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

2020-03-03 20:07: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2009年全国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2009•山东日照) 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 A.工商业改造 B.人民公社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答案:A

2、(2009•山东威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形成了以什么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 A.大庆 B.沈阳 C.鞍山钢铁公司 D.长春 答案:C

3、(2009•山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4、(2009•江西)某班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答案:C

5、(2009•武汉)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C

6、(2009•陕西)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A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7、(2009•湖北黄石)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核潜艇待命出发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答案:B

8、(2009•山西太原)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 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B

9、(2009•广东揭阳)与1954年《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 A.由一届人大会议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 C.规定我国的政治制度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B

10、(2009•汕头)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D

11、(2009•湖北咸宁)1954年9月召开的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12、(2009•山东泰安)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A.1949年

答案:D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13、(2009•烟台B卷)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一五计划的完成 答案:B

14、(2009•广西玉林)观察下面我国粮食人均变化图,其中促使1949年至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所有制改革完成 B.对外开放扩大 C.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D.大跃进 答案:A

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2009•四川绵阳)下表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棉花(万担) 油料(万担) 3280 7542

2126 3405

26.4 35.2 54.9

43.6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分析上表数据变化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答案:B

2、(2009•山东威海)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答案:C

3、(2009•湖北荆州)《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答案:D

4、(2009•山东滨州)“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摘自《滨州历史》)请问人民公社的开始建立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中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C

5、(2009•山东泰安)下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不正确的是( )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6、(2009•宁夏)王斌同学在讨论中引用了下列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十万斤,一颗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出现的浮夸风现象”的判断,并进而得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结论。你对王斌同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 )

A.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B.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与形成的判断不一致、得出的结论错误 C.引用材料不存在、无依据发表评论、形成的判断错误、得出的结论错误 D.引用材料有力论证了所形成的正确判断、但得出的结论错误 答案:A

7、(2009•烟台B卷)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扩展到经济领域 答案:C

8、(2009•福建惠安)20世纪中期,四川有一首歌谣:“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最早出现在( ) A.“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答案:A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B.实施“一五”计划 D.中共“八大”

B.“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1、(2009•河南)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答案:D

2、(2009•烟台)下面改编的这段歌谣来自于互联网: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王进喜,其别名叫“铁脊梁”;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有关这四位人物及业绩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杨靖宇——著名的抗日将领 B.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 C.王进喜——优秀的县委书记 D.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答案:C

3、(2009•湖北孝感)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答案:A

4、(2009•湖北荆门)歌曲是流动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下列歌词出现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C.“学习雷锋好榜样” 答案:C

5、(2009•达州)下列先进人物中,不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是( ) A.孔繁森 B.雷锋 C .王进喜 D.焦裕禄 答案:A

第6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1、(2009•苏州)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答案:C

2、(2009•广东揭阳)十年“*“的十年是指(

A.1949~1959年 B.1953~1963年 C.1956~1966年 D.1966~1976年 答案:D

3、(2009•湖南娄底)“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答案:C

4、(2009•广东)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D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D

5、(2009•达州)某校八年学生王星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字“文化大革命(重大事件)”,下列信息他不可能查询到的是(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八一三事变 D.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答案:C

B.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新课标第一网( www.daodoc.com)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选择题)

临沂市中考历史真题

临沂市中考历史真题

甘肃省中考真题历史

历史中考试题整理选择题部分(中国现代史)

山东省德州中考真题历史

山东青岛历史中考真题

贵州安顺中考真题历史

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历史

中考历史试题整理中国现代史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doc》
全国中考历史真题中国现代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