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

2020-03-03 20:33: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

在肥城市长山街北段,矗立着一座传承中华文化艺术的乐园,这就是山东省肥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肥城师范附属小学1995年建校招生,现有58个教学班,学生近3500余人,教职工160人,其中艺术教育专兼职教师30余人。有大学以上学历97人,省级荣誉获得者5人,泰安市级荣誉获得者19人。 第一篇章:优秀传承文化教育理念及办学思想

师范附小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特长培养,以“感恩、诚信、笃学、善思”为校训,以“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为学校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近年来,师范附小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市素质教育精神,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总抓手。大力加强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落实艺术教育教学常规,搞好“五环跟进”艺体校本研修,增强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力求在规范管理上见实效,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把学校建设成艺术教育殿堂,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篇章:优秀传承文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一、师范附小注重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努力打造特色楼道文化,做到步步有景,处处育人,力争让学校成为蓓蕾绽放的花园。校园墙壁上的中外经典名著配画简介,引领学生走进“读经典名著,铸中华魂魄”的境界;《童话王国》长廊、《三字经》长廊、《朱子家训》长廊、《千字文》长廊把学生带进了品读经典的世界,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潜移

默化中思想品格得到提升,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穿越千年画卷,探寻民族根基”,班级内张贴的历代名人书画,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美的熏陶。

第三篇章:优秀传承文化教育常规管理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构建传承教育教学体系,学校建立了《师范附小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育工作规程》,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订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有效的促进优秀传承文化教育实施。

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1、师范附小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全、开足、开好音乐、美术课程,开课率达到100%。

2、学校积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纳入校本课程建设。在历时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把春联文化、年画艺术、剪纸艺术、泥塑研究编写成校本课程,并结集成册、装帧印刷。现在,师范附小的《年文化研究》已被评为泰安市优秀校本课程二等奖,《生肖文化》被评为肥城市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 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优秀文化传承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艺术教师进行培训。音美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从网络视频上学习腰鼓、葫芦丝的演奏、春联的书写、年画的制作、民间剪纸的技巧;同时聘请民间艺人、文化名人到校开展艺术讲座,担当校外辅导教师。此外,老师们还主动到文化馆、博物馆、公园、民间等具有优秀文化传统优势的地方走访、参观、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老师们发表各级各类论文百余篇,多名美术教师获泰安市教师技能大赛一二等奖,其中张健老师获山东

省一等奖。

艺术教育“五环跟进”校本研修活动

为了提高优秀文化传承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学校充分发挥骨干艺术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实施五环跟进校本研修制度。即:①课前交流②示范先行③课后研讨④调整跟进⑤总结提升。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先后有11人获肥城市优质课一等奖,7人获得者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5人获泰安市教学能手称号。 第四篇章:优秀传承文化教育项目

优秀文化传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学校开展了“以优秀文化传承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学校先后成立了春联文化、剪纸艺术、年画研究、泥塑艺术、蛋壳画、中国结制作等多个文化艺术传承小组,并要求各小组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备课、有练习、有跟踪辅导、有比赛评估。在此基础上,扩大了艺术兴趣小组规模,组建了腰鼓队、葫芦丝、剪纸社、泥塑吧、年画屋、中国结艺馆等社团组织。这些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各级领导一致好评,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1、春联文化: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学校春联文化兴趣小组通过研究春联的来历起源、书写格式、书法练习、张贴形式,已经对春联书写、创作得心应手。每到春节,师范附小的孩子们常常会把自己书写的春联贴在家里,送给邻居亲朋,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起到积极宣传作用。

2、国画艺术: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学校国画兴趣小组活动

要求学生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国画兴趣小组创作的国画作品参加了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的作品展览在学校的楼道、教室,对传承国画艺术、宣传素质教育成果、烘托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3、剪纸艺术:剪纸兴趣小组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内容涉及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学生把生肖剪纸、窗花作品、福娃张贴在教室窗户上,对美化教师、营造班级文化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4、泥塑艺术: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师范附小地处城乡结合部,有着丰富的黏土资源,泥塑兴趣小组以黏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静物为主进行创作。他们的泥塑作品惟妙惟肖,夸张合理,取舍得当,富有趣味性和现实生活感。

5、中国结工艺:引导学生尝试编织中国结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在编织中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悦,而且增强了自信,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了解我国五千年多年灿烂的民族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的良好情感。

6、蛋壳画工艺:蛋壳画艺术小组主要以京剧脸谱、人物肖像、静物描绘、抽象艺术四种呈现方式。他们把平时废弃的蛋壳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宣传了低碳生活。

7、葫芦丝艺术团:葫芦丝是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成为师范附小广大小学生的最爱。葫芦丝艺术团是这些爱好者中的佼佼者。他们曾代表学校迎接过多次上级检查,参加过肥城市消夏晚会,出席过商业庆典

活动,既宣传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又为师范附小赢得了荣誉。

8、腰鼓艺术团:腰鼓队成立已有多年历史,曾多次参加肥城市中小学运动会团体操表演,荣获优秀表演奖。

9、红领巾合唱团:不论是春光明媚还是严寒酷暑,只要你走进师范附小,就能听见嘹亮的歌声。红领巾合唱团把咏诵古典诗词、传唱红色经典作为主要的排练曲目。在他们的带动下,学校掀起了唱红歌、颂祖国的热潮。

10、电子琴艺术小组:师范附小活跃着一只电子琴艺术小组,他们虽然不是使用的中国传统乐器,但是他们却用电子琴把一首首中国古典经典演奏的抑扬顿挫、舒缓流畅,令人悦耳动听、心旷神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教育,任重道远。师范附小将高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旗帜,挖掘文化底蕴,做好传承创新,让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解说词

解说词

解说词

解说词

解说词

解说词

解说词

解说词

解说词

解说词

《解说词.doc》
解说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