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丧葬仪式调查

2020-03-01 18:17: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垣曲县丧葬仪式调查

忻 州 师 范 学 院

姓名:张红亮 系班:历本0802班

指导教师:赵新平

一、前言

◆调查背景:葬俗指白事,在民间因地域和民族各有其独特的风俗。所谓殡葬,\"殡\"是祭奠或悼念死者,即丧礼;\"葬\"则是安葬遗体的行为。殡葬一方面是在安置死者,另一方面又是在安排招待那些前来治丧、吊丧的人群。丧葬习俗是处理死者遗体及相关的悼念方式,是构成了人生仪礼的最后一环。死亡意味着人生旅程的终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就有开始与结束。人有生死,就有生死的文化。殡葬文化是围绕死亡事件和死亡活动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并且受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民风民俗、人情世故的影响和制约。

中华民族殡葬习俗和殡葬文化源远流长,数万年前就有了一定的丧葬形式。由于人们对图腾的崇拜,对死人的崇拜,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发展到对死人的畏惧,沿着这条线发展到“厚葬薄养”的传统习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唯心主义“占上风的一个习俗文化领域。迷信的、封建的殡葬活动,在民间仍然流行并严重地存在。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伦理观念,当亲人临终时,亲属要给他穿好衣服,带上渡河线、买路线,如同给出远门的亲人整理行装一样。安葬之后,每逢节日、诞辰,亲属要上坟扫墓,焚纸送物,不仅带有点心、水果,还有巧克力、啤酒,甚至还要为死人点燃一支香烟,如此体贴周到的服务,孝子与亲友间的人情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殡葬习俗和殡葬文化是社会是社会习俗和文化的一部分。是生者为死者而建立、形成、发展起来 的习俗和文化,也是社会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它反映并长期受制于社会传统。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走向文明,为满足社会心理的需求。出现了殡葬服饰文化、公墓文化、殡仪馆建筑文化、殡葬设备和技术等等,内容非常丰富,这些新的学科分支形成殡葬文化学的学科群。

原始人对\"弃尸\"已经\"看不下去\",心中不忍。于是产生了殡葬。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达到高度清晰的产物,到文明社会,丧礼发展起来,后来变得越来越繁琐。比如,一位老人忙了一辈子,死后若不给一个\"象样的\"丧礼,不受到\"郑重\"的对待,人们总会觉得对不起死者,会认为后人\"不孝\"、死者一辈子\"不值\"等。即使是现代,如果丧事太草率,人们仍会觉得人生不完整。同时,重要人物的丧礼要格外的隆重,如为帝王筑陵墓。如果将大人物的丧事办得和小人物无差别,人们也会觉得太不应该。殡葬活动是生者筹办的、办给生者看的。告诉别人这样不会有始无终。心理需求也是人性的需求。就象吃饭、睡觉一类物质需求一样。只要不妨碍社会,就应当予以满足,

全部殡葬活动都是按照生者的生活模式而设计的,如生者的房屋称\"阳宅\",墓地则称\"阴宅\"。生者爱受人尊敬,因而人们也就百般地\"尊敬\"死者,给他们瞌头、上香。生者要吃饭,因而也就给死者上祭品等。因而,殡葬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

◆调查方法:访谈调查

◆ 调查过程:7月20日——7月31日进行查找资料,提前了解垣曲县的丧葬文化

8月1日——8月7日进行访谈调查

8月10日——8月20日进行整理资料,同时进行完成调查报告初稿 8月20日——8月25日再分析资料,并对初稿进行修改 8月26日——9月2日完成电子版并排版

二、正文

停尸

家中人在预知病人不久于人世时,就会着手筹备丧事的前期工作,会给病人置办丧服、照相等,等待病人

1 咽气过世之后家人会马上给死者洗脸、擦身、修整发须,略施化妆,并未死者穿衣袜鞋帽,此时不能哭。然后将死者移至正屋,放于门板之上,门板架于长条椅上,门板要对正门放置,同时四周不能靠住墙。(在垣曲有个习俗是活人的床不能对正门放,但是可以对着偏房或是内室的门放置,只有死人才可以正对着正房正门放置)待把死者放置好后,如果死者的脚是呈外八字撇开的话,家人就要用麻皮将死者的脚捆好,使其脚尖朝上。(在垣曲县有个说法是说,如果小孩在学走路时两脚迈不开,老人就会用刀在小孩两脚之间轻砍几下,小孩不久便会迈开步子走路,老人传言说迈不开步子的小孩是由脚被麻皮缚住的死者托生的,用刀在小孩双脚之间砍几下就是象征着把麻皮砍断)同时还要将死者的脸用苫面布(一方红布)盖住。如果死者死于非常(如死于车祸或妇女死时还怀有身孕的),则要在死者的腹部上压一古铜镜或是一犁铧以防惊尸。待到这些事宜做好之后,合家就要在灵前烧纸(俗称断气纸)并放声大哭,宣告亲人逝世。

报丧

停尸宣告亲人逝世之后,孝子要请族中长辈及村长到家中商定丧事,会决定上路、下葬时间,同时还会安排如做饭、打墓、报丧等办事的班子。一般会根据天气的冷热和死者年龄的大小来决定死者在家的停尸的天数,停尸的天数一般为三天、五天、七天或是要阴阳先生选定时间,但是停尸是“放奇不放偶”。年龄越大停尸的时间越长,现在有冰棺,所以天气的冷热已经不再是决定停尸日期长短的因素了。报丧人员以孝子的名义到死者的亲戚家中报丧后向死者生前的工作单位发出讣告,说明死者死亡的时间以及上路、下葬的时间等。亲戚要为报丧的人员做饭,至少也应该让其喝水,并且水只能是热水,切忌冷水。

灵堂等地方的设置

死者停尸的地方叫做灵堂或是灵室。灵堂的布置以白、兰、黑三色调为主,尤以白色为最。灵前会摆上一张小方桌,上面供放有灵牌、祭品、酒壶等。此外还有只插有一支香的香炉和一支蜡烛(称为长明灯,俗称水灯。香烛自点起到死者出殡前都要长明不熄)。供桌前放一个盆子供烧纸钱(冥币)用,孝子要早晚烧纸,供桌前还有一个罐子叫做“遗饭罐”,孝子要三餐食与灵前,每餐要拨少许于罐内。灵前地上铺谷草或是草席,叫做“跪苫”。

死者家中要在大小门上都贴白色对联,大门上要插“门栓”(俗称门幡),即用柳木棍上挑着白麻纸剪得纸絮,用纸的数量要依死者的年龄定,一岁用一张纸,但是通常纸的数量要多余死者的年龄数,但是绝对不能少。

死者及孝子的装束

由于死者很快就会僵硬,所以家人要在死者过世后立即为死者穿戴好丧服,男性的丧服要经过外祖家的认可,女性的要经过娘家的认可。死者丧服上衣一般为

三、

五、七件不等,但是多为五件。男式上衣从内到外依次为衬衣、棉袄、二袄、马褂、袍;女式上衣从内到外依次为衬衣、棉袄、夹袄、马褂、骑袍。男式下衣由内到外依次为衬裤、棉裤;女式下衣较男式的下衣多外面的贴剪纸花的百褾布裙但是现在多为绸缎裤子。男性一般头戴瓢帽(类似于西瓜瓢),脚穿普通棉鞋。女性一般梳盘头,脚穿普通棉鞋,还多戴首饰。

孝子一般为死者的儿女、媳妇、女婿、侄子(女)、外甥(女)、孙子(女)等。戴孝有轻重之分,五服之外的侄孙不戴孝。孝子皆头勒五尺白布(俗称孝礼布,儿女的孝礼布更长为七尺),孝礼布后面要打一个结,表示要断绝这种丧事;同时孝子要手执孝礼棍(用白麻纸缠绕的柳木棍),儿女要身系麻辫(俗称“孝索“),孝索从腰前向后缠绕,在背后打结,打结后的麻辫要长垂及地,父母尚有一位健在的,系一条孝索,父母双亡的要系两条。如果是还没有过门的儿媳妇和没有正式结婚的女婿则只用戴孝,不穿白衣服。

吊唁和迎亲

当得知死者过世之后,村舍男女老少都要前去吊唁死者、安慰死者家人,孝子要在灵前向前来吊唁者叩头

2 答礼致谢,男孝子只用只要叩头即可,女孝子则要拉住吊唁者的衣角长哭并叩头致谢。

一般的亲戚是在死者上路的当天(出殡的前一天)到达死者的家中祭拜,但是较亲近的亲戚提前到死者家中祭拜帮助。但是在死者上路当天除本家孝子(儿子、侄子女、孙子女)约定的时间到死者的村寨前集合。然后由孝子到村寨前去迎接亲戚,要一批一批的迎接。迎接的时候,吹手要跟着,并且边吹边走,迎到家中后,孝子要和亲戚在灵前哭一通,然后全部离开灵柩。亲戚要休息,孝子还要到村口迎接下一拨的亲戚。迎接的顺序,迎接时,死者为男则要先迎接其外族家的,女的则要先迎接其娘家,然后就是迎接女儿、侄女、外甥们。等到最后时,不重要的亲戚可以一起迎回家中。

敛裹、家祭、上路

再上路当晚,办事人要用孝礼布从死者的背部、臀部和腿部穿过,把死者吊起,放入棺材。再放入棺材之前,棺材之内裱麻纸,撒灰土、棉花籽、柏枝,铺入五尺面、六尺表的黄色褥子。将死者放入棺材后,在头下要放山形枕头,耳朵下放耳枕,头两侧分别放置一鸡形枕。然后盖上被子,所有的被子都是亲戚带来表、里,主家配备棉花装好的。盖被子时,女的先盖娘家的,男的先盖外祖家的,最后一个都是盖女儿的。其他的则按亲戚的远近来盖。第一个被子要把死者的头蒙住,其他的则要依次盖上,要形成一个梯形的斜坡。被子要盖单不盖双。然后要在死者的嘴里放上“口含钱”,手中要放纸钱、死者生前喜欢的东西、柳条、桑树条、桃树条等东西。然后就盖上棺材的盖子,但是要露着一个缝隙。

上路当晚,院子里要摆上供桌陈列祭品,祭品除了死者家中准备的外,还有女儿、外甥的等人的,祭品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大,供桌也要摆上好几桌。供桌最前面的中央要摆上鼻子插有葱的猪头,其他的东西以馒头为多。然后进行家祭,礼事人高声长歌,孝子、宾客按照所歌纷纷下拜,一般行三跪九拜叩首或是四跪八拜之礼。中间会穿插一些小活动,如读祭文等。

入殓后才是“上路”,要为死者糊1匹马,扎一顶轿子让阴阳先生写一张“路引”,到村口。孝子是男去女不去,12岁以下的也不去,上路时,礼事人持香一把,绕棺材一圈而行,后面跟着孝子、亲戚,任何人不能停留灵前以便死者“出魂”。礼事人沿路插香,遇十字路口和丁字形路口必须插香,叫做“引香”,到离家百步之遥的较大的路口后,孝子要叩头祭拜,吹手奏乐。礼事人一口气读完三遍“行路引文”(即“路引”),孝子烧掉纸人、纸轿子、纸马,并泼饭,死者的儿子要说:“喝汤来,骑马来,坐轿来。”然后再叩头,按照原路返回,整个仪式中其他人不能说话,不能回头,更忌叫活着的人的名字,走了大约百步之后,孝子要大哭。当上路人回来时,女孝子要在长熄的带领下再门口烧纸叩头跪接孝子,随后再和男孝子齐哭入灵堂祭拜。

发丧、安葬

发丧即出殡,下葬的时间是由阴阳先生定,但是,垣曲县的习惯是“葬不过午”。

早上吃完饭后,烧纸祭奠然后出殡。所有的孝子亲朋,主要亲戚都要送到坟茔,有些只是送到门外。长子或是长孙扛门幡,走在孝子队列的前面。灵柩起动,要放鞭炮、摔丧瓦,抬棺材的人多少不等,要看棺材的重量以及坟茔的远近而定。有八抬、十二抬、十六抬,路远的则会安排两班人交替抬棺。

送葬时,拿花圈的走在前面,中间是孝子,后面是抬棺者和棺材。到坟茔后,孝子亲友要烧纸祭奠。然后要向抬棺者叩头致谢,随后回家。坟前只剩下抬棺者。

再用鸡扑墓后,把棺材放进墓穴,同时还会放入长明灯、发酵罐、墓志石,然后封好墓口,填墓洞,起坟堆。放上花圈,插上门幡、孝礼棍,撒五谷。

出殡之后家里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扫灵堂,同时撒五谷以避邪。大门口则要放上一盆水,在盆子上架一把刀,送殡回到家中的人都要“洗手”、“摸刀”,也是为了避邪。

七、做百日

死者安葬之后,要送三天香米茶饭(即“送魂汤”),第一天的汤出殡时带着;第二天要在傍晚时,孝子穿孝服送到半路,去时不哭,回来时要哭;第三天倒在大门口即可。

3 死者死后要过七个七,老年人过七是从死者死后的第一天算起,青年是从死的当天算起。下一个七日是从上一个七日算起,这叫做连七。实际上“一七”只是六天。每个七天都要到坟茔上祭献。隆重的时三

七、五七,亲戚要来。但是过七时逢上初

七、十

七、二十七都要挪开,以避邪。

死者死后一百天,叫做“百日”,全家和亲戚都要到坟茔前祭献,“过百日”比“过七”更加重要,也更加隆重。

新坟、周年

死者埋葬后的第一个清明节的前十天,家人和亲戚要为死者扫墓,谓之“上新坟”,比较隆重,要蒸猪头馒头或是买真的猪头来祭献。

人死后,要纪念三年,是为“过三周年”。 第一年叫“一周年”,只用贴白对联,死者牌位要用白纸写,主要的亲戚要拿祭品来祭献。 第二年叫做“二周年”,门上要贴米黄色对联,死者的牌位也要用米黄色纸来写,一般“二周年”不隆重,来的客人较少。

三周年前一天为白事,门上要贴白色对联,主家、主要亲戚都要身穿孝服,到坟茔前祭献,放声大哭。回到家后把祭品摆到供桌上,晚饭后女眷要在大门口泼汤、叩头并放声大哭,这个活动叫做“接”。三周年的当天是喜事,是“脱服日”,脱掉孝服,要穿红带绿的,死者的牌位也要换成是红纸的,门上要贴红色的对联,主家、亲戚要到坟茔前,但是不能哭。

丧葬陋习

冥婚是垣曲县丧葬中的一种陋习。冥婚俗称“阴婚”,7岁以上未婚而亡的男女,或死后男死女嫁的男子,都要找个死配偶行简单的葬礼。因为这是喜事,所以棺材要描成红色的。

丧葬事宜的改革

早在1946年1月9日的《垣曲县民主政府通令》说道“我垣虽已解放数日,但群众一般封建恶习仍旧存在。每过一节小事,糜费许多粮食,浪费很多钱财,毫无意味,为了厉行节约,为和平建设打下物质基础,凡事必须从俭朴,对于旧日嫁娶丧葬中的恶习应予废除或限制”。再关于应于废除的11条事项中关于丧葬的有4条,分别为“病故所穿之袍、褂、裙、冠、鞋、帽、首饰、破孝布、麻;病故人来往亲戚盖被子;三周年来往亲戚献食桌及大食;烧冥洋”。关于应予限制的3项事中有1条关于丧葬的是“殡葬大举铺张宴会亟应俭朴素”。

1960年,垣曲县在胡家峪、篦子沟、东峰山等地为矿区规划了公墓。

1970年左右,一些村庄统一规划了墓区,不留坟头,在县城东沟又规划了一个公墓供客籍公职人员死后埋葬。

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垣曲县的丧葬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矿区和城区的人家大都是进行火葬。孝子也不是穿戴白色孝服,而是带黑布,或是扎白“孝“字于胳膊上。

附:

路引单(例式)

灵宝大师,城隍土地祠,给发路引事

4 今照得山西省垣曲县*乡*村善男***(或信女***)在家因病身故,今往泰安神州公干(女写进香)。随身携带人夫、马匹、行李俱全,凡遇天津渡口,残神恶鬼,检票放行,不得阻挡,须至路引者遵。

计开:

白马一匹,黄金万两 黑轿一顶,轿夫四名 金银首饰,衣物若干

牵马引路人****** *年*月*日*发**之人收执

(注:本路引单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现在写的路引是在这个路引的基础之上进行修改而成的,内容、形式和此路引大致相似。

丧葬禁忌

停尸期间,忌猫靠近尸体,以免惊尸、诈尸

为死者穿衣、入殓,忌哭

为死者送魂上路,忌回头、忌叫活着的人的姓名

死者在外地死后,如果葬回家乡,忌棺材或尸体进村,进家

忌孕妇死后怀胎而葬,且不能入老坟,怕“墓里生子,成精吃人”,怕破坏坟地

忌非正常死、凶死者入老坟 出殡忌棺材中途落地 忌有丧未殡,忌到邻家 忌坟头在柳树,忌坟头草

丧葬仪式主持人主持词

佛教徒应如何举行丧葬仪式

宿松丧葬仪式超度经文节选

关于垣曲县的节能减排工作的调查

武鸣县壮族丧葬习俗民间调查

丧葬仪式与村落关系的构建

垣曲县农村信用社股金报告

垣曲县民政局积极开展自查自纠

丧葬文化

丧葬礼仪

《垣曲县丧葬仪式调查.doc》
垣曲县丧葬仪式调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