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学案

2020-03-01 18:42: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泸源中学高一年级《政治生活》学案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学习重点★

1.人民代表大会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3.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6.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广大人民通过_______ _选出各级________,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包括_______和________。

(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哪些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是什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_______,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_______。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______ 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

(3)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_______,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地方各级人大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是什么?

(1)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_____________,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_____________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地方各级人大与_____________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4.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人大代表的义务是怎样的?有哪些权利?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_______选举产生。

(2)人大代表代表_______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_______。人大代表要与_______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_______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_______服务,对_______负责,并接受_______监督。

(3)人大代表代表_______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除____________________ _外,还享有_______和_______。

(重点把握)--突出把握重要观点,掌握政治观点要领

1.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政权体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这也说明了我国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3)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国家权力机关体系;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和罢免的权力。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2.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大代表

(1)职责的来源:人大代表的职责来源于人民

(2)履职的意义: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有利于保证各项决策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3)如何履行职责:作为人大代表,应十分珍惜自己的权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认真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履行自己的职责,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思维碰撞)--思考探讨政治问题,感悟政治观点智慧

1.有人认为:国家权力机关就是国家立法机关。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机关是制定法律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大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自治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2009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部分政府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活动”,有人认为人大和政府就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请你分析此观点。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国家行政机关处于从属、被领导地位,人大对政府要行使监督权,但不仅仅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政府是人大的执行机关,要向人大汇报工作、对人大负责,人大还决定政府的产生等。

(能力检测)--巩固练习检测,提高政治参与技能和公民政治素养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表明全国人大在行使

A.任免权B.监督权C.决定权D.立法权

2.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已生效的法律共有230多部,其中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以来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这体现了

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发挥了立法职能②改革开放以来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③法律成为了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在逐步落实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

3.2009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市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时常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种,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大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在A县2009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该县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中涉及城市改造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财政局长多次在会上就此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了

A.监督权和质询权B.审议权和质询权 C.监督权和决定权 D.提案权和表决权

5.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某省人大常委会对该省《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该省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表明

A.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B.我国人大具有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

C.我国人大坚持了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D.我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6.下列对人大代表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B.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D.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二、非选择题

7.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侵权责任法》、《海岛保护法》和关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四大流域将实行统一的排污标准;全面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也将正式施行。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行使决定权,这些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实施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原则,体现了维护人民利益和意志。

8.2009年2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开征求社会保险法草案意见结束,在公开征求意见的1个多月时间里,各地群众高度关注草案,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献言献策,共提出意见70501件。公众对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关心和热情,体现了国家立法和人民意志的一致性。

辨题:“开门立法”就是人民群众立法。

答案(1)“开门立法”是立法机关征求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和过程,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活动的重要途径。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开门立法”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直接立法,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法定的程序才能成为法律。

第二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什么是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1)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________ 的组织形式。

(2)我国的政体:在我国,同________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民主集中制的________________。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什么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是怎样体现的?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____________。

(2)民主集中制是在_______基础上的集中和_______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3)体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_______产生,对人民_______,受人民_______。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_______,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_______产生,对它_______,受它_______。

③在_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_______和_______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两个积极性。

(4)意义: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充分发挥民主,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并反映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实现正确的集中,保证民主的正确方向,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使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5)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反对专制和无政府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3.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_____________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_____________,统一管理_____________的政治制度。以_____________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____。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_____________,组成各级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_____________,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实行_____________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这一制度以____________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____________,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_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3)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____________,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

____________;保证了国家机关____________,维护了国家统一和____________。

【注意】

正确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表明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略)

(3)原因: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没有它,人民民主专政就无法实现。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着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全貌。

(思维碰撞)--思考探讨政治问题,感悟政治观点智慧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是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因此这二者没有本质的不同。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确实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二者有本质的不同。第一,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议会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第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主体是人民。西方议会制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不对选民负责,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第三,二者的权力和活动原则不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之外,不受任何国家机构的制约。西方议会制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2.背景:某县县长屡屡以政府的名义出面“协调”法院工作,被称为“协调县长”。他的“协调”干扰了法院的正常工作,导致法院判决难以执行。

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制约。如何正确认识这一观点?

答案: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上述材料中某县县长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独立行使审判权,但并不是不受任何组织的制约,人民法院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法院必须由同级的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同时人民法院还受上一级人民法院的领导,受人民的监督。

(能力检测)--巩固练习检测,提高政治参与技能和公民政治素养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8全国Ⅰ卷)W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这表明

①W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③地方人大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④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监督职权;对本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入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

①既监督又支持的关系②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A.①② B. ①③C.②④D.③④

3.(2009全国Ⅱ卷)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①各级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2009海南文综卷)为督促和支持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200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黑龙江、湖北、云南等省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标明

①最高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②国家机关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③全国人大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④人大常委会是人大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我国实行人民代代大会制度具有必然性。下列说法中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这一制度是我国人民奋斗的结果合理时的选择

B.我国的人民代代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

C.人民代代大大会制度同我国的国体是相适应的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照搬和套用了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

6.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说明A.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B.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D.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非选择题

7.(2009广东高考政治)辩析: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的监督,这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③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依法行政,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④综上所述,题中说法是不确切的。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政治生活练习题——第三单元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限时练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知识归纳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教案(全文)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测验试题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学案.doc》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学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