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总结(工程部)

2020-03-03 07:13: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总结过去 汲取经验 合理谋划 立足长远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眨眼间逝去了,这是我到工作的第一个年头,我亲历了公司在一天天的进步,人员数量壮大了,队伍扩充了(虽然这并不代表实力强大),这是这几年公司原有积累和发展。随着我们业务量递增,市场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企业腾飞的必要过程,这表明企业在发展,公司在进步。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房地产大环境的冲击,同行业的竞争。在这个关键时刻,公司做出了发展的决定,提高工程人员力量,提高工程质量,改变公司对外形象,提高工作效率的决定。对公司是个挑战,对我们员工也是个挑战。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转眼到已经走过了9个月了,我已经算是个老员工了。要说前一阶段对是一个认知、熟知的过程,那到现在就全面掌握了,这过程包括对公司管理和发展方向的了解、人员的了解。就公司发展方向这个问题,曾经和领导探讨过这个话题,也有了明确的答案。这期间也有过意见的分歧,缘是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探讨,只不过是想更进一步的加深了解,在经过短暂的探讨过程之后,答案明了,对我来说,那段时间便是我找准方向的时期。

其实还是那句老话,做一名项目经理,控制一个现场不难。从一开始,自己也大大小小的经历了几个现场,有软件园的,有其他客户的,个中过程,每一个对我来讲都是新的战场。

自己经历的几个现场,就整体来看质量水平一般。

园18#楼、CITYONE外围步道维修、派出所内部大白维修、财经装修,无一不是粗制工程。

CITYONE外围步道维修和派出所内部大白维修这两个项目不必说了,是个维修项目,甲方也没具体要求,工程质量可想而知。

园18#楼办公区装修及机房消音降噪工程,就整体项目而言,比较空洞,没什么内容,给甲方的报价自然就上不去,施工作业时就得压缩成本,成本降低了,质量一般来讲就很难保证,这是其一;其二,现场不给力,整体项目管理一塌糊涂,现场失控,工程管理当中必要的程序根本没有,各施工单位都是凭关系进入的,谁谁都说不得,都得罪不起,甲方及监理只能睁一眼闭一眼,施工单位任意发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也根本不听整体计划,各工序各环节质量都不达标,工序衔接失控,下道工序施工时难度自然就大。其三,甲方不给力、不投入,整体没有计划,方案改来改去(土建期间就在中间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就算有计划也执行得不够彻底,或者说不敢担责任,有些事都不敢定,定了还改,而且还担责任,造成谁都往后站。各工序衔接中很多需要签证或付费用才能进行的项目,甲方都不作为,事情一拖再拖,工期就一拖再拖,质量就马马虎虎了。

截至目前,该项目仍然没整体竣工,质监站没过关、消防没过关,项目整体决算始终不能进行。

财经办公室装修项目,期待的最多,失望的最大(于公于私)。

就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来讲,有始料不及的,但没出过任何事故,生产比较顺畅。 结合所有现场并结合个人综合能力来看,虽然大大小小现场经历几个,过程中也有问题浮现,但大问题基本没有,有些问题个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日后同样的项目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立场,坚决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

与此同时我深深知道,做到四勤(腿勤、眼勤、手勤、嘴勤),并善于总结,肯动脑筋,对于做现场项目经理不难,可要做一名工程部负责人就不那么简单了。管理上得宏观控制,得有眼光、有远见。自己对团队管理是个陌生领域,毫无经验可言,很长时间盘踞在心里一种不信任,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但我坚信,我是那种想做点事的人,没想过要做成多大的事,说实话,也不是那种会做事的人,所以事务上处理的不恰当。在管理层面上,自己还得多学习。来公司之初,没想过要担任什么职务,只是想做事,具体的就行,所以感觉改变一下是好事,于公于私,对自己再锻炼,对公司,利于发展。

就像那雁,既然不能领头飞,就由他雁领头,积极参与队列当中,带领我翱翔。 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既然在这个公司工作,就要好好的为公司做贡献。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错过磨炼意志的机会。我由衷的感谢公司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不论以后走到哪里,它都会给我指引。

立足根本,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2012年普罗旺斯项目正式施工,年前展示区施工已打下基础,为了该项目的有序发展,申请担任该项目项目经理,从具体工作做起,做好一项具体工作,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

在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完善和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不落后于发展中的科技和公司。 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和同事把工作做得更好,发挥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特长。

抓学习是一个方面,还得抓思想。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对待工作要认真,要严谨,要实事求是。要团结协作,互相学习,扬长避短。这样就可以共同进步。为公司的明天做出更大的贡献。

而对于公司管理方面,个人有一些认为。

1公司起点较低。

前期基本上以园项目为主,而相对于园,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就是园的一个维修队,或等同于物业工程部,大大小小的活,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像样的活,还必须得干,还得维护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应该说,几年的软件园历程,或多或少影响着公司的心态。例如:

工程质量不过关有一些项目甲方就没严要求,差不多时甲方就会有人员站出来讲可以了,通过了,以至于把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差不多就行,没人细看或有人认同,肯定能通过。这可能是某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因素决定的,出现某种现象时,就会动用某种关系摆平,最终结果会如我们所愿。

部分主材更换部分项目主材投机取巧,偷梁换柱,反正能省钱,剩下来的钱大家都有份,收了钱有些事就好办了。长此以往,会造成一种现象——省钱、办事。

2人员层次较低,技术力量薄弱。

之前的施工项目要求不高,可能基本上没什么含量,施工和管理人员整体薄弱。随着工程量和工程范围的上升,公司于今年初进行了人员招募,从人数上看,的确壮大了,但整体力量还是薄弱,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少,没有能够挑得起大梁的。如果有一个标准的而且必须组建一个完整的项目部的现场下来时,我们在人员上就会捉襟见肘。当然了,这只是从人员上看问题。现阶段工程部人员相对的固定,就目前的工程量而言,人员数量还是足够,将来根据具体项目现配备。

现阶段人员构成:(就事论是)

:年轻,没经历过有技术含量的现场,不知道自己应起到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一个老员工,首先应做一个表率,应该有积极地学习态度,尽量不要让新同事看到每天回来都在斗地主,看视频。没事的时候多问问,多学习,多看图纸内容,最起码要看得懂图纸,自己多计划计划,按照计划实施看看,结果会怎样,总结总结。发现长处,找出差距。其实一些经验都是自己慢慢总结的,换句话说,都是摸吧滚打出来的,若干次跌倒,若干次吸取教训积累的,有一些经验甚至是血的教训换来的,没有哪一个老师会完全教得好一个学生,学校再科班,出来的学生经验还是为零。自己试着做,做一次就都会了。自己得有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并且还得举一反三。(以前我们也都不会,都是硬着头皮去做,不行,不行再改,直到改到行,自己就记住了,其他事情举一反三,第二次,会了,别人一看,这人行呀!)

小陈:略。

:用心到位,具备做一些具体工作能力,公司可以长期留用。就像现在的工作,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可以放心的交给一项任务。来公司一段时间了,由于工作性质,没和大家深接触,不太了解公司,但不影响个人工作。以后公司有大项目时,可以作为专职安全员,督导每一个现场。(安全是个大问题,大小现场都忽略不得,公司做的再好,一个事故,零了)

老王:年龄、能力都没问题,个人心理不是太了解,南方人的缘故,心思比较多。对工程过程控制比较到位,目前的项目中,每一个项目都是样板。公司需要具备这样施工管理能力的人,如果同样的管理人员多了,什么工程都敢接。

此类型的人员,对公司是个考验。用好了,绝对对公司有推动作用。但基本条件可能是个束缚。如个人基本条件、公司款项问题。(其实款项不是个大问题,只是现在暂时的低谷。但这是个后顾问题,款项问题解决了,现场就能顺利进行,管理起来现场也方便)

截至目前,老王担当的现场,施工队伍基本都是周德龙,管理起来得心应手。

:相貌年龄合适,精细程度不够。可能大家公认的,人随和、脾气较好、力度不够、好玩,如果做事能更加严谨、更加精明就好了。适当注意个人形象,多整理内务。

3公司发展迅速,观念和管理跟不上去。

公司有决心做大,并把这种思想贯彻到了每一个管理人员心里。前面提到过的人员构成问题,其实不只是工程部,其他部门也有同样问题。只光工程部上去了,其他配套环节上不去,还是不行。依今年的发展势头,两年左右,公司就会换样,但就现在的人员配备,想一下让公司旧貌换新颜显然过急,或者说现有人员配备不具备一个能让公司突飞猛进的基础条件。

观念,说白了就是一个态度问题,虽然我们都有态度,但我们的态度没有高度,也就是说想做点大事,想做成大事并且会做,有远见、有谋略、有胆识、有方法。目前现有的人员当中恰恰就缺少这种想做事并想做成而且会做的人,只有具有该高度的人才能显示出这种态度,才能带给我们观念。其实观念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达到这种观念高度的人他才会管理(也不是绝对的,因人而异)。虽说观念可以转变,但没有新东西介入,就算知道了上面还有更广阔的天空,我们却依然坐在井里。管理就是采用一种方法能让我们爬出这口井。未来就缺少一个这样的人物,一个核心(个人来看,现有的人员发掘不到。这个人不但能力强,八面玲珑,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气魄,能镇得住场,而且表面上来看,这个人私心还不能太重。理性地讲,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私心,但私心不能太过,大体上得能够迎合公司的发展,对公司具有推动作用)。但眼下这样的人物并不是当务之急,视发展情况而定。

4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1 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应加强,成本审核应精细。

施工队伍薄弱,能具备制造精品项目的队伍严重缺少,可以说只有一家,也就是老王手下的周德龙的队伍。一旦有高要求的项目,可以选择的余地有限。现有的施工队伍不是你有多高的要求,就能做出多高质量标准的项目,可以说有些工艺及做法都没见过或没干过,就很难做出高质量的项目。

但能做的好的队伍条件都高,报价高,付款条件高等等。而目前,我们对于一些条件很难达到,报价上不去,款项不到位,这些都局限了我们的发展。总是在一个问题上绊脚,脚步永远也迈不开,迈不远。随着发展的需要,工程量和工程精细程度会越来越高,这一点会慢慢浮现。要满足这些条件,就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让我们自己更上一个台阶。

首先,与甲方的报价做细,不管是软件园还是其他客户,都适度调整利润率,增高报价精细程度。当然了,与甲方审报价时也得有个足够精明的人去谈判。

其次,大报价上去了,有利润空间了,才能吸引更高标准的施工队伍加入,而有了更强的施工队伍,我们才有更强的生命力。同时施工队伍实行等级分化,针对不同的项目选择相应的施工队伍,并有多个选择余地,让施工队伍之间具有竞争力。

4.2质量控制方法手段需要改进

质量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在过去的一年中质量控制还存在许多不足,质量控制的管理

思路不清晰,质量控制重点不突出,没有形成全过程的把控体系。

4.3协调管理能力应加强

管理协调能力对项目工程进展的影响很大,目前工程部人员与施工队、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的沟通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4.4工程部管理职能应加强

制度及规范化管理推进水平不高,年中出台一系列制度,但对制度执行程度距离公司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还得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和执行力。让每一个人都想参与做点事,调动员工积极性与责任心,让公司整体形成一个团队。

未来的路还很长,短时间内改头换面也绝不是什么易事,从基本做起,总结过去,汲取经验,合理谋划,立足长远。

精益求精 铸造品质 谨守诚信 珍惜所托

工程部:

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部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工程部).doc》
个人工作总结(工程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