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实录

2020-03-03 05:34: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乡愁》教学实录

一、导入环节

在导入时,我设问题,采用说话训练的形式导入,而且说话的内容与课文进行对比,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课文抒发的感情与运用的表现手法。过程如下:

师:假设有一天你要离开家乡、亲人、甚至祖国到异地去学习、工作,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请用语言表述出来。

生:会想家。

师:怎么想?你能试着用语言表述出来吗?

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讨论起来,然后陆续地举起手来。

生1:会在夜里望着星星,想着家人。

生2:会在独自闲逛时感到孤独无依,那就是想家。

生3:会在遇到困难时想到爸爸、妈妈,要有他们就没事了。

学生们都笑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都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的,那么,今天我们来和诗人余光中比较一下,看一看诗人的思乡之情的抒发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二、整体感知环节

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明确相应学法,这样才能为下面的问题的解决作好铺垫。过程如下:

师:猜一下题目“乡愁”的意思?

生:(齐声说)思念家乡的愁绪。

师:猜得非常准。诗人余光中是台湾著名诗人,但祖籍却在大陆,也出生在大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了家乡去了台湾,在台湾,诗人也时刻思念家乡。下面自己读《乡愁》。了解一下诗的大意。

生1:课文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生2:课文表现了作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生3:课文还有爱国之情。

师:几名同学的观点放在一起就非常准确了。那么怎么分析这首诗歌呢?想一想我们以前分析诗歌用到了什么方法?

生:(齐声说)一个基础,四个步骤。

师:谁给解释一下“一个基础,四个步骤”的含义?

生:以朗读为基础,了解大意,体会意境,体会手法,体味语言。

师:好,这一节课我们就以此方法来赏析余光中的《乡愁》。

三、赏析环节

这一环节即用“朗读为基础,了解大意,体会意境,体会手法,体味语言”的四个步骤来赏析诗歌。在分梯度进行朗读。具体过程分四部分:

第一步 朗读诗歌,明确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师:大声朗读课文,要求不高,只要读准字音和停顿,读两遍。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师:强调一下,课文抒发了什么感情?

生:抒发了思念家乡,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之情。

第二步 以新的要求读诗体会诗歌的意境

师: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明确了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再读课文,读的时候有了新的要求,要求读出感情。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再读课文,师生作点评。)

师:诗共分四节,齐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写了什么时期的乡愁?

生:(齐声说)小时候。

师:“小时候”诗人的“乡愁”是什么?

生:一枚小小的邮票。

师:“这头”指什么?“那头”指什么?

生:“这头”指异地,“那头”指故乡。

师:“异地”能否再说得具体点?

生:“异地”指的是诗人小时候到外读书的地方。

师:那么诗人为什么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呢?”

(学生热烈地讨论)

生:因为诗人想家,经常往家中寄信,所以说“乡愁”是“邮票”。

师:理解得不错,在异地求学的诗人孤独、想家,想念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经常书信来往,所以才把“乡愁”比喻为“邮票”。这是“小时候”的“乡愁”。下面我们看看长大后,为生活驱遣的作者奔走他乡,此时的乡愁寄情什么?

生:(齐说)一张窄窄的船票。

师:为什么寄情于一张窄窄的船票?

生1:思念新娘。

师:最好说成是新婚妻子。

生2: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还增加了对新婚妻子的思念之情。

师:对,说得对。作者的乡愁只能靠来往于异地与家乡的船只来排遣,所以作者说“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寄托和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是什么把“我”与母亲永远的隔开了?

生:一方矮矮的坟墓。

生:(抢着说)死。

师:两种说法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一个说的是外在形式,另一个说的是实质内容。那么“后来”诗人的乡愁之情更加重了,悲剧气氛更强了,所以这一段在读的时候声音要舒缓、低沉、谁愿意为大家读一下?

两名学生读第三节,教师点评。

师:听老师读第三节,然后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老师读第三节,学生闭上眼睛体味诗的意境。)

生1:我想到的是一位老人站在母亲的坟前。

生2:我想到的是一位老人立于母亲的坟前,坟的周围是枯黄的草和秋天的黄叶,不时一阵阵风吹过,吹动老人的头发,老人两只手下垂,神情肃穆,一动不动地站立着。

师:诗人的诗写的真是不错,而同学们更是想象丰富,都能体会到诗的意境。那么我们看最后一节,看看现在作者的“乡愁”是什么?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生1:现在“乡愁”是一方浅浅的“海峡”,作者由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变为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生2:感情有了升华,由思念家乡变为爱国,盼望祖国统一之情。

师:的确,到此,作者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第三步 以更高的要求读诗歌,归纳诗歌的表现手法

师:经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对诗应该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诗中感情的变化,那么带着新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再读两遍诗,注意把诗中的感情变化读出来。然后讨论归纳课文的表现手法。

(学生出声朗读诗歌,教师点评然后分小组讨论课文的表现手法。)

生1:我发现诗采用的是时间顺序,有明显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生2:抒情也是层层推进的,最后一节,抒情达到了高潮,抒发爱国之情。

生3:我认为,应归纳以时间变化,层层推进感情。

师:可不可以?

生:(齐声说)可以。

师:还有其它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生:我认为每一节都采用了比喻,这应该算一种手法,每一节都把乡愁比作具体的事物。

师:说得对极了,那么我们归纳,这首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那么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生(讨论):使抽象的乡愁显得更加具体、可感。

第四步 再读诗歌,体会语言的特点。

教师放录音,学生模仿录音读诗歌,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停顿、读出感情,并注意每一节、第一句的变化。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师:体会一下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生1:语言形象、含蓄、精练,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形象、精练地写出了小时候诗人对家乡、母亲的思念。

生2:象这样的句子还有如“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和“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三句。

生3:语言节奏感强,如“小小的邮票”中的“小小的”和下面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词读起来上口。

师:说得都不错,诗的语言特点我们归纳为形象、含蓄、精练、节奏感强。那么再读诗的时候,就不仅注意每一节、每一句的变化,更要注意每一个字的读法,我们读一遍,试一试。

学生练习读诗

四、小结环节

为了更好的明确本节课的知识,所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布置好写诗的任务。

齐读诗歌,找学生归纳总结。

生:采用“一个基础,四个步骤”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诗歌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之情;二是诗的意境的体会;三是诗的比喻手法的运用;四是体会语言的特点。

师:诗歌展开就是几个比喻句,简单不简单?

生:(齐说)简单。

师:写几个比喻句,你会不会?把比喻句写成诗的形式,你会不会?

生:会。

师:那好,今天回去之后我们每人都去写一首小诗,然后有时间开一个“诗友会”,互相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行不行?

生:行。

自我解读

一、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我在讲《乡愁》时一直以此为依据,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讲《乡愁》时,我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能动起来,都能够诵读,都能够说点什么。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针对诗歌理解难这一问题,我注意化难为易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化难为易。我采用说话训练的形式导入新课并设置了这一内容,“想像一下以后当你离开家乡后的内心感觉,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之所以这样设置是想在最初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与课文中表现乡愁的方法作比较,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来促进自身的写作或说话。

其次,明确教学目标和学法,化难为易。我觉得有时明确教学目标,确实是形式,但这篇课文却很有必要明确教学目标。因为诗歌内容较多较杂,明确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中就有了侧重点,而且明确目标后我又追问了这么一句话,“要达到这个目标,要运用什么方法?”学生自然地回答用阅读诗歌的方法。因为,在讲这单元之前,我和学生学习了关于新诗的相关知识,并简单归纳了相应的学法,也就是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有了方法,有了思路,学生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

再次,通过朗读化难为易。朗读是学习新诗的基础,在课堂中我组织学生以齐读、散读、指名朗读多种形式读诗,一首诗都读

六、七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对知识理解起来就更轻松。这一问题以下还要提到,所以在这简单说一下。

最后,在一些细节上注意化难为易。在问题的设置上我注意化难为易。让学生体会意境时,我这样问,“学完了这一节,在你头脑中会浮现什么画面?”这样学生回答起来比较轻松。在布置作业上我也注意化难为易。我不是直接让学生写小诗,而是问“诗歌展开就是几个比喻句简单不简单?写几个比喻句你会不会?”学生能很轻松的回答,紧接着我又追问,“把比喻句写成诗的形式你会不会?”,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述诗的写作学生就容易接受得多了。

三、针对诗歌内容杂又多的特点,我注意一线贯之,体现朗读的基础作用。

诗歌的内容比较庞杂、繁琐,怎样处理这一问题,我觉得用朗读最好。因为朗读是分析新诗的基础,朗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学习诗歌之前,我要求诵读诗歌,赏析诗歌之时也是边读边解决问题的,用朗读一线把要解决的问题穿起来,整体感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诵读训练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一节课是分梯度进行的。在赏析之前,我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重音和停顿;在把握诗歌抒发的感情后,我对学生朗读多加了感情上的要求;赏析完诗歌之后,再读时,我要求学生注意每一节,每一句的变化,进而朗读;在体会了语言特点后,我仅强调了每一个字的变化,到此,朗读才达到最完满的状态。这样分梯度地进行朗读训练,就可以使繁琐内容一体化。

四、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注意培养学生能力,教给学生方法。

七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有一定的分析领悟能力,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就能自己解决问题。所以我在这节课上注重了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教给。能力的培养侧重于诵读、领悟、自学能力的培养。诵读能力就不用再提了。领悟能力培养体现在学生对诗歌意境的体会上,我设置不同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作用只在于启发、引导学生赏析诗歌。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和关键。相反,对学生学法培养也很值得一提。常见的自学讨论法、朗读法,还有自己归纳的用来解决问题的阅读新诗的方法。我觉得有了这些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们就能够自己赏析新诗,这就是我教学中所要达到的又一个重要的目的,即教给学生学法。

以上是我讲《乡愁》的一点想法。总的来说学生在上课中表现得比我预想的要好,积极性较高,能正确地理解和赏析课文的内容。这一点使我认识到了我在以前的教学中不敢放手学生,对他们没有信心是错误的,学生都有潜力,都有能力。

让学生在赛课场上精彩起来——《乡愁》教学实录及评点

执教:山东省邹平县邹平镇 赵东晓 评点:山东省邹平县教育局教研室 成 浩

课堂实录

(课前听歌曲———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师:中秋佳节就要到了,我了解到大家都是寄宿生。常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今天我们来谈论乡愁这个话题。首先我们一起欣赏生在大陆、长在台湾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诵,体会诗人的感情。 (播放配乐朗诵)

师:大家听得很投入,这样的好诗,想不想读?

生:想。

师:那好,现在咱们就投入地读两遍。

(生自由地朗读)

师:老师和大家一样非常爱诗,喜欢读诗,有时感受特别深刻,有时会发现许多新奇的地方,有时则会遇到一些读不懂的地方。不知同学们是否有同感。现在就请大家把读诗过程中的感受、发现或其他任何一方面的收获说给同组的同学听一听。

(生分小组交流,教师也参与交流。)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吗?

生:读了这首诗我感到特别想家。

师:想家时怎么办?

生:给家里打个电话。

师:可不可以说给同学听一听?

生:可以。我想说的是:“爸爸妈妈,我很想念你们,不过,我会克制自己的。”

师:说出了心里话。

生:我也很想家,我觉得和诗人的思想产生了共鸣。

师:能不能具体地谈一谈? 生:从第一节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小时侯经常给母亲写信,我想家的时候也会给妈妈写信。

师:你有什么话要带给家人吗?

生:我会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爸爸妈妈的。

生:老师,我发现了这首诗的写作顺序。它是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的顺序写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每一节中诗人与亲人的距离也不一样。

师:说得很好。这首诗就是按照时空的变化来组织的。

生:老师,我还发现诗的每一小节所表达的感情不一样。

师:说一说。

生:第一节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第二节表达对妻子的思念,第三节是说母亲去世了,对母亲的思念成了永久的怀念,第四节是说对大陆的思念。

师:不错。大家有没有看出前三节与最后一节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不同呢?

生:前三节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第四节升华为爱国之情。

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应如何读这首诗呢?

生:要读出感情的变化———由浅入深。

师:那好,你能否试一试?生读。(不是很好)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有点快,感情表达不够充分。

师:那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下听听?

(生读,很投入的样子。读完,其他同学热烈鼓掌。)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读诗的经验?

生:感情要饱满,语速不能太快。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纷纷发言,略。)

师(小结):读诗首先要把握好感情,语速适当,还要读出节奏和重音。(板书:感情〒语速〒节奏〒重音)

师:评价某位同学读得如何,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然后互相听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教师巡回了解各组读的情况,学生积极性很高。)

师:下面我们开始朗读欣赏,谁先来?

(生争相朗读,并自由发言评价。约有六七个同学作了范读,大都声情并茂。)

师:(重点指导)重音并不一定重读,有时根据感情需要应处理为重音轻读。例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小小的”三字读为重音,但不能重读,而应轻读。

师:在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和诗人的心沟通了,我们读懂了余光中那殷殷赤子情怀。诗言志,同学们能不能用形象的语言即兴表达出你想家的感觉呢?

(沉思片刻)

生:我来说几句。小时候/乡愁是一个长长的枕头/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座弯弯的石拱桥/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掌声响起)

生: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贺卡/我在泊头/母亲在乔庄

长大后/乡愁是一段遥远的路/我在城里/母亲在城外 后来啊/乡愁是一封封情书/我在他乡/新娘在家乡

(笑声和掌声同时响起)

师:太精彩了!还有想说的吗?

生:我还有。乡愁/是一列长长的客车/我在里头/亲人在外头

乡愁/是根连根的荷花/把我与亲人连在一起

乡愁/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在我心头绵延流动

师:真为你们的家长和老师感到骄傲,咱们班有这么多的才子佳人。思乡是游子共同的心声。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另一位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自由朗读几遍,比较席诗和余诗的异同。

(学生朗读,然后讨论,自由发言)

生: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的乡愁。

师:不错,这是两首诗的相同点,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

师:乡愁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

生:我觉得两首诗在形式上不一样。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余光中的诗分了四节,每节的句数和字数基本上一样多,看上去比较整齐,而席慕蓉的诗看上去参差不齐。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吗?

生:席慕蓉的诗表达感情比较朦胧含蓄,余光中的诗比较直接清晰。

„„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这两首诗的风格不一样。如果把余诗比作一杯陈年老酒,那席诗就是一杯温热的咖啡。常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更喜欢哪一首?请用最快的速度把它背诵下来。

(学生积极背诵,约一分钟后纷纷举手。两名同学分别背诵两首诗。)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有哪位同学愿意代替老师给全班同学留一个作业?

生:我布置大家将这两首诗背熟。

生:不好,太俗了。我布置大家将这两首诗对比阅读赏析,并整理到阅读笔记本上。

生:我觉得我们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我建议大家课下搜集整理余光中和席慕蓉的诗,增加课外阅读量。

师:这个主意好。不过,老师再补充一点,乡愁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乡愁诗,大家可以把范围放大些,把能搜集到的所有乡愁诗整理成《乡愁专集》。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这个活动就叫“八月十五话乡愁”,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放歌曲———佟铁鑫演唱的《乡愁》)伴随着余光中的乡愁,咱们就要说再见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谢谢大家!愿做你们永远的朋友!

说课稿 这堂课可以说是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一堂实践课,也是一堂开放课。

首先说说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意—朗读指导—语言运用—对比阅读。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而诗歌又是最富情感的语言。因此,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情。在整体感知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阅读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阅读过程是师生共同感悟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将个人的阅读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

关于朗读指导:初二学生首次接触新诗,我认为应在朗读方面加强正确的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并且始终把感情放在首位。事实上,我们在读诗时大都是凭直感一下子进入诗歌的境界,然后自然地在诵读中诠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不是机械地先读熟,再读出感情。因此,有感情地读是始终贯彻在诗歌教学之中的。

关于第三环节:即兴写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正是一笔丰厚的语文资源。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被感性的文本升华时,抓住学生感情的火花及时点火,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诗情自然喷薄而出了。

关于对比阅读: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想渗透对比赏析诗歌的方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特点,设计的问题较简单一些。不管学生从哪个角度对比,我都予以肯定,关键是引导学生有思考的过程,力求养成对比赏析的习惯。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说明:第一,乡愁是一首极好的诗,乡愁在余光中的笔下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这种感情是全人类共有的。我及时抓住寄宿生都有过想家的经历这一点让他们品味、感悟、表达。为了烘托气氛,我主要利用电教手段将诗歌做成MTV的形式,并配上精心设计的画面渲染气氛,使学生尽快感情定位,进入诗歌情境。第二,每个环节设计始终把握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第三,关于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的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升华者。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

最后,关于课件,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对语文课件的使用,近年来褒贬不一。随着电脑网络的兴起和发展,课件以它特有的形式和无与伦比的优势登上了课堂教学的宝座。但如果用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喧宾夺主。语文教学要慎用课件,尤其不可做成一环扣一环的固定模式,那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的。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选一些经典的图片、音乐,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这样运用起来灵活、实用、不拘泥于形式。

评 点

这是一节让学生真正精彩起来的课。学生的精彩突出表现在他们自己真切的感受和诸多的“发现”上。

课堂上的学生来自博兴县实验中学,他们大多是寄宿生,县内县外的都有,一般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对于离家在外的初二的孩子们来说,读着《乡愁》,引起乡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只有具备这种真切的体验,才能真正读进诗里去。

诗是抒情的,是入境的,有时能够体验到,但不一定说得清。可贵的是,这些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自己的发现,并且能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们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的层次结构,二是诗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感情的升华,也是这首诗得以广泛传播的生命力所在。

学生听读一遍,又自读两遍,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感受,就有这么多的发现,可见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在课的后十分钟,教师让学生将余光中和席慕蓉的两首诗比较阅读时,学生们发现了更多的东西。两首诗的主题、形式、表达感情上的异同点他们都能理解得清清楚楚。

除了学生感受和发现的精彩以外,我们看到学生在借助诗的表达方式迁移运用时所写的即兴小诗也很精彩。如果没有把诗读进心里去,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的。

学生精彩起来了,那么,课堂上教师是怎样表现的呢?

我们看到,在学生精彩的背后,是教师能“退”则“退”。这节课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朗读指导—语言运用—对比阅读。在每个环节的内容处理上,教师一直遵循着一条“多退少补”的原则,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会去包办代替。教师把发现的权力给了学生,把如何读诗的选择、决定权给了学生,把评价的权力给了学生,甚至作业的布置也让学生参与了进来。在学生的参与下,从课内的学习,迁移拓展到课外相关诗文的阅读积累,课内课外构成了一个“大语文”的学习框架。教师“退”下来,真正还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但教师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该“补”则“补”,这个“补”,主要表现在教师不露痕迹的相机引导和对重点之处的适时强化。如对诗意的理解,对朗读的指导,对两首诗风格的比较,再如引导学生从学诗到模仿写诗。

学生精彩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要让小主人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仅仅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的民主、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方面,赵老师做得很出色。在课的开始,赵老师是以一种近乎聊天的方式和同学们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师的语言自然、随意,句句发自内心,让人听得心里暖暖的。课堂上如春风拂面般的鼓励性话语时时可见。

学生精彩的背后,是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赵老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多重的,不是单一的。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的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升华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在这一园地里,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并尽量多地给他们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这样学生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主旨、情感、特色,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这就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师良好的认知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方式,而学生时时闪耀的思维火花,也不时地给教师的认知方式以触动,这种认知方式上的融合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引导在转承之处,鼓励在动情之时,强化在重要之点,没有做作之嫌,没有雕饰之意,一切顺乎自然,清新流畅。就在这看似教者无为的课上,实现了师生的共同精彩。

(成浩)

《乡愁》教学实录

政通实验学校 龚芳

师:请同学们齐声将屏幕上的《望大陆》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是国名党元老于右任在生命的黄昏之际仿《楚辞》而作的最后哀歌。从1949到1987年。近四十年由于政治的原因,两岸处于分离状态。在大陆,有望眼欲穿的妻子,在台湾,有日思夜盼的丈夫;在大陆,有思儿成疾的双亲,在台湾,有谈起双亲而泪眼满面的儿子;在大陆,有自己的故乡,在台湾,有自己的坟墓„.. 请看记录片《大陆老兵回乡探亲之路》。

(生看纪录片,约两分钟)

师:残酷的历史割断了人们团圆的希望,却割不断万千游子的百转愁肠。在上个世纪六

十、七十年代,台湾乡愁文学应运而生。在台湾的乡愁文学作家中,余光中是杰出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乡愁》是余光中先生一生中最耀眼的名片

(板书课题)请一位同学读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生读学习目标:

1.学会读,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2.学会品,品出诗歌的语言美。 3.学会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师:这节课我们将体验三种角色,参与三个活动。我们的第一个活动是【我诵读,我动情】。请大家将这首诗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我觉得缺少一样东西,缺少什么?

生:缺少感情。

师: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呢?

生:忧伤的感情,读慢一点。

师:对,《乡愁》的感情是深沉忧郁,为了读出这种感情,我们应读得舒缓低沉。(板书:感情基调:深沉忧郁 朗读:舒缓低沉)请大家对照屏幕上的节奏划分,用低沉的语调,舒缓的节奏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全诗四个小节哪一小节应读得最低沉呢?为什么?

生:第三个小节。因为第三小节写丧母之痛。

师:对,矮的坟墓阻断的是生与死。这是一种绝望。谁来读一读。

(几个学生想举手似乎又有些胆怯之表情。)

师:在一万人的行列里,只有勇于站出者才会被人认识。

(几个学生勇敢得举起了手)

生:读得很沉痛(其他学生鼓掌)

师:第四小节写大陆与台湾的阻隔,要读出这种可望不可及,你们觉得哪个词语后应作较长的停顿?

生:“大陆”后面。

师:这一小节,我们也要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一生读,“大陆”后停顿稍长,语调稍扬,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读?

生:想——

师:听老师读时,注意老师的感情,除了用声音传达,还在哪些方面有体现?

(师示范读,配乐:马思聪《思乡曲》 ) 生争相回答:老师的感情体现在声音和表情、动作上。

师:真正的诵读应该既动情又动容。下面全体起立,来一次真情诵读,请你带上表情与动作。

(生齐读,基本上有动作有表情)

师:真情诵读让我们初步感受了诗歌的音韵美。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活动——【我探究我品味】。余光中的《乡愁》1972年发表以后,人们正想传颂,台湾和大陆都将之编入语文教材,也有不少读者对诗歌提出不同看法。下面我们看余光中先生的一封回信,请一生朗读。

屏幕显示:

教材编写组的老师们:

你们好!得知《乡愁》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我很高兴。如果这首小诗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乡愁》自发表后,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也就诗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同学们举行一次“《乡愁》探讨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读者们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1、诗中四个小节的顺序是有意安排,还是可以随意改动顺序?

2、海峡明明是“深深的” ,为何写成“浅浅的”?有的坟墓是“高高的”,可否替换”矮矮的”?

3、诗的意思很含糊可否改得更明白?如下: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教材编写组的老师们,在这里我不作任何回答。因为我的诗是写给读者看的,只有读者认可了,才是真正的好诗。

就以此信作为邀请函吧,我相信在探讨会上,我的小读者们一定能说出充满智慧的见解。

此致

敬礼! 余光中 1995年9月

(一生朗读完毕)

师:下面我们就举办一个《乡愁》探讨会,很高兴请到这么多热爱文学的少年。请大家以四人小组形式探究、讨论、交流三个问题,畅所欲言。

(生互相讨论气氛很热烈)

师:问题1,这四个小节的顺序可否打乱?

生:不可以,因为这首诗师按时间顺序写的。

师:有什么标志吗?

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现在。

师:按时间顺序写,写出了诗人一生的经历,不可打乱,除此还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前三节写个人的乡愁,第四节写国愁,我觉得感情方面是层层递进。 师:对,还有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谁还有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师:感情寄托的事物由小到大。这也是一个原因。同学们回答问题很全面。

问题二:从台湾的金门到大陆的厦门之间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作者为什么说浅浅的?

生:浅浅的海峡表达一种希望一种可以逾越的希望,祖国可以统一。

师:用浅浅的表达一种可以逾越的希望。其实另一位诗人也写过。

生有些困惑迷惘。

师提示: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学生领悟,齐声朗诵起来)

师:余光中用浅浅的修饰海峡表达盼望祖国统一的希望,如果用深深的则表达一种无奈和痛苦。郭沫渃“浅浅的”修饰天河,表达对团圆幸福的生活的希望。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它是为情感表达服务的。下面我们继续探讨。有很多坟墓是高高的,能否替代“矮矮的”呢?

生:我认为不可以。因为矮矮的说明母亲去世在大陆,儿子在台湾无人打理,所以是矮矮的。

师:有道理。有时问题的答案不只是一个。大家再想想“小小的”的邮票承载怎样的离愁?

生:大大的离愁。

师:窄窄的船票呢?

生:长长的思念

师:矮矮的坟墓呢?

生:重重的哀愁。

师:浅浅的海峡呢?。

生:深深的乡愁。

师:“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中似乎有“大大的”“高高的”“长长的”“深深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我们也能读出小与大之间的辩证。我们继续探究问题三:有人觉得诗歌表达的不够明确,将诗歌改写了。大家评评怎样?

众生笑,都说不好。

生:改过后这首诗很浅显,不能激发读者的想念,缺少耐人寻味的东西。

师:有道理。诗歌这种文学作品,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接就不是诗了。同学们的回答很有水平。下面我们进入活动三——【我想象我飞翔】,这里是MTV创作室,我们以四人小组的合作的方式选取《乡愁》中某一小节设计一组MTV镜头,试从以下几个步骤谈谈你的设想:

第一步:选取背景

第二步:选取主角

第三步:配乐,配声响

第四步:处理全景与特写镜头

生合作讨论,气氛热烈 , 2分钟后

生:我们组选择的是诗的第一小节。组员齐读第一小节。一生讲述创作:

背景:在一栋平房旁边泛着绿苔色的邮筒箱旁,一位母亲牵着儿子,母子俩幸福地走过。

主角:“我”(一个少年) 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特写镜头:少年手中紧紧握着一封信,羡慕地看着那对母子,眼中还噙着眼泪,手颤抖地将信封投进了邮筒。

掌声热烈,其他组跃跃欲试。

生:我们组选择诗的第二小节

背景:昏暗的油灯下

主角:一个中年的男人

音乐:《二泉映月》

镜头处理:中年男子呆呆看着桌上那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多年未见的妻子。影象模糊,出现回忆情景:在新婚后的第二天,男子告别那新婚的妻子,只身参军。留下妻子孤独的身影。镜头回到现实,慢慢的,男人从那破烂的棉衣里掏出那张皱巴巴的船票,愣愣的看着,想着那个一直牵动他思绪的地方。

掌声雷动,台下按捺不住了。

生:我们选择的是第三小节:

背景:一方斜斜的夕阳射在一座矮矮的坟墓上,坟墓上破烂不堪,周围杂草丛生,已很久没经过打理了,一个男子跪在坟墓前,将一束野菊花插在墓前。

主角:满脸憔悴,灰头土脑的男子。

音乐:马思聪《思乡曲》

镜头处理:先来一个特写镜头,头发乱如麻的男人用布满粗茧的手擦去墓碑上堆积的灰尘,碑文渐渐显现出来。一滴泪滚落而下,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娘,孩儿不孝啊。”坟头的一束野菊花在寒风中颤抖。镜头拉远,阴霾的天空笼罩着矮矮的坟墓,男人,坟墓,野菊花,一切都染成了灰色。

“老师,让我们上!” “我们” “我们”下面的同学几乎要冲上台。

生:我们选择诗的第四小节

背景:一片蔚蓝的大海上,远远的轮船发出低沉的鸣叫,海滩上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着。

主角: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

音乐:《回家》

镜头处理:老人听到汽笛声,叹息着,颤抖的手中握着早已作废的船票,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充满着无奈凄苦的眼神,望着可望不可及的海峡对岸,老泪滚落而下。

师:上面同学的发言真是精彩!同学们设计的镜头有情有景具有意境美。大家真的了不起,很有创意。下面让我们回顾这堂课。大家能不能总结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

生七嘴八舌: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在品味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在想象中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师:余光中的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忧伤,更是一种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是个人的离合悲欢延伸而成的祖国之爱和民族之恋,蕴涵了结束民族分裂、祖国统一大业的殷切期望。同学们,让我们用动情的朗诵把这份游子之情读出来好吗?

(生动情朗读,下课铃声响起。)

《乡愁》实录

作者:王 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4-30 点击量:456

和学生一起学习《乡愁》,他们的发现和质疑不断制造着新的教学契机。这促使我不断变幻对话方式,导引学生通过反复揣摩语言以体会诗歌内涵的情味。课后反思,这堂课运用对比的方式\"咀嚼\"诗文,还真让教学多了一些语文味儿。

一、\"新\"与\"旧\"

生:一定要选\"邮票\"这个意象吗?

师:你想换作什么呢?

生:可不可以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换作\"乡愁是一句热热的叮咛\"?

师:有意思。同学们评评。

生:我觉得可以,\"叮咛\"也是母亲常做的事情。

生:可以,但不太好,不够含蓄。

生:不好,很普通,大家都会这么想这么写,没有创意。

生:根本不行。余光中写《乡愁》的时候,恐怕电话还没有那么方便,母亲的叮咛不容易传达到吧。

生:\"叮咛\"不好,主要是引不起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像\"邮票\",这词语让人遐想联翩,让人想象这一封封信里传递着母亲和儿子多少故事啊!

生:\"邮票\"标志着分离与挂念,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所以会引起所有读者的共鸣。而且这个比喻很新颖别致。

生:如果不用\"邮票\"而用\"叮咛\",后边的\"这头那头\"也不能用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就被破坏了。

师:讨论得非常好,因为大家已经在不自觉中涉及到了诗歌意象选择的要求,比如要新颖,要含蓄,要引发联想等等。来,读这一小节,把你们的感悟用朗诵表达出来。(生反复读)

师:如果你现在来写《乡愁》,你会怎么选择比较新奇的意象呢?

生:乡愁是一个短短的电话。

生:乡愁是一封淡淡的e-mail。

生:乡愁是电视台每日的天气预报。

生:乡愁是摄像头前久久的等待。

......

二、\"重\"与\"轻\"

生:我发现诗歌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

师:你是不是觉得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替换?

生: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师: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是否一样。(生齐读)

生:\"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距离的两个尽头,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远。

师:说得不错。再来读一二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不同?

(生换读一二小节)

生:\"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

师:好个厚度不够!汉语言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语音的不同就会使一个顿挫一个轻快。余光中用顿挫而弃轻快,这就是诗人内心世界很郁闷的折射。来,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争取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重。(学生换读比较)

三、\"有\"与\"无\"

生:四节诗中的四个形容词都用得很有意思。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些词语都很普通,但我觉得很耐人寻味。

师:发现得好。邮票自然是小的,但是如果删去\"小小的\",味道会如何呢?读一读。

(生读:乡愁是一枚邮票)

生:不好,好像差点儿什么东西似的。

师:差什么?

生:\"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

师:有意思。\"大大的\"什么呢?加上。小小的\",再读一读。

(生加上反复读)

师:说说\"小小的\"中间有什么\"大大的\"?

生:小小的邮票,大大的空间。

生:小小的邮票,重重的离愁。

生:小小的邮票,深深的思念。

生:小小的邮票,长长的距离。

师:小小的邮票,如那小小的蚱蜢舟--

生:载不动许多愁。

师:对了,邮票越小,离愁越多越沉越深。这实际上是诗人一种痕迹不露的情绪暗示吧。再来读,读出你们感觉到的小与大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奇\"与\"平\"

师:我年年回老家去给妈妈扫墓,我妈妈的墓并不高大,但是我每次站在妈妈墓前,心里头总会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如果我来写诗歌,我只能写\"思念是一座高大的坟墓\"。老师和余光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大家评一评谁写得更好呢?

生:诗人的\"一方矮矮的坟墓\"和王老师的\"一座高高的坟墓\"都写得好,虽然不一样,但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情感。

师:谢谢你的肯定。我们的情感相同在哪里呢?

生:都很苦闷。

师:那我们的表达为什么却恰好相反呢?

生:您站在高大的坟墓面前,您就很渺小。您的母亲睡在高大的坟墓里面。会很孤独。

师:很好。高大的坟墓衬托出了--

生:王老师的孤单。

师:是的,母亲在坟墓里边那样孤独,而女儿在坟墓外边同样孤单。当时我就是这样的感觉。另外,坟墓那么高大,似乎--

生:您和母亲的距离就更遥远了。

师:对,每年,就是这种孤单和遥远让我每一次扫墓的时候都泪如雨下。而余光中呢,那\"一方矮矮的坟墓\"又暗示了一些什么感情呢?

生:\"一方\"的意思就是小,母亲睡在那么小的坟墓中,会不会很逼仄,不舒服?

生:\"矮矮\"也是一样,坟墓这么小,但诗人和母亲的距离却是天人相隔,那样遥远。这些词语表达出了诗人的心痛。

生:\"矮矮\"也表达出了诗人情绪上的极端压抑。

师:其实第四节中的\"浅浅\"的运用也是一样的。换个人,他写的诗歌就可能是\"乡愁是一湾深深的海峡\",没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海峡本来就是深的,不可能浅,浅只是诗人的一种错觉。

生:不是错觉,是希望,希望那海峡浅一些,再浅一些。

生:我认为这个\"浅浅\",比\"深深\"表达的感情更为厚重。海峡虽浅,但是台湾和大陆却不能团聚,这和那\"矮矮的坟墓\"表达的无奈和痛心是一样的。

师:非常好。同学们用个性化的语言解读着诗人个性化的感受。这就是真正地读诗了。那我们来读吧,读出这两节诗中沉沉的压抑和绵长的叹息。

(生反复读这两小节)

[以前讲《乡愁》,探讨得多的是\"浅浅\"的含义,没有想到这次却在\"矮矮\"上做出了一些文章。有些意思。]

五、\"直\"与\"曲\"

生:我发现这四节诗有一个不和谐的地方。第一节的开头是\"小时候\",第二节是\"长大后\",可是第三节开头变成了\"后来啊\",第四节又变成了\"而现在\",诗人为什么不一直保持一样的语言形式呢?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变呢?

生:第三节这样开头\"中年后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第四节这样开头\"老年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小时候\"到\"长大后\"到\"中年后\"再到\"老年后\",这样形式上不是更整齐吗?

师:你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孩子,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那么,按照你的改法,我们来读一读,大家体会一下看行不行?(生读)

生:我觉得把\"后来啊\"改成\"中年后\"不好,\"后来啊\",有点像讲故事那种味道,娓娓道来,让人觉得亲切。

生:一个\"啊\"字,给了我一种时间很久远的感觉,好像作者长长的一生就在这\"啊\"字中了。而\"中年后\"比较死板,没有那种一声叹息的沉重感。

生:\"后来啊\"还给人一种联想,母亲的去世带给诗人的惆怅一直延续到今天,延续到此刻,还会延续到未来。总之,我觉得\"后来\"是一个时间不确定的词语,这会让人联想到作者一生的坎坷,这就使全诗更有了一种沧桑感。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几个词语用得好,\"娓娓道来\"\"一声叹息\"\"不确定\"\"沧桑\",这表明大家对这个\"后来啊\"的体会比较深刻。\"而现在\"你们怎么看?

生:我觉得\"而现在\"好像一下子就把什么东西定格了。

生:我的感觉是\"后来啊\",把人的情绪和思维拉得很远很远了,突然在最后一节来一个\"而现在\",思路也就突然凝固了。

师:你们的感觉很有意思。到底是什么突然定格突然凝固了?需要定格和凝固吗?

生:最后一节是情绪的高潮,需要定格,需要凝固。

生:如果说\"后来啊\"把情感拉得很长很长了,最后一节猛一用\"而现在\"一收,就把诗人最深的一种乡愁--祖国情民族恨推到了读者面前。

师:你的意思是这就像电影中的--

生:大特写。

生:而如果用\"老年后\",因为语言形式和前边完全一样没有变化,那么情感也就是一根直线,没有形成起伏,这也就不能凸现全诗情感的高潮。

师:大家的意思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变幻了形式出现的时间词语,一起连缀成了一根变化有致的情感线索,它牵引着读者去体会诗人坎坷的一生和复杂的思绪。因为语言形式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就呈现出了跌宕之势,诗人感情的高潮就被\"宕\"出来了,就被烘托出来了。非常佩服大家很有个性的解读。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诵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出情绪的跌宕和高潮。(生齐读)

精彩来于细读

陈旭华

这是一堂相当精彩的诗歌教学实录。

教师紧紧抓住诗歌意象与语言这两个核心要素,通过对比品味,引领学生体悟这首诗歌的深刻与厚重,读出了诗情,读出了新意,更是读出了\"语文\"。

整堂课,王老师紧紧抓住\"体悟\"与\"诵读\"两个环节。促进师生互动,共同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正是因为有了师生对文本的深入细读,才有了对文本的深层的\"发现\"。

例如\"‘轻\'与‘重\'\"这一环节,学生的发现可以说让人惊叹,能从\"这头那头,里头外头\"中的一个\"头\"字,品出一种遥远与厚重。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言:\"文本细读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在\"‘新\'与‘旧\'\"的环节中,王老师请学生选择比较新奇的意象来写《乡愁》,学生选择了\"电话\"\"e-mail\"\"天气预报\"等。这些意象的选取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发现,对自我的发现,尤其是\"天气预报\"这一意象,初看令人愕然,细细一品。发现颇为耐人寻味,可能比其他几个意象有着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为丰富的意蕴。

总之,诗歌教学,必须通过文本语言深入诗的灵魂,在教学中最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活动。一旦学生的感情体验被激发,想象空间被扩展。教学就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

《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7期

《乡愁》课堂实录

上课班级:丽水市莲都外国语学校九(8)班

执教者: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邱慧(衢州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整理者:郑建周

说明:仅凭借课堂笔记和回忆整理而成,肯定多有疏漏之处,遗憾! 《乡愁》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借助朗读,感受诗歌感情。

2、品析意象,体会诗中独特的乡愁。

教学重点:品析意象,体会诗中独特的乡愁。

课前互动:学生自我介绍

一、导入 师(相当深情):同学们,有一位台湾诗人,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他就是(声音延长,停顿)余光中。1972年的一个深夜,离开大陆二十三年已经四十岁的余光中感到回乡无望,于是仅仅20分钟,一首小诗就从她的笔端缓缓流出:(播放《思乡曲》,教师深情朗诵。朗诵完毕,全班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被深深地感动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 师:刚才在听朗诵时,同学们非常专注的眼神已经告诉老师,你们被这首诗打动了,那能不能说说你们现在的感受呢?

生1:有对祖国大陆的眷恋,对妻子的爱 生2:有对祖国的,对母亲的爱 师:感受得很好。还有吗?

生:回家无望时,对祖国的眷恋。

师:很好。同学们,余光中说过,“一首诗,如果不加以朗诵,就体会不到隐含在其中的深意。”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 生:全班朗诵。

师:现在同学们的体会会更深入些了吗?

生:在第一节中,我体会到余光中希望看到母亲,对她有恋恋不舍的情感 师:是啊。余光中在少年时只身到四川求学四年,渴望与母亲团聚。 生:在第二节当中,我读出她对新娘的眷恋。

师:不错。余光中在成婚后两年,就到美国讲学,从此生活在异国他乡。 生:我在第三节中读出了诗人悲伤的情感。

师:嗯。诗人在30岁那年,他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他,悲伤是难免的。 生:我在第四节中还读出了诗人渴望两岸同意的心情,思念家乡。

师:哦,是的。1949年,诗人离开大陆来到台湾,那年21岁,思念从此生根。从刚才同学们的感受与品析中,我们读出了诗人在诗中隐含: 思念母亲 想念妻子 怀念母亲 思念祖国 的情感。《乡愁》是很温暖的一首诗,让我再次自由朗读诗歌 生:全班都很动情地朗读

师:大家知道吗?老师发现在读的时候,这位同学读得特别认真,你来试一试好吗/ 生:读完(该生读得很不错,感情把握也到位) 师:好。请你的同桌来点评一下你的朗读 生(同桌):情感比较到位,但还不够。

师:那你能不能给她点建议,让她读得更好一些? 生:第三节应该读得慢一些,体现作者对母亲离开的愁绪

师:嗯。缓慢有些。那好,我们就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齐读这首诗,老师来起个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预备起: 生:全班齐读

师:好。乡愁本来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诗歌中仿佛触手可及。在诗人的笔下,乡愁化作了什么? 生:船票 邮票 坟墓 海峡

师:对不对?好,请坐。这位同学思维非常敏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圈出来,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生:邮票小小的 船票窄窄的 坟墓矮矮的 海峡浅浅的

师:哦,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 同学们原来她发现了这几个叠词,这四个叠词表现事物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对比朗读,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出示:PPT 乡愁是一枚邮票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那头 生:对比朗读

师:好,现在你来谈谈

生:去掉的话 ,不能体现思乡情(有待完善)

师:嗯 。你能不能把你的这种发现投到第一小节试一试 生:该生读第一小节

师:叠词虽然很小,但蕴含的情感很深厚,能衬托出愁绪的深重。哪位同学还能从其他小节也获得这样的感悟呢,也来读一读。 生:读

师:嗯,叠词很小但传递着作者的愁绪,但是不是有了这个特点就能很好地传达出这种愁绪呢?让我们再读一读。

出示:PPT 乡愁是一枚小邮票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那头 生:对比朗读

师:有读出感觉的同学,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 生:小小的 (生拉长声音读着)

师:这是叠词,那么从朗读的角度看呢 生:感觉把声音拉长了

师:其实就是把愁绪拉长了。诗中的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 其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读出绵长的 深重的愁绪 生:全班齐读

师:语速如果再缓慢一些,这种愁绪就表现地更充分了。同学们再来看看,这四种具体的形象还有什么共同点呢?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能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吗?来,这位男同学,你特别勇敢。

生:邮票比船票更小,可以看出他的愁绪一点点在增加。 生2:邮票寄托了对母亲深厚的感情

师:也就是它们都寄予了作者深厚的情感,那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都和思念有关系 师:也是情感的寄托

生:邮票能表现与母亲的联系,都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 师:好 请坐。

生:通过这些来体现他渴望相聚,却又是相隔的

师:是把我和我相见的人分开了。也就是空间的这种距离,才使得作者笔下的乡愁能够真切的存在着。端详着邮票,诗人也许会这样想:

【出示例子】:这一枚小小的邮票啊,你是飘过了多么漫长的距离,承载了多么丰厚的思念,才来到了我的身边。看到你,就想起了万水千山的母亲。不知她是否安康,亦不知她是否又添白发?更不知何时,这枚小小的邮票才能带着我的思念回母亲的手里„„此夜,月光如水,那么,当诗人手执船票,跪在坟前,遥望海峡,内心涌起的又是怎样的情感呢?请从

二、

三、四小节中任选一节,写一些。(缓缓播放《思乡曲》) 生:学生认真交流

师:同学们,课堂的宁静是美好的,因为此时我们都在聆听诗人的内心心曲。但现在老师要打破这宁静,请同学们把你的感悟朗读给同学们听。

生:第三节,通过冰冷的身躯感受到生与死的距离„„(该生写得很不错)

师:生与死的距离给乡愁打了个死结,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感受诗人内心颤抖。(全班齐读) 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师:是啊,海峡是浅浅的,但也成了无法跨越的天堑。你感受到了吗?请你转身,你可以把眼前当作海峡,身后当作台湾,当你看到大陆是,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你有怎样的感情?请你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第四小节给抒发出来。 生:深情朗读

师:好。这是余光中感慨万千的愁结啊,让我们也把这种感慨万千的愁结投到第四节,一起诵读一下。 生:齐读 师: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屏幕显示:意象变色),四种具体形象的背后都与分离造成的空间距离,每一个小节都是余光中生命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那么诗歌四小节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生:不能

师:说说原因

生:它们情感是步步增加的

师:那你和大家说说是怎样变强的?

生:有时间顺序,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生一世的的愁绪。

师:从生离到死别,比人都说“死别”是人生中情感的至高点,在本诗中这是至高点吗?

生:还没有达到。应该是第四小节才达到。自己与生养自己的祖国分离才是最痛的。 师:同学们不仅读出了时间的距离,也悟出了空间的距离。是啊,《乡愁》这首诗具有横的地域感,也有纵的历史感,纵横交错而成的十字路口现实感。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生离到死别,家愁到国愁的情感升华。 生:全班包含感情地齐读

师:这位同学刚才读得特别投入,请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女生十分动情地朗读(台下掌声响起来)

师:场内的掌声告诉你,你刚才读得非常好,但老师告诉你,你其实还可以读得更好的。余光中说,乡愁如果只有距离,没有沧桑,是单薄的。你能从诗歌中读出沧桑吗?请再细细地读一读课文(示意坐下) 生:自由交谈 师:好 你来

生:时间在退役,但是想说的话却只能说给坟墓听,因为海峡的相隔,有家却不能回

师:嗯。可能从诗歌本身我们很难读懂余光中的沧桑。1949年,近两百万人突然间被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台湾。更没想到,这一区,他们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无论心中有多少大陆的记忆。从此,咫尺天涯,他们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称为“无根的一代”„„我们来看屏幕上的材料。

出示:龙应台,„„别人问我来自哪里,我总是坚定地告诉别人我来自台湾,但我一句湖南话也不会讲,碰到老乡,脱口而出的还是外语,这种痛谁知道。

于大佑《望大陆》+采访视频

师:老兵心中的呼唤相信你会感受到。其实余光中心中也有这种“无根之痛”。于是,当他遥望海峡时,他包含沧桑地感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就是余光中作为“无根一代”的沧桑。唯有读到了这种沧桑,才能更好读懂乡愁。齐读本诗,读出这种沧桑。 生:齐读

师:余光中的乡愁果然不仅有距离,还有沧桑,这首乡愁诗之所以如此流传,正因为它不仅写出了余光中个人的乡愁,更在于它写出了一代无根漂泊者的思乡梦。(板书)

板书:

距离

无根漂泊者的思乡梦

沧桑

余光中《乡愁》教学实录

乡愁公开课实录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乡愁教学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乡愁》精品实录

《乡愁》教学反思

《乡愁》教学案例

乡愁教学反思

乡愁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实录.doc》
乡愁教学实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