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廉”体会文章

2020-03-01 23:54: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书思廉”体会文章

干部立德是“以德治国”的关键

----读《历史上的“德治” 思想》

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读罢《历史上的“德治”思想》一文,对江总书记的此番论述感触更深。纵观我国悠久的历史,法治与德治同为并举古来有之,德治思想更是源远流长。西周开始,“德”就成了维持统治的思想武器,其实质是“勤政、惠民、裕民”。到了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德治”思想,构成了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部分。他的“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政在人”、“宽猛相济”、“敛从其薄”、“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等观点,以及强调道德教化,主张“德主刑辅”思想,都对中国历朝统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后,从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一直到近代,出现了如孟子、李世民、白居易、朱熹、康熙、沈家本等统治者和政治思想家,他们的著作和论述对“德治”思想作了进一步深入的阐释。把道德教化当作治国之本,从而形成了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

当然,历史上轻“德治”重刑典、从而引发统治危机、甚

至亡国的教训也不胜枚举。先秦时期,法家主张“不务德则务法”,完全忽视道德教化,甚至焚书坑儒,厉行法治,结果,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但十五年后就灭亡了。

“德治”作为维护统治阶级政权的需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统治者及其官吏而言,要求“立德”;二是对老百姓而言,要求“归顺”。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与封建社会的“德治”自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的最终目的应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对干部的要求只会比过去更高,而且我认为,干部立德是“以德治国”的关键。只有干部们具有了高尚的人格和操守,廉洁自律、克已奉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实现道德教化,通过教育感化作用,使老百姓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风范,进而促进依法治国。干部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很容易跌跤子。

干部要立德,我的体会是一要勤学,二要勤政,三要廉政,四要亲善。做到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一是要刻苦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首先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每个领导干部特别是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一定要认真学好这些理论,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和处理工作中的种类复杂矛盾。在学习这些思想理论的同时,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业务知识等,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水平。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虚心借鉴典型人物、吸收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也都是一种学习。通过不断学习保持政治上的坚

定性、思想道德的纯洁性,以及在原则问题上头脑的清醒度,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决同一切歪风邪气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

二是要踏实工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勤政是廉政的基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事实表明,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还是高高在上、当官老爷;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还是作风漂浮、搞花架子;是鼓实劲、求实效,还是为自己制造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往往对周围群众的积极性乃至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有着重要影响。范匡夫、汪洋湖就是这方面的榜样,而胡长清、耿永祥等人无疑作了最好的反面注解。要做到踏实工作,当前可以以落实“三个代表”长效管理机制为抓手,切实抓好整改,兑现各项承诺,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取信于民。领导干部脚踏实地的工作,能对身边同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部门单位的作风转向扎实。

三要慎思慎行,自觉坚持廉洁自律。首先要在思想上自觉改造世界观,严格遵守党章、《准则》、《廉政准则》和各项廉洁自律规定,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处处事事严于律己,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严禁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和子女,管好身边工作人员,以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为人民群众做表率。同时要正确用好、管好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要正确用好、管好手中的权力,必须从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

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当好人民公仆。

四要正直善良,致力树立高尚人格。正直和善良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门领导艺术。只有拥有了这样的品质,才能树立高尚人格,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取得大家的信赖,才有利于更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同事之间要关心、爱护,以诚相待。公私赏罚分明,不计个人得失。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接触,沟通思想,可以增进感情。对普通群众更要有一副热心肠,关心群众疾苦,正直处事,善良为人。正直处事即坚持办事原则,严格执行政策;善良为人即理解群众疾苦,热情提供服务。只有正直处事,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实现以理服人;只有善良为人,才能做到坚持原则和灵活办事相结合,做出浓厚人情味,实现以情感人。

总之,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必须承认,法治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而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体系,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具有法制不可替代的作用。干部应该率先立德,带动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推进以德治国进程。

读书思廉体会

读书思廉体会

读书思廉的体会

“读书思廉”活动体会

读书思廉心得体会文章(工商)

党员教师读书思廉体会

读书思廉

读书思廉

读书思廉

读书思廉

《“读书思廉”体会文章.doc》
“读书思廉”体会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