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延安行有感[版]

2020-03-01 18:35: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革命精神的源泉。那是我的童年记忆,我的红色记忆。。。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华诞到来之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我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红色之旅——“延安行”,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列车在茫茫夜色中疾驶,发出铿锵有力的节奏。夜已深了,喧闹的车厢渐渐的安静下来。

努力平抑激动的心情,可怎么也无法入睡。滚滚延河,巍巍宝塔,杨家岭的点点灯光,敦实厚重的排排窑洞,压枝欲坠的棵棵红枣……。

“快看,那边是窑洞”,有同事发出惊喜的欢叫。凭窗遥望,真的是窑洞,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窑洞。延安,我来了,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了。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处。”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情真意切的讲解,我的思绪飞向那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中共七大“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方针成为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为代表内容的整风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延安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画面,让我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我和同事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那段历史的辉煌。

从杨家岭出来驱车不一会儿,便到了枣园。1944年至1947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中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如今漫步在延安的街头,可以感受到延安现在的建设成就。你可以随便问一个延安人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他们都会自豪的说“好得很!”

革命圣地的这段历史像一幅波澜壮阔的史书画面,黄土高原孕育出的延安精神更是光芒万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精神、民主和团结的精神、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融合成延安精神的精华。延安精神不仅对于中国革命有巨大的贡献,对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别了,延安!别了,延河!别了,宝塔山!别了,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延安人民!在返程的列车上,依依不舍地看着车窗外,不禁思绪万千。我带回了对圣地延安更加深厚的感情,带回了对延安精神更深刻的理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盐业工作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恪尽职守,以发展的思维来有效开展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名爱岗敬业的盐业人!

红色之旅延安行

红色之旅延安行感想

延安红色之旅

延安红色之旅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版)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

延安红色之旅总结

《红色之旅延安行有感[版].doc》
红色之旅延安行有感[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