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培训理论

2020-03-04 01:26: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十部分:五大领域教育理论

一、日常生活教育

A、日常生活教育内容

(1) 基本运动

大运动(跑、跳、爬、钻……)

小运动(抓、倒、压、挤、舀……)

(2) 社会行为

打招呼 致谢 应答方式 道歉……

(3) 对自己的照顾

穿脱衣服 系鞋带 吃饭……

(4) 对环境的关心

先学会照顾自己再照顾小动物 植物 打扫环境 ……

B、日常生活教育目标

1、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培养幼儿独立性 自主性 注力 手眼协调能力及自信心

3、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使用礼貌用语

4、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5、培养幼儿自控能力(情感、行为)

6、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和情感

7、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8、培养幼儿交往与合作意识

9、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

活。

感官教育(中心)

A、感官教育理论

感官教育是经由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外界刺激传递给大脑,此信息由大脑传递给感觉器官,是孩子产生知觉,发展他的观念及思想,理解事物方面的能力。

感觉教育是帮助儿童从感觉的概念形成至认知的发展。

B、感官教育的内容:

视觉教育 听觉教育 嗅觉教育 味觉教育 触觉教育及外界刺激的反应

C、感官教育的目的

1、

2、

3、

4、认识物性(物体的特性:冷的热的 软的 硬的…..) 发展感官知觉促进感官的敏感性耳聪目明 帮助概念的形成 先认识再通过感觉得知并理解 训练幼儿辨别能力 观察能力 分类能力 比较能力 培养幼儿专

注力

5、

6、

7、建立逻辑思考能力的基础,建立几何图形意识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 专心 独立 有秩序感 并为读写算做准备

D、感官教学原则

1、

2、

3、

4、

5、

6、励小组教学或个别教育 教具的排列从大到小 教具示范是以幼儿视线为主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介绍教具时应操作最强烈的对比 采用配对 分类 序列操作方法 所有学习名称的工作,全部纳入三阶段教学法

命名辨别发音

7、

教师的语言精简 客观 不能加入自己的观念 正确引导孩子

8、

9、幼儿要熟悉基本操作后,才能进行延伸变化 留给孩子自由变化的空间

10、教具的供应要有限制性,一次只拿一种

目的:学会爱护教具 学会等待 激发学习兴趣

E、感官教育的特征

1、

2、

3、

4、

5、

6、孤立性独成为一个领域 错误控制自我纠正错误 吸引力教具全部是木制的 重量感 序列性教具设计上 由简单到复杂 适合幼儿的尺寸现在也被传统教学所吸收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

A、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是一连串的逻辑性的思考与串联,经过比较,归类,归纳出其相关性,并借以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答案,重点在思考的方式与过程上。

蒙氏数学方法是提供给幼儿如何接触数学,练习思考,归纳结果的途径。

(人的本性是属于数学的)

蒙氏数学的本质

最重要的是秩序与准确,因为它一定的排列方式与展现的最精确的结果。这种特征至始至终在我们环境中体现出来,把数学建立在日常生活中,让数学成为生活中可接触的一部分,并用靓丽诱人的实物让孩子产生数的概念,再把数学的兴趣培养起来,把数和算的思考融入到家庭中,让幼儿不知不觉的养成具体的清晰的数的思考方式。

蒙氏还认为要为一连串的数学思考模式,先把数学的内在进行组合与排列。

B、蒙氏数学特征

1、以感官为基础的

2、由具体导入的

3、重视数字、数名、数量三者结合的关系

4、采用三阶段教学方式

5、采用阿拉伯数字统一字体

6、重视“0”的概念

7、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位数的名称

个位——绿色; 十位——蓝色;百位——红色

8、利用订正板代替教具中错误控制的设计

9、课程有一定的流程,自成一体系。

C、蒙氏数学教育总目的

1、要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

2、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

3、进行万以内加减乘除运算(最大数不能到万)

4、学习空间与时间的概念

5、学习守恒定律

蒙氏理论

蒙氏理论

蒙氏理论

蒙氏教育理论

蒙氏感官教育理论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

蒙氏培训心得

蒙氏教师资格培训

蒙氏培训心得体会

蒙氏培训心得

《蒙氏培训理论.doc》
蒙氏培训理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