕业生就业信息(就业区域、就业领域、工作类别)进行分类,或根据校内校外数据、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等的分类。除了纸质版的就业信息,要及时将电子版就业信息存储到存储设备上,方便利用计算机算法等分析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做好历年大学生的就业信息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从而方便以后开展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另外,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概念,设计相应的计算机算法来分析就业信息,进而挖掘潜在的有利用价值的数据。如毕业大学生对工作地点、工资薪酬的要求,大学生在各公司的分布等等,这些利用大数据分析出的数据往往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4.3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专业队伍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软硬件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完美结合,也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保障,更需要专业化的就业信息管理人员。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首先,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熟悉业务流程。如毕业生就业相关手续的办理、各种就业知识和就业政策的熟练掌握。其次,要提高就业工作者信息化水平,能做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处理就业相关问题,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为开展就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就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保证高效信息化建设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

4.4 建立务实高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李文吉认为,“就业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器引入就业工作的过程,更是一种就业思想、就业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过程”。实现管理模式与服务理念的创新,从

[5]“管理为主”变为 “服务为主”如何利用当今经济形势下的科技手段实现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当前逐步发展起来的大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高校就业信息,可以增强高校和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帮助高校和政府了解企业和高校大学生的需求。通过对高校就业信息的挖掘,高校能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政策,建立动态、实时、个性化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祝治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10,(4):27-28.[2]范重庆.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系统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4): 45-46.[3]邹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状况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 育,2008,(10).[4]陈 璞.单宝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22 ):266-267.[5]闫树.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2).

作者;赵洪吉 指导员 助教 15042481798

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

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研究

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oc》
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