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教学设计

2020-03-02 07:41: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设计

声 现 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知道声音的特性及其决定因素;

3、了解声的应用和噪声的防控。 教学重点:

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知道声音的特性及其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

声音的特性及其决定因素。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习目标

二、完成知识梳理

三、教师点拨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m/s。

3、发声与振动的关系

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 ②一切振动都能发声,但不一定能被人听到。 知识点二 声音的特性【乐音三要素】

响度: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决定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音色: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知识点三 声的利用 1.声能够传递信息

例如: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用B超诊断病情、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等。

2.声能够传递能量

例如:利用次声波清洗机械、击碎结石等。 知识点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和乐音

⑴物理学中,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波形无规律。发声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乐音。波形有规律 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注意:乐音有时会变为噪声,但噪声永远不会成为乐音。

2、减弱噪声的途径:⑴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⑵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⑶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易错点分析

易错点一:区分声波和电磁波 易错点二: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 易错点三:减弱噪声适用的途径

易错点四:对“信息”和“能量”理解不透彻。

五、当堂训练

教学反思:《声现象》这章内容相对简单,重在理解与记忆。声音的传播速度中要注意强调不同的声音在同一介质、同一温度下传播速度相同。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各自的决定因素。在声现象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有关回声定位的计算,强调物理计算题与数学的区别,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

《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声现象

声现象

《声现象》的教学反思

声现象教案

声现象 教案

声现象教案

第四章声现象

第一章声现象

声现象10

《《声现象》教学设计.doc》
《声现象》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