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2020-03-03 05:05: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灵魂的升华 智慧的启迪

——参加“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按照学校安排独自前往古城西安,于10月28日至30日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语文“学段融通、打通儿童成长通道”教学研讨会,与名师牵手,领略名师风采。

在培训的三天时间,我先后观摩了薛法根、顾文艳、王林波、陈延军、刘飞耀、吴琳等几位全国名师的课,领略了大师们博学、睿智、儒雅的人格魅力,感受了他们诗意、风趣、灵动的智慧课堂,钦佩于他们或流畅、或跌宕、或自如的授课艺术。

来自江苏省特级教师顾文艳老师执教的《秋天》,给我印象深刻,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赏析例诗,师生共欣赏,同评价,融修改于欣赏之中,真是美文流淌在口边,方法渗透在点滴。可谓是诗歌创作的经典,学生个个是小诗人。整堂课收放自如,带领着孩子们从不同的感官去品味秋之美,看、闻、尝,感悟秋天的不同风韵,不同味道。古诗中的秋,散文中的秋,通过读、听,不禁勾起了孩子们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再加上课堂上给孩子以引导、想象、读范文、作点评,孩子们的思维创新不断。

另外,聆听讲座,我明白了,不同学段习作要求不同。小学低年级的写话重要是培养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写话重要是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把写得好的大力表扬。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专家建议以下几\"多\"十分重要。

一、多说 。\"说\",即是把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于语言。能说者善写,培养学生好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于文字。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亲自参加的各种活动等等,在训练过程中,列出简单的提纲来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然后按说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二、多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学生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在作文教学中,多读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阅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作文都出自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大致相同的同学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启发性,最能引起学生自己的共鸣,是学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鉴。

三、多写。 作文活动是实践活动,学生写作技能的形成、写作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作文实践。因此,多练笔就成了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多写,可以促进观察思考锻炼思维的敏捷、严密和灵活,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 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把眼看、耳听得来的\"材料\",直接贮藏在脑子里固然好,只是有些\"材料\"琐碎,容易忘掉,所以要多写。

四、多改 。作文修改是小学生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作文写完后,要反复修改,力求文字精练、表意准确、语言生动.在我平时的教学当中,我让学生先写草稿,然后根据以下步骤进行修改:

第一,要求学生自读自改,放声读稿,看看是否符合写作要求.并在反复的阅读中把错字、不恰当的标点和语句修改过来,把不具体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多余的字、词、语句或段落删去等。

第二,学生互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朗读交换评改,在读中改、在改中读.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总想表现自己,千方百计地把别人作文中在的问题找出来,有时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潜在智能得到了开发,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第三,教师面改,有少数学生的作文需老师的帮助进行批改.教师的批改是对学生作文的一种鞭策和鼓励,要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做到多改少批.这样,以改促写,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出高质量的文章。

总之,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可望可即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不断进步。

聆听专家课堂讲座,我明白了作文的天性就是创新,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加充满智慧,更加具有灵魂。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_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_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doc》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