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

2020-03-02 03:26: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2家规祖训

1、乾坤广大,繁荣新隆;勋业光辉,照耀祖宗;志谋高强,超群达众;邦国丰富,勤亦元玄。

2、宗谱记载,周氏族人恪守祖训,耕读传家,守分睦邻,对于地方义举,莫不踊跃向前。 3周氏字辈

河南周姓族谱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张店镇牛三门村周庄)周氏字牌辈序: 机 奎 濂 树 炳 城 锡 永 松 焕 培 铭 源 本 熙 桃 钊 淮 桥 照

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字辈: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氏字辈:缵绪成德,经世安邦,家修朝献,万奕其昌。 湖南益阳汾湖周氏字辈:志肇宏昭列,时旺玉堂轩,国字必尚义,言方定泽之。

1 湖南湘潭周氏老派语:顺良廉正纪,德重胜临卿,传名敷万国,允代振家声。旧派语:大启昌期远,宏开福祚长,诗书承世泽,忠厚迪前光。新派语:创业恩先哲,守成在后贤,谟猷贻奕叶,科第庆绵聊。

湖南资江周氏政毅族老派语:政承嗣朝,尚国允兴,邦文昌皆,显达升廷。政庄族老派语:政承嗣朝,尚国永兴,邦文昌开,世运绍述。新派语:原起均姬胄,后来锡祚膺,莲香盈宇宙,味厚合缁渑,道学渊源达,图书德泽宏,萧韶欣并奏,衽席庆同登。

沙塘周氏老派语:应添益思,永尚万世,继承宗伯,亿兆大时。新派语:与元开达,懋哲芳能,希贤克绍,美德光前,允惠嘉显,才彦瑷英,辅翼鸿骏,纲纪文明。

双贤堂周氏老班行:昌梦代玉培,锡渑以焕祖,思仲廷万大,宗启世文光。新班次:荣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自人全,谟烈由今绍,功勋藉前传,家乖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益阳周氏老派语:典雅思从,维治学文。续派:学文高尚志,习武建熏猷。新派语:德立家之本,名扬士以贤,诗书庭有训,忠厚世其传。

汝南堂周氏字辈:道启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学慎修为,发荣良有以。原派语:必子尚一,士孔世维,令文宗正,永思志伟。

北文堂周氏创立派行:存伯念思大,惟济显宗方,万年常镇世,国泰永安康。续立派行:英才逢景连,良士应时昌,文经聊武纬,耀祖辅朝纲,忠孝传家远,诗书衍庆长,后人资积累,历久愈荣光。

敦睦堂周氏新订派语:世兴锡本,立业敦诚,远昭祖泽,大振家声,贤能应连,忠孝余英,永聊宗谊,代会隆平。

至德堂金江周氏派行:文邦思有道,学士重才良,本化成家政,高明照国光,谦和常锡庆,敦叙自申祥,景连逢时泰,培之佑万方。

湖北宜昌周氏字辈(系官庄周氏祠堂):文光开太运,富贵永长春,祖宗培德厚,志士学业兴,家和祥瑞照,国玉贤良真,世作天庭府,君臣化育仁。 4郡望堂号

郡望

汝南郡 汉时臵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 郡 汉时臵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 西汉时臵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周震。

浔阳郡 治所在今江西浔阳 临川郡 治所在今江西南城。

庐江郡 治所在今安徽庐江西南。 泰山郡 治所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淮南郡 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 永安郡 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光山西)。 河间郡 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 临汝郡 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 华阴郡 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

河东郡 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清河郡 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江陵郡 治所在江陵县(今属湖北)。

2 长安郡 治所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河南郡 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昭州郡 治所在今广西平乐西。 武功郡 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以东。 堂号 细柳堂

汉文帝六年冬,匈奴六万兵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传报,营兵却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只好交出天子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

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酷爱莲花,把莲花比成君子,夸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艳。

其它堂号

郡望堂号:汝南、沛郡、陈留、浔阳、临川、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间、临汝、华阴、河东、清河、江陵、长安、河南、昭州。

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叙伦、笃祐等。 5周姓起源

始祖:后稷

起源主要有四:

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有大将周昌,商代有太史周任,两人后代均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境)、浔阳(今属江西)、临川(今属江西)、陈留(今属河南)、沛国(今河南、安徽、江苏境)、泰山(今属山东)、河南(今属河南)等地。

出自姬姓,始祖后稷。后稷母亲为姜螈,父亲为帝喾。西周初年人们就把后稷奉为周族的始祖,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到文王姬昌时,以国为氏。周姓主源另有一说,即东周时期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率军协助周桓王讨伐郑国。后周王朝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周公黑肩卷入其中被杀,后辈子孙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少数民族改为周姓。《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改为周氏。代北(今山西东北部)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他姓改为周姓。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五代后梁成油死后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并迁移台湾新竹。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子孙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 6周姓迁移

3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密切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大举繁衍,曾一度成为巨族。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规模发展,唐末五代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逼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唐初,有周姓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河南光州固始县周姓迁徙福建建瓯马伏为世居地,称为“马伏周家”。北宋太宗淳化二年又迁居福建崇安仙店。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河南固始周姓随宋南渡,迁至闽汀宁化(今福建宁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这支周姓,继续南迁入广东梅县。北宋灭亡时,山东、河南一带周姓,大批随宋高宗南渡长江,定居浙江,陆续分布于杭州、诸暨、绍兴、萧山等地。周姓入粤是北宋末年与南宋末年从中原南徙。如新会桥亭房周氏及沙富房周氏,原籍均在河南,分别是南宋初年随宋高宗南渡与南宋末年随宋少帝南徙的。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阳地区。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周姓在台湾主要集中在台南、台北两地,大多是由北方南迁福建和广东,再由福建、广东移居台湾的。大陆周姓移居海外,始于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主要来自大陆的福建、广东。目前周姓人口列全国第九位。 7家族网〃周氏

周(Zhōu)姓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后裔,以地名为氏。后稷在儿童时期,就善于种植农作物。帝尧推举后稷为农师,主管全国的农业。由于后稷在农业方面的特殊贡献,死后被人们尊为农神。同时也由于他的开创之功,被周姓人奉为始祖。周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一。

家族网简介

家族网是专门为华人家族提供寻根,建立家谱,管理家谱的互动社区网站。家族网汇聚了全球华人,您可以与家族人员一起编写家族历史,探讨家族名人,整理家谱,共同追溯姓氏起源。每一个家族都有辉煌的家族历史和千古流芳的家族名人,家族网通过互联网各种功能和工具,为华人家族提供家族树(在线家谱),时间轴(可依据时间编写家族史),群组(家族讨论区),个人空间,家族空间等多形式的娱乐互动应用。对此,家族网对人们和个大家族以及家谱文化做了充分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发现:姓氏、寻根、家谱依然在人们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国人叶落归根的思想和传承家族的意识是不可被磨灭的。于是,家族网决定唤醒沉睡已经的家族文化,在每个人都认为社会冷漠的时候,家族网要用亲情和文化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但让每一个人知道自己家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还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家族的人,一起分享家族了去,共同编制自己的家谱,形成多种形式的家族互动和家族帮助。

周姓百科

4 周姓百科是家族网为周氏家族成员提供的免费姓氏寻根服务,集合了图书馆、博物馆、网友等众多资料,编织了中华周氏家族的起源、迁移路线、分布图、家族史、家族景点等。 8周姓名人

周文(?-前208),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亦称周章。陈县(河南淮阳)人。习兵事,曾为项燕军“视日”。后为张楚政权将军,有将士数十万。后被秦将章邯打败,退至渑池自杀。《史记》称:“周文,陈之贤人也。”

周昌(?-前192),西汉臣。沛(江苏沛县)人。秦时为泗水卒史。秦末从刘邦起兵,任中尉,御史大夫。汉立,封汾阴侯。曾直言谏止刘邦废太子事。后为赵王如意相。如意为吕后杀害后,他托病不仕。《史记》称:“昌为人强力敢直言。”

周勃(?-前169),西汉臣。沛县(今属江苏)人。青年时以织薄曲(蚕具)为生,并常作丧事中的吹鼓手。秦末从刘邦起义,转战各地,因军功升任将军。汉朝建立,封绛侯。又从高祖平定韩王信、陈豨和卢绾的叛乱,升任太尉。厚重少文,刘邦认为可安刘氏。惠帝、吕后时,仍任太尉。吕后死,他与陈平定计,诛杀企图夺取政权的吕产、吕禄等人,迎立文帝,任右丞相,后免相就国,文帝十一年死。

周亚夫(?-前143),西汉将领。沛(江苏沛县)人。周勃子。初封条侯。后元六年(前158),匈奴犯边,他以河内守为将军、驻军细柳。文帝至细柳劳军,见其治军谨严,赞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史记》)。景帝时,为太尉。平吴楚七国之乱。任丞相。后因其子私买御物,被牵连下狱,绝食死。

周瑜(175-210),三国吴将领。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舒城)人。少与孙策为友,随策征战有功,任建威中郎将,领兵二千人。时年二十四,人称周郎。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督。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军南下,他与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大军大破操军于赤壁。后官至偏将军、南郡太守。建议孙权西取益州,北收汉中,未及实施,病卒。精于音乐,听乐,有误必知,当时谣称“曲有误,周郎顾”。

周处(?-297),西晋将领。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吴鄱阳太守周鲂子。少不修礼仪,纵情肆意,为州里所患,称为三害之一。处除三害,为百姓称赞。仕吴为无难督。吴亡,入洛阳为新平太守,累迁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氏人齐万年在关中起义,将兵镇压,战死。谥孝。著有《默语》、《风土记》、《吴书》等。

周顗(269-322),东晋臣。字伯仁,汝南安城(今河南原阳)人。安东将军周淩子。少有重名,初仕为秘书郎。司马睿镇建康,引为军谘祭酒,深得信用。司马睿即帝位,授尚书仆射、吏部尚书。性好酒,终日沉醉,时称“三日仆射”,曾因醉酒被免官。元帝末,与戴若思一起被王敦杀害,谥康。

周兴(?-691),唐酷吏。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明法律,拜尚书省都事。官至司刑少卿、秋官侍郎。垂拱以来,典掌刑狱,与来俊臣一起,陷害无辜数千人。武后临制,上疏请除李家宗正属籍。后坐事下狱,流放岭南途中被仇人杀死。

周昉,唐画家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字景玄、仲朗。曾官越州、宣州长史。工仕女,初学张营,后则小异,多写贵族妇女生活情景。衣褶劲简,容貌丰肥,色彩柔丽;并擅作佛道宗教画,创制有民族风 5 格的“水月观音”。雕塑者亦仿效,称为“周家样”。兼工肖像。亦能画鞍马、鸟兽、草木。相传《挥扇仕女》为其所作。

周文矩,五代南唐画家。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位南京市东南)人。937-942年(昇元年间),曾奉命画《南庄图》,后主李煜时,任翰林待诏。工人物,尤擅画士女,多以宫廷生活为其主要题材。风格近似唐周昉而更加纤丽,多用曲折战制笔法(简称战笔)以表现水纹。并兼画楼观、山林、泉石及佛道宗教之画。有《重屏会棋》、《明皇会棋》、《琉璃堂人物》等图,据传为他的存世作品。

周德威(?-918),五代后唐将领。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初为李克用帐中骑督,谙熟军情,勇而有谋,常从征伐,历为衙内指挥使、代州刺史、振武节度使、卢龙节度使等职。曾于柏乡之役大破梁军王景仁,又击败刘守光,平定幽州镇。用兵持重,号称后唐中兴名将。后与后梁军战于胡柳陂,阵亡。

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字茂叔,原名敦实,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历官州县,颇有政绩。熙宁元年(1068),知郴州。他博学力行,著《太极图说》,究明万物之本原,提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及“无极而太极”、“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对人性之善恶,主张以“中正”、“仁义”为立人之道,又著有《通书》。程颢、程颐皆为其弟子。后以疾求知南康军,卒于任,封汝南伯,谥元公。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浙江杭州)人。元丰初为太学生,献《汴都赋》,受神宗赏识。徽宗时,为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多创新词调。格律严谨,追求典丽,为格律派词人所宗,被誉为“词家之冠”。内容多写闺情、羁旅、咏物。为北宋婉约派代表作家。有《片玉集》。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宣城(今属安徽)人,字少隐,号竹坡居士。绍兴进士。历枢密院编修官、出知兴国军。谄附秦桧,为时论所鄙。工诗词,讲究格律句法,而无江西派生硬之弊。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词》、《竹坡诗话》。

周必大(1126-1204),南宋臣。字子充、弘道,号平园老叟,祖籍郑州管城(河南),徙庐陵(江西吉安)。绍兴进士。权给事中,“缴驳不避权幸”。淳熙十四年(1187)拜右相。《宋史》称其“纯笃忠厚,能以善道其君”。著《玉堂类稿》。

周去非,南宋地理学家。字直夫,温州永嘉(浙江温州)人。隆兴进士。入仕为桂林尉、绍兴府通判、桂林通判等。记岭南地理、风俗、古迹、经济、物产,撰成《岭外代答》。书中还记有南洋、大秦、木兰皮诸国情况。

周密(1232-1298),北宋词人。字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吴兴(浙江湖州)人。以学问渊博为宋右相马廷鸾赏识,累官丰储仓检察。宋亡,寓居杭州癸辛街瞰碧园,与王沂中、仇远等相唱和。后游历名山大川,与邓牧、谢翱等相交。著有《武林旧事》、《癸辛杂识》、《齐东野语》。诗感慨激昂,尤工乐府,编有《蜡屐集》。

周德清(1277-1365),元代音韵学家字。挺斋。元高安(今属山西)人。通音律,善乐府,兼长北曲。1324年,著成《中原音韵》一书,为中国最早曲韵著作。时称“天下正音”。另有《作词十法》。

周达观,元地理学家。字草庭。温州永嘉(属浙江)人。元贞元年(1295)随元使赴真腊(今柬埔寨)访问,至大德3年(1297)返国。据所见闻,撰成《真腊风土记》一卷。内容包括城郭宫室、风俗人情、山 6 川景物、耕种出产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共40条,记载颇翔实。书中所记之都城,即今柬埔寨吴哥窟。

周忱(1381-1453),明臣。字恂如,号双崖,江西吉水人。永乐进士。仕于文渊阁,寻擢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宣德五年(1430),以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时江南积欠赋税严重,他查因除弊,创“平籴法”。又请免赋,兴水利,储粮防灾。《明史》载其“性机警”,“有经世才”。“见利害必言”,朝廷“言无不听”。以工部尚书致仕。有《双崖集》。

周德清,元音韵学家。字挺斋,江西高安人。善音律,兼长北曲。著有《中原音韵》,为北音韵书的创始。

周顺昌(1584-1626),明臣。字景文,号蓼州,江苏吴县人。万历进士。授福州推官。天启年间任文选员外郎,署选事,清廉秉公。《明史》载其“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好为德于乡”。后辞官归家。因忤魏忠贤,被阉党诬陷入狱。苏州民众喊冤者数万。后死于狱中。有《烬余集》。

周延儒(1593-1644),明臣。宜兴(今属江苏)人,字玉绳,号挹斋。万历进士。善揣摩帝意。崇祯三年(1630),任内阁首辅。后为温体仁所排挤,于六年引疾去位。十四年,再起为首辅,起用东林人士,请停止厂卫缉事借以沽名钓誉。又与吴甡各树朋党。十六年,清军略山东,北还至近畿,他自请视师,驻通州,不敢战,而日上章奏捷,为掌锦衣卫事骆养性等揭发。帝怒,下狱令自尽。

周遇吉(?-1644),明将领。字萃庵。锦州卫(今辽宁锦州)人。行伍出身。曾任京营游击。因镇压张献忠等部起义军,升至山西总兵官。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进军山西,他守代州,战败后退到宁武。城破后被杀。

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篆刻鉴别家。字元量,号栎园,别号缄斋、栎下生、适园等。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居于金陵(今南京)。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授监察御史。降清后,在福建镇压抗清军,任户部右侍郎,历江安督粮道。精于鉴赏,好古图书字画,家有“赖古堂”、“因树屋”,藏印篆、古书、字画极富。著有《读画录》、《印人传》、《因树屋书影》、《赖古堂印谱》、《赖古堂诗文集》等。

周臣,明画家,江苏吴(今苏州)人。字舜卿,号东村,能诗、画。师陈暹,擅长山水,取法李唐、刘松年,峰峦崚嶒,山石坚凝,笔法严整,格调稳健;亦学马远、夏圭,则运笔奔放遒劲,论者以为稍乏淡远之趣。兼工人物,唐寅、仇英曾向他学画。

周之冕,明画家。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服卿,号少谷,擅画写意花鸟。家养飞禽,常详其动态,故下笔有生气。花卉多用钩花点叶法,设色鲜艳有致。所作虽不为时所重,而论者以其能采陈道夫、陆治之长,推为万历间名手。

周之琦(1782-1862),清臣。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字稚圭,号退庵。仁宗嘉庆间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广西巡抚。能词,著有《金梁梦月词》、《怀梦词》等,并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周立春(1814-1853),清末小刀会首领。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农民出身。1852年领导青浦农民抗粮斗争,旋参加上海小刀会。次年9月5日,领导农民攻克嘉定后,加入上海小刀会起义。22日,在嘉定作战时负伤被俘,遇害于苏州。

周秀英(?-1855),上海小刀会女首领。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父周立春。1852年随父参加青浦农民抗粮斗争,后又率众在白鹤江

7 重创清军,次年在小刀会领导下,与徐耀等人攻克嘉定,后因清军反扑,率起义军撤至上海,任女将军。英勇善战,坚持战斗十八个月。1855年从上海突围,在虹桥就义。

其他周姓名人有西晋江南士族首领周玘;五代将领周密;唐最早见于史籍之市舶官周庆立;明工艺家周翥;清大臣周昌,戏曲作家周乐清,象棋名手周廷梅,围棋国手周小松等。近当代周姓名人有革命家周恩来、周逸群,思想家鲁迅,军事家周士第、周子昆、周纯全、周建屏、周保中,政治家周兴、周小舟,红军将领周以粟、周维炯,工运领袖周文雍,爱国民主人士周士观,社会活动家周建人,国民党将领周至柔、周凤岐,汉奸周佛海,民族企业家周作民、周叔弢,官僚资本家周学煕,物理学家周培源、周光召,冶金学家周仁,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及热处理专家周惠久,经济地理学家周立三,地貌学家周廷儒,水文学家周文德,心理学家周先庚,历史学家周谷城、周一良,经学史家周予同,国际法学家周鲠生,图书馆学家周文骏,文艺理论家周扬,戏曲史家周贻白,作家周瘦鹃,小说家周立波、周而复,散文家周作人,画家周思聪,作曲家周文中,电影演员周璇、周润发,歌唱家周小燕,京剧演员周信芳,川剧演员周慕莲,昆曲演员周传瑛,象棋名手周德裕等。

刘姓家谱

顾姓家谱收藏[版]

续修郭姓家谱 序

李姓族谱第一次李天忠讲话

涧西周氏四修族谱 详细家谱 副本

修家谱(族谱或家史)有何的作用

修家谱(族谱或家史)有何的作用

某县图书馆关于在全县征集家谱(族谱)的启事

姓周的人搞笑自我介绍

家谱的结构和内容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doc》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