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京门

2020-03-03 19:07: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洛阳丽景门与老城小吃

谈 (2011-07-20 07:12:53)

标签: 杂 从木札岭返回古都洛阳,想起宋代大历史学家司马光曾经说过:“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话,怎么也要探寻一下这座始建于公元前12世纪,称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13个朝代的国都在这里延续了15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史称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七大古都之一。道学创始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历史给洛阳留下了丰厚灿烂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五都荟洛”。然而在历史的长河里,这座称为“天中”的洛阳城(中国一名即由此而来),饱经沧桑和战火摧残,已经今非昔比。唯一保留下来的就是 位于洛阳老城西关的丽景门。

丽景门始建于隋代,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京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据《河洛民风》记载:丽景门长期以来是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的地方,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富贵吉祥,合家平安。说明丽景门的兴盛繁荣、经久不衰是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的。如今,几经修复的丽景门已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享有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的美誉。

走过护城河上的丽京桥进入月牙形的瓮城,购买30元门票后,沿着登城台阶拾级而上,过了丽京门就是城楼顶,先后参观了天后宫、九龙殿、贤良庙、观音阁、城隍庙等。当站在箭楼的最高处后,洛阳古城风貌尽收眼底。丽景门城垣高厚,月城宏阔,气势宏伟。城楼南北两侧,有象征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十三根描金龙柱,向东望去,老街两侧是一座座挂着招客幌子的酒馆、茶楼、金石书斋等,来来往往的人流、车流汇集在狭窄的商业街区,显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有种穿越时空来到某一个朝代的感觉。难怪到洛阳的游客都这么说:“不到丽景门,枉到洛阳城”。参观完丽景门我在想,她的魅力在哪儿?西安古城展示的是延绵十余公里的城墙;平遥古城展示的的原始风貌;南京古城展示的是古韵遗风;开封古城展示的是浮华沧桑,也许洛阳古城展示的就是中化民族文化的祖根文化气息。

华夏文明,根在河洛,古都神韵,尽在老城。走下丽景门步入古香古色的老街,游览这条集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对我来说,主要把目光集中在搜寻“老字号”的小吃上。

最先发现的是清香园“不翻汤”,这种小吃可谓是洛阳地道的品牌,要想品尝这道美味佳肴只能在下午四点以后,上午是吃不到的。

吃完“不翻汤”继续沿街搜寻下一个老字号小吃,没走多远突然发现一尊石狮上飘着一幅“油茶铺”彩旗,进去品尝一下,我要的是花生果子油茶,味道好极了。

两种小吃下肚以感觉微饱,继续漫步于青石板街道,眼睛盯着五颜六色的旗幅和牌匾,又发现了张记“老洛阳馄饨”,自然不会放过品尝。这次是打着饱嗝出来的。

当走到杏花村水席厅时,这不是来的时候朋友请我吃的地方吗,肚子是没地方了,拍张照片留做纪念。

继续向前走到十字路口时,算是走到这条老街的尽头,北面是繁华的商业街,街头悬挂的红灯笼把街面装饰的十分好看。突然又发现街角飘着董记擀面皮的旗幅,决定将有限的肚子里再放点名吃,当吃完最后一口面皮后,真是吃饱了撑的慌,今天的小吃品尝到此为止。

京门大厦小学校自行车棚维修改造方案

京门大厦小学校自行车棚维修改造方案

张丽丽

张丽丽

丽丽姐姐

赵 丽

任丽

个人简历丽

马丽丽

韩丽

《丽京门.doc》
丽京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