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导热油炉安全运行规程

2020-03-03 01:27: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导热油炉安全操作规程

导热油炉的操作使用 设备概况:

导热油炉供热能力:60kw;

加热方式:6*12组电加热管浸埋; 最高供热温度:320℃;

导热油型号规格:≥320#;

循环系统导热油最大注装量:570L;

导热油供热系统循环方式:强迫循环[开口(对大气)]; 循环系统最大承压:7kg;

常规运行压力:供热系统循环泵泵压(我公司为≤4kg); 运行控制方式:工控单片机智能程序自动控制及人工手动单步进控制; 安全保护:超压、超温、压力过低报警及停炉(不停泵),缺油自动补加;

供电电压:三相四线380v/220v;

一、启动升温

(一) 导热油炉投入运行前的必备条件

1、办理导热油炉登记手续,领取使用登记证。新炉安装后应经当地锅炉检验所检查验收合格,领取使用登记证。无证炉不得投入运行。

2、司炉人员应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持有《导热油司炉操作证》,司炉人员除了符合工业锅炉司炉工条件外,还应经导热油炉专门知识培训。

3、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导热油炉外部的检查和准备,包括:

1)导热油输送循环管路各种己经试验合格。绝热保温已做到应包尽包。

2)导热油炉导安装完毕,现杂物己清理规整。

3)使用填料符合导热油炉介质要求。 4)系统导热油注装完毕。

2、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的检查

1) 压力表弯管前端的针形阀或截止阀处全开状态。压力表精度、量程、表盘直径符合要求,无压力时指针回零。

2) 液位计放油管阀门处关闭状态,放液管已与储存罐正确联接。

3) 温度计及自动记录仪表已校验合格;超温、超压报警、自动连锁保护装置等单元测试合格且已联机投入,电器控制各接点无异常。

4) 加热电气设备检查,无异常。

3、介质化验及冷态循环

导热油炉使用的导热油质量合格,对导热油炉安全运行关系极大,所以,应先对使用的导热油取样化验或有供应方的相关质量证明,应明确:

1) 导热油最高使用温度与有导热油炉供热条件一致。炉出口温度至少应比导热油允许使用温度低30℃,否则导热油在使用中会很快分解变质,提前失效。

2) 抽样化验,测定导热油的外观质量、闪点、粘度、酸值、残炭和水分,与热传导液生产厂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同时也为今后运行中介质质量变化监测提供依据。

3)将化验合格的导热油用加油泵往膨胀器内注入导热油。在加油泵向系统注导热油时,应再检查一遍炉体、用热设备、管道系统的各类阀门是否关好或打开。同时将管道和炉体上的排汽阀逐一打开,排除空气,直至有油流出时关闭。当膨胀器液位计上出现油位时停止注导热油,然后启动循环泵,进行冷态循环。

4)冷态循环 冷态循环的目的是试验整个供热系统是否有滞阻现象,设备、管路、阀门等处有无渗漏,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由于冷油粘度较高,故导热油炉进出口压力差比较大,管路系统的流动阻力也较大,启动循环泵,使冷油在系统内循环6~8小时。冷态循环中,还要经常打开放气阀门排放残存空气,观察并记录各点压力表、温度表等显示情况,注意记录循环泵进出口压差、循环泵出口压力、

1 导热油炉进出口压差等数据,并检查油泵运行是否平稳,轴承密封是否良好。

5)拆卸清洗过滤器 冷态循环中,系统的各种杂质及导热油中的残渣等随着冷油循环,在油泵前的过滤器过滤掉,循环结束后,过滤器应拆卸,除尽过滤器内及过滤网上的污物。

3、启动升温步骤

1)启动操作步骤

a) 设定炉出口油温为70~80℃,开启循环泵,检查运转正常后,启动电加热装。

b) 待导热油炉升温至70~80℃后,检查导热油循环系统的运行状况,不应有渗漏油及各种异常现象,否则应停炉检查。正常无异后继续进行低温脱水运行,在此阶段一般应连续运转10小时以上。

C) 此后以每小时<10℃的速度将导热油温升至95~110℃再继续循环运行;在这一阶段应重复前一阶段的检查,此外还应时刻留意导热油进出口压力表的情况,当出现表针激烈大幅度摆动现象且久不稳定时,应将温度降至前一稳定值连续运行,直至到达该温度不再出现此类现象时,再连续循环20小时.如上操作直至到达导热油炉的额定温度止.导热油炉的导热油脱水过程即告完成。

这里需指出的是,实践表明在此过程中的120~140℃阶段是整个导热油脱水过程中最危险价段, 导热油内含水会在这一温度上迅速激烈汽化,喷油/爆管现象往往就发生于该温度值上。其原因是前阶段在100℃左右脱水循环时间不够有关或导热油严重变质。

2) 如果遇到循环泵出故障时,应停炉检查.

注:导热油炉的升温是运行操作中较危险的阶段,需要特别谨慎,其升温过程要遵循“一慢二查三停”原则;一慢即升温速度要慢,二查是查渗漏、查油路位移,三停即在95°~110℃、120~140℃和210°~230℃叁个温度段要停止升温,维持这个温度一段时间。

a) 冷炉启动后,控制升温速度10℃/时,直到95~110℃。因为冷炉时油的粘度大,受热面管内流速较低,管壁油膜较厚,传热条件差,如升温速度过快,容易使局部油膜温度过高。

b) 120~140℃范围是驱赶系统内残存水分和导热油所含微量水分阶段。升温速度控制在0~10℃/时范围,视脱水情况决定。当膨胀器放空管处排汽量较大,底部有水击声,管道振动加速,各处压力表指针摆动幅度较大久不稳定时,必须停止升温,降至稳定状态继续循环。这个阶段时间的长短,视系统内残存水分的多少和导热油的质量不同而异,短的可以十来个小时,长的可能达数天,因此在95~110℃之间反复几次,才能将水分排净。才能保证在120~140℃段平稳脱水。不能盲目加快升温脱水过程,因为一旦系统内水分剧烈蒸发汽化,体积将急剧膨胀,不仅可能引起“突沸”,使油位急剧膨胀而大量喷出,而且可能会使整个系统压力急剧升高,导致受压元件破裂,酿成严重事故。

c) 当炉内和管道中响声变小,循环油泵不再出现抽空现象时,以10℃/时的速度再升温,但不能超过140℃,直到放空管不再有汽体排出为止。此时,压力表指针停止波动即为脱水合格。

d) 脱水过程完成后,以10℃/时的速度继续升温,但仍应注意可能会有残余水蒸发,随时停止升温。当温度达到210~230℃时要停下来,这时主要为脱出导热油中的烃组份。导热油中烃组分的存在,使闪点降低,一旦泄漏,引起爆燃的可能性就增大。在以导热油供热的导热油炉中,烃组分以气相存在,会造成“气阻”,使循环泵压不稳,流量不降甚到中断。脱轻组分析过程视导热油的不同牌号、不同质量而异,当放空管中无气体排出,循环泵压稳定,即定可继续以0~10℃/时的速度升温。

e) 从210℃直至导热油的工作温度是在脱轻结束后,可以略加大速度升温(<30℃),这时应全面观察各个检测、控制仪表的指示,动作是否灵敏、准确。各配套辅机,附属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全面检查整个供热系统工作是否正常,若不满足生产要求时,应暂停升温,寻找原因,解决后再升温。

3) 启动升温中注意事项

a) 当导热油温度升到200℃以上时,应对设备及整个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对所有螺栓联接部位进行一次热紧,消除因热膨胀不均引起的泄漏。

b) 注意导热油的膨胀量。若膨胀器的液位过高,应打开放液管,将导热油放入储油槽,以免热传导液从膨胀器中大量溢出引起事故。

c) 必须先开循环泵后再启动加热。先手动试机各种附属装置有效、可靠。

d) 导热油炉启动升温过程中脱去的水分以水蒸汽形态经膨胀管进入膨胀器,其中一部份以气体从排

2 空管排出,另一部份凝成水分沉入膨胀器底。要避免这些水分再次进入循环系统,在升温过程中要定期打开膨胀器底部的排污管,放出冷凝水。

二.导热油炉的运行操作

导热油炉的运行操作,应贯彻“安全供热,节约能源”的原则。保证安全运行,保温节电,提高经济效益。

(一)、油炉的正常运行指标导热油炉供热量与输出介质的流量和温度有关。导热油炉的导热油的循环流量应当不低于规定的设计流量,达到额定功率时温差满足产品技术要求,为了达到合理的输出功率,用户应当以炉的进出口温度差为运行参考依据。

(二)、巡回检查和异常情况处理 司炉人员在值班时,应定时进行巡回检查,并作好记录。

值班司炉每小时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导热油进炉压力、温度、出炉压力、温度;过滤器前后压力;循环油泵进口压力与出口压力,循环流量。

2) 导热油炉本体有无鼓包变形和渗漏。

3) 膨胀器液位应正常,膨胀器导热油温度应低于70℃,储存罐内是否有导热油?能否向膨胀器补液,加油泵是否正常?

4) 管道、阀门有无渗漏。

巡回检查路线

电控柜—炉前压力表、液位计—导热油炉本体及电加热运行情况—膨胀器—循环油泵、过滤器—储存罐—电控柜。

运行记录(每小时记录一次)内容;

1) 导热油回油温度 ℃。

2) 导热油供出温度 ℃

3) 导热油进炉油压 MPa

4) 导热油出炉油压 MPa

5) 过滤器进出口压差 MPa

6) 膨胀器液位

7) 膨胀器导热油温度 ℃

异常情况的判断和处理

1) 循环泵异常情况

a) 当循环泵的电流比正常值低且出口压力过低,说明循环泵流量下降,可能是供热管线积垢堵塞,应予清洗。

b) 循环泵压不变,电流升高而流量下降,则是导热油变质,粘度增加,应及时更换或再生。如因新加导热油含水或分解的气体在系统内未排除,则应立即打开放空阀排出气体。

c) 循环泵电流减小,出口泵压回零,说明泵空转不供油。可能是油汽化,查明汽化原因采取措施;如过滤器堵塞使循环泵抽空应停炉清洗过滤器;如因新增加导热油含水或水分解的气体在系统内未排除,则应立即打开放空阀排气。

2) 导热油炉出口温度低,供热量不足,应着重检查导热油炉的各个电加热管是否良好,能否正常可靠投入。

3) 过滤器前后压差增加,泵入口压力下降时,可能是滤网阻塞,应停炉,将过滤器拆卸清洗。

导热油炉运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导热油炉内介质均为高温、渗透性较强的易燃物质。司炉人员在操作中心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开关阀门时要轻、缓,头部不要正对阀盘,防止导热油从阀杆与填料间隙中冲出而被烫伤。

2) 导热油在运行中有损耗,要注意及时补加,在热态运转的系统内,不能直接加入未经脱水的冷态介质。

3) 导热油炉依靠循环泵强制循环,一旦发生停电(循环泵停止运行),要及时采取措施恢复供电;避

3 免炉内导热油因停止循环而超温。

4) 导热油炉附近应备有足够的消防设备,灭火器材应经常检查,使其保持完好状态。

三 停炉操作

(一)、正常停炉

暂时停炉,按停炉时间长短有所不同。

1) 临时停炉(短时间停炉),维持温度,手动停止加热。循环泵不停,用热设备打开旁路,维持导热油的正常循环,避免局部超温。

2) 较长时间停炉(一般在8小时以上) 当需要停炉8小时以上时,循环泵在停炉初期仍继续工作,但手动停止加热油路打循环,用热设备不用热时打开旁路。当出口油温度降至100℃以下时,关闭循环泵。 正常停炉操作的注意事项

导热油炉停炉操作中特别要注意不要因操作不当发生超温而使导热油结焦、变质,所以停炉不停泵,循环泵一直运转到油温降至100℃以下为止。

(二)、紧急停炉

什么情况下要紧急停炉 司炉人员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权立即采取紧急停炉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1) 出口温度超过允许值,超温警报动作而温度继续升高时。

2) 压力表,温度计全部失效,液位计液面剧烈波动,虽然采取措施,仍不能恢复正常时。

3) 炉受压部件发生鼓包、变形、裂缝等缺陷,严重威胁安全时。

4) 循环泵全部损坏,不能运转时。

5) 管道阀门发生破裂,法兰接合面填料冲出等,造成导热油较多泄漏时。

6) 邻近发生火灾或其它事故,直接威胁到导热油炉安全运行时。

附、岗位责任制

1) 严格按照条件选调司炉工人和介质责任人,并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不随意调动。

2) 加强对有关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

3) 改善劳动条件,做到文明生产。

4) 当发生事故时,应立即组织调查,并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既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5)持证上岗,持证用炉。无证人员可拒绝任何人员有关导热油炉的操作要求。持证人员可柜绝任何人员对“使用许可”失效导热油炉的任何操作指令。

本规程经公司有关领导和职能部们审核批准后有效 附件:导热油循环管路

DN25液位计DN40DN40储油槽DN50?57汽液分离器DN40DN50回油热油出P1电加热油槽DN50DN40膨胀槽DN40液位计液位计DN50P1压差报警循环热油WDR0.12-0.7/300/275电加热导热油配管示意图

导热油炉

导热油炉10

2#炉工作总结

导热油炉应急预案

导热油炉工作原理

导热油炉应急处置方案

0.3T导热油炉施工方案

03T导热油炉施工方案[材料]

车间安全运行规程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规程

《2#导热油炉安全运行规程.doc》
2#导热油炉安全运行规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