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活动

2020-03-03 21:07: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的互动

交流活动

有理中心小学:郑绍桓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师生数学的互动交流是重中之重,所以一节课我们一定要抓好与设计好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

数学交流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最基本活动,能在一节课中加深我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信任。在数学交流中,学生放开心态、凸现主体、彰显个性、大胆创造;教师传业解惑、分享快乐,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因此,在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让数学交流走进每一节数学课,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既然进行活动交流,我们就要先了解活动交流的策略:

1、我们设计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

2、要准备好活动的形式,

3、我们设计的活动要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国培专家专题:《如果搞好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活动教学策略》)。

除了要注意策略外我们还要注意学生学情的分析:

1、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

2、关注学生的知识需求,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

3、关注学生的思维需求,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4、关注学生的认知误区,才能避免造成学生认知隐患;

5、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关注学生的隐性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国培专家专题《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 我通过学习了专家的专题讲学,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我校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一起探讨,认为一堂课主要进行以下各个步骤和方法。

一、课堂讨论,协作共享 ,全体参与,共同提高。

课堂讨论是学生依据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学习、启发的一种教学形式。不仅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认识的深化,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与情感的“双赢”。

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时,课堂气氛活跃异常。2 ÷2/3应该怎样算?谁来说说? 我问:同学们根据你们的学习经验,

生甲:2 ÷2/3=2÷ 2X3。

生乙:2÷2/3=2÷2/1÷3

过了一会儿,学生丙说:“我认为2÷2/1÷3这种方法不对。因为2÷2X3=3,但2÷2/1÷3却得9。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都拼命抢着说 ……他们争论不休,各有各的理由。

此时教师及时“收网”:“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说明大家都很爱动脑筋。

接着,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由于学生都理解了所以很快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

以上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了交流的快乐,在交流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位置互换 思维互现

位置互换即“换位思考”,在传统以教师为本位的学习强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师生难有有效的数学交流。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则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换位置、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开启紧闭之口,畅所欲言。

在教学中,我经常坐到学生的位置上,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站在三尺讲台前,思考和解答同学们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解惑答疑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呈现和展示教师的思维。在角色互换之中,实现师生思维的互动、交流。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语言、思维的叮

咚之泉。

三、小组合作 深思细辨

小组合作是当今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一位同学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其他几位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圆的认识”教学中,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桌合作画圆共同找出圆心、直径、半径,要求同桌合作完成这个任务。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个个出谋划策、积极配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宽松的发展空间中,相互交流,擦亮了思维的火花。

在上述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既发展了智力,又培养了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合作交流,集思广益 共同提高

新课程的到来,拓宽了教育时空,充分满足了学生作为一个经历者、发现者、交流者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新型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展开交流,汇聚思想精华、拨旺创新火花,让学生在交流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如在三年级学生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后,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三年级师生去春游,学生一共有225人。教师一共有15人。如果派你们去联系客车,你们该怎样租车呢?要求学生围绕这个专题写出一个方案来,3天后上交并汇报各自的研究方案,并评选出最佳方案。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社会调查活动:查资料、访车站、问司机、实地考察,甚至与旅行社联系。与家长、同学、教师甚至网友反复讨论交流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到了各自以为最佳的方案。

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会了运用数学。不但强化和提高了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五、课堂教学的反思、反馈,综合总结。

每上一节课,我们都要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想想我们这节课的优点在哪,缺点在哪,进行取长补短。这样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吸取知识的源泉。

总之,让学生置身于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中,让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在活动中,学会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引导他们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综合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中交流数学、理解数学,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何搞好小学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活动

如何搞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活动[材料]

中学读书互动交流活动致辞

与食堂互动交流活动策划书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如何设计与组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活动

互动课堂教学系统

《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活动.doc》
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