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于开发

2020-03-03 08:17: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旅游资源与开发

1、旅游资源: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

可成为旅游资源。

2、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

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3、地文景观:在长期地质作用和地理过程中形成,并在地表面或浅地表存留下来的各种景观。或指地球内、外引力

综合作用于地球岩石圈而形成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称。

4、人类活动类旅游景观

5、旅游资源评价: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及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某种方法,

对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以及其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判和鉴定的过程。

6、中国园林景观的主要构景原则和主要造景手法

(1)构景原则:①贵在自然,即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园林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②重在曲折,在建筑设计,布局上,尽量避免对称;在水体处理上,注意岸堤的曲折变化;在空间

分割上,要注意到园林空间分隔则深,畅则浅,越分隔,变化越大。

③精在特色,即园林要有个性。

(2)造景手法:①主景与配景,通过主景升高,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焦点、动势向心、空间构图的重点的手段来突

出主景。

②前景、中景、背景、全景,加深景观的层次感。

③借景,包括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因地而借。

④对景和分景,前者是指凡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分景是指园林宜含蓄有致,不可一

览无余,同时分景可分为障景与隔景。

⑤框景、夹景、漏景、添景

⑥点景,抓住园林中某一景观的特点及空间环境的景象,再结合文化艺术的要求,进行高度概括,

点出景色的精华。

7、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目的:①规划的目的 ②开发的目的 ③管理的目的

(2)原则:①客观实际的原则 ②全面系统的原则 ③符合科学的原则 ④效益估算的原则 ⑤高度概括的原则 ⑥力

求定量的原则

8、旅游好客性建设可采取的措施

9、我国特色饮食的构成要素与特点

(1)构成要素:色、香、味、形、质、意。

(2)特点:①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种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

在饮食上就形成了许多风味。

②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

③讲究美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

④注重情趣。不仅对色香味有严格要求,还对其命名、品尝方式等有一定的要求。

⑤食医结合。即与医疗保健有密切联系,理由食材的药用价值,做成佳肴,从而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

的作用

10、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充分考虑旅游与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并能够造福于后代子孙的一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其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感受和体验,提高旅游目的地人民生活质量,并切实维护了旅游者和旅游地人民共同依赖的环境质量。

11、旅游资源的特点

①广泛性和多样性,由旅游者社会组成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多样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千差万别的旅游需求所决定。

②吸引力的定向性,任何一项旅游资源都不是广普性的,都只对某些旅游者有吸引力,吸引某些旅游市场,而不是 对全部旅游市场都具有同样大的吸引力。

③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在不同地理环境与社会背景的作用下,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④不可移动性,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具有地理上的不可移动性,因此这些旅游资源具有了被该地垄断 的特点。有些资源虽然可以被复制或模仿,但由于脱离了当地的环境和历史,从而失去了意义和魅力。

⑤易损性,若开发利用保护不当,是很容易遭到破坏的。

⑥季节性和时限性,某些旅游资源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性,有些自然景观只有在特定的季节和时间内才有。

12、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①完整的木架构体系,由于取材方便,加工容易,灵活性强,抗震性强,中国古建筑热衷于土木结构。

②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群”: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

③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受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 宗法意识影响,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布局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进行设计建造。且以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构成的古代建筑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④美丽动人的构件造型,

⑤装饰色彩与等级的紧密结合,色彩的使用与主人的身份相契合,且惯用大面积的原色。

⑥三段式的外观特征,即台基,屋身、屋顶。

13、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趋势

①园林的生成时期(前11世纪—公元220年),相当于殷商秦汉时期,中国园林作为风景式园林的特点已经具备,不过尚处于比较原始,粗放的状态。

②园林的转型时期(220—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期的园林从单纯的模仿自然发展到艺术的加工,形成了我国园林注重自然美的挖掘和景观构造艺术的传统特色,奠定了今后园林发展的主旋律。同时私家园林在寄情山水的社会风尚中异军突起,是该时期园林的主脉。

③园林的全盛时期(589—960年),隋唐时期,全盛时期的皇家园林,“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私家园林的艺术性有所升华,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门派类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④园林的成熟时期,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这一时期风景式园林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完全定型,造园艺术和技术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最高水平,而且逐渐形成了地方风格。明清园林中私家园林以江南地区的宅院的水平最高,皇家园林是清代北方园林建筑主流。

14、水域风光的景观特征

①形态多样,广泛存在。②类型丰富,多现奇景。③区域特色,差异明显。④水体景观,构景要素。

15、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6、旅游资源承载力的认识

①旅游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一定生态环境质量下,旅游资源能够支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或限度。

②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承载力,基本上是由旅游资源量的承载力、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旅游资源的防御能力组成。③旅游区旅游资源承载力分析关系到旅游区环境、人口、旅游经济发展规模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旅游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统一和成熟的方法。设想的解决方法大致有三类:综合指标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动态模拟递推算法。

17、旅游资源的恢复与修复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复习提纲

旅游资源与开发

中国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宜春开发旅游资源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

校园旅游资源开发

中原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复习题

《旅游资源于开发.doc》
旅游资源于开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