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下

2020-03-02 22:13: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毛山东乡总校

“诵经典,广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3、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长、学校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4、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文背景:

1、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许多文化源头著作——如《论语》、《老子》、《唐诗三百首》等,具有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限制,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2、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新一代的人具备这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将滋养着一代新人的成长——“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这些都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

(三)开发收益展望:

1、在儿童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经典,开发起

1 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成树立优良的社会责任感,以正风气,以提民心。

4、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有机的展开科学的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文化积累。同时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民乐欣赏,诗配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

1、开发加强儿童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

2、使其行为动作举止优雅,戒骄戒躁;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

观;注意各方面的修养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3、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知识。

4、促进形成对其他各科学科的兴趣,锻炼发展其创造力、想象力、理解力。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的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1、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诵,自读自解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辞藻美。

2、少责备多鼓励,少灌输多开发,没有必要要求统一的程度和一致的欣赏思维。

3、宁静勿燥,宁简勿烦。以“寓教于乐”、“寄情于乐画”,养成儿童平和安静,喜思乐学的性情。

(二)教学的重点与方法:

1、儿童方面:

不求甚解,但求熟读;多奖励,多鼓励。反复诵读,利用一切集会,路队,早自习等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儿童自然能背诵自如。

2、教师方面:

持之以恒,要有爱心,耐心,信心。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开放的,有趣味性的和宽松的教学环境。

3、家长发面:争取做到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活动。

4、学校方面:

2 在环境布置,活动展开中,多和经典挂钩,营造一个极具人文气息的学校环境,提高学校品位。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一)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培训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方法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讲座,自修,研讨等形式

(二)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要阐明以下几方面:

1、课程目标:(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通讯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的学校活动要求:

①诵读活动,教师先行。教师古诗文诵读展示以年级组为单位,表现内容、形式都由自己做主,吟诵也好、表演也罢,或者就是古诗文知识竞赛,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

②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黑板报上,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

③学科竞赛,以赛促读。在语文学科竞赛中,以古诗文为内容,开展“书法比赛”、“朗读比赛”、“古诗创作”、“诗人的故事演讲”等比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改变学生“读好语文书就行”的学习观念,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陶冶。

④活动展示,检验成效。举办古诗文诵读活动,通过演、唱、吟、诵、拉歌等形式,来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诗热情。

⑤先进评比,保证质量。在广泛开展古诗文诵读的情况下,在各班

3 评选的“诵读能手”“诵读高手”基础上,每学期进行“古诗文诵读先进班”及“诵读之星”评比活动,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⑥注重研讨,师生献策。为探究古诗文教学规律,摸索古诗文诵读形式,每学期坚持举行“古诗文教学暨诵读研讨会”,总结提炼经典诗文诵读的方法、有效运行机制等。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2、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3、是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5、学习的成果

毛山东乡总校 2015年3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国学诵读实施方案

合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下.doc》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