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

2020-03-03 10:17: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从而拓展学习空间,提高阅读能力。但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语文测试中,学生阅读测试连连失分,致使教师学生害怕语文试卷上的测试题目;学生对读本漠视,只爱上网,不爱阅读。请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说说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爱阅读只喜上网,看见阅读题避而不做,阅读测试失分严重……这些现象着实让老师头疼。通过最近的学习,让我再次认识到:开拓广泛的阅读空间,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潜能和素质发展的前提。

一、在课堂中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是创设情境的很好方式。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带着低沉的语气说:“在丹麦的童话王国里,有一个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小女孩此时却在寒风凛冽的大街上叫卖火柴,她的火柴能卖出

吗?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赶快找找!”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孩子们通过阅读对比,发现小女孩子生活十分悲惨,最后含笑死去。我再充满激情地说:“让我们去感受她的美好幻想吧!”这时学生就会投入到小女孩的幻想中,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了,一切思想感情尽在读中体现出来。

2、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如放幻灯和录音带,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教学《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课时,学生们都能很快找出本次战役胜利的关键—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战士们的“勇”又表现在哪里?我没有着急让他们去找,而是先看一段跃进大别山的录像,学生们不由地就被录像中战士们的英勇感动了,接下来再去文中找,就轻而易举了。最后再让他们把自己视为战士们,充分进入角色朗读,效果当然不言而喻了。我想这种感受是老师三言两语的讲解和分析代替不了的。

3、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走进大自然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如对于《要下雨了》《找春天》《秋天的图画》这种类型的课文,我们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那么阅读测试、激发阅读兴趣这些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授人以鱼不如授

之以渔”。所以我在阅读教学中一般总是通过抓题眼、抓关键词、抓主线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而突破重难点。

记得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词语学习是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难懂词语更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在《詹天佑》一课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后,我提出一个问题: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你认为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表现在哪些方面?就这样,我和学生围绕着“杰出、爱国”这两个关键词通过自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创设情境读、观看视频等方式,层层深入,多方位感悟到人物的精神。我想有了这些引子,学生在读类似的文章时,他们也会更轻松地解读人物的精神世界吧。

三、读练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只是感悟,只是一读到底,只是一味探究,如果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生命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课应该把“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与“练”结合,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才能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高,我们的阅读教

学才真正扎实有效。

读练结合,切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对低段学生而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品味,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其次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和思想品德为一体。比如可以看动画说,用词语说,想象说,联系实际生活说等等。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进行了两个拓展训练:1.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的身边,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谈谈你做过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又把问题引申到实际生活中。高段的练笔形式多样,如仿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等,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相关练笔。

四、师生同读,鼓励学生大量地课外阅读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我们要想让学生爱上阅读,必须以身作则,自己要多读书,以自己的博才多学来启发引导他们。根据课本内容,我会选择一些合适的书目为学生推荐,然后在阅读课上和学生共读,并抽相应的时间进行读书交流会。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鲁滨逊漂流记》等外国名篇后,我又引导学生读了安徒生的其他故事,完整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从而一点一点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学习,更谈不上阅读能力

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以下几个好习惯:

1、明确阅读目的。要让学生明白目的明确了,阅读的需求就会更强烈。

2、制定读书计划。除了班级的读书计划外,还要有自己的读书计划。

3、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记,读完一本书后或读到深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几句话、一篇文章都可以,久而久之,读写结合的习惯便自然形成。

4、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为了让学生养成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前想想“为什么读”“怎么读”“采取何种恰当的方法读”。 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相信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笔记

《阅读教学.doc》
阅读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