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12

2020-03-04 01:07: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试卷类型:A

2013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1

22013年月日

24.某企业的成功经营之道在于“控制着创新节奏,重新定义着产品类别;在消费者没有意识到需求之前,就已经提前了解。”这说明,实现企业的发展必须

①注重借鉴吸收②善于紧跟市场消费潮流③坚持自主创新④善于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5.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配套建设支出补助资金达987亿元。这主要表明财政具有____的作用。

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促进社会公平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提高消费水平

2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简称PPI)反映了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造成下图所示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产能过剩②调结构③控物价④市场需求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7.据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额达到创纪录的572亿美元。12月7日,国有控股企业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成功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是中国企业对海外上市公司的最大一笔收购。企业的对外并购

①是我国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快走出去步伐的表现②是我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应对金融危机的必然要求 ③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抵御风险④有利于我国扩大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8.面对某市政府启动的“植树增绿行动”,市民潘某决定“收声做事”,一是实地调研了解种树决策的合理性及其缺陷,二是给政府有关部门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表达态度。潘某的“做事”启示我们

A.要充分利用舆论监督这一最有效的监督方式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C.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D.要参与民主管理,不因人微言轻而放弃监督权

29.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就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如财政预算决算、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改革等等,开展

高三政治模拟试题12第1页共4页

了多次的专题询问。同时,对劳动合同、食品安全、土地承包、老年人权益等问题,也加大了执法检查的力度。专题询问和执法检查体现了人大的

A.执法权B.决定权C.监督权D.质询权

30.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国政府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向联合国交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并从2012年开始对该地区进行维权巡航执法。上述做法说明我国政府①坚持主权国家的平等权②依法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③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④履行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1.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表明

①方言文化是民族的,但不是世界的②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 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2.“坚持的是真,希望更多有故事的人来到这里展现自己,希望这些人的故事能够感动别人,影响别人。”长期以来,中国达人秀节目一直坚守着这样的理念,从而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这说明文化创作应该

A.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反映群众的呼声B.提供大众化的产品,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

C.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D.加大媒体包装力度,充分发挥媒介的影响力

33.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基于科学发展观 ①正确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任务和要求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

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可以正确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4.漫画《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给我们的启示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

C.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D.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中把握物质的根本属性

35.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指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

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是

①创新是生产关系的自我否定,目的是适应上层建筑的改革

②改革是现行制度的自我调整,目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创新

③创新是现实实践的自我突破,必然推动着扬弃、改革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然伴随着批判、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6.(26分)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 某省企业信用规模与GDP比较图

注:企业信用规模(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商业赊欠款+抵押)用来衡量企业的可信任度。企业信用规模越大则企业可信任度越高。

材料: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茶水费、保护费、各类饭霸、酒霸、制假售假、昧心经营等问题,2012年广东省在全省开展了包括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及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在内的“三打两建”专项行动,以改善全省营商环境,力促经济社会发展。

(1)描述上图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推断企业信用规模对GDP增长的影响。(5分)

(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广东省开展“三打两建”专项活动的经济学依据。(9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广东各级政府在“三打两建”中应该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12分)

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因此,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归纳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一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提炼,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4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12分)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160分

36.(26分)

评卷提示:依据本标准评卷,从一而终,宽严有度;踩点与踩意结合,其他表述,可酌情赋分。

(1)(5分) ①该省的企业信用规模与GDP都在逐年增长,信用规模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2分)

②企业信用规模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两者呈正相关关系。(3分)

(2)(9分)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2分)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开展“三打两建”有利于调节和规范经济秩序,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1分)

②只有具备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2分)“三打两建”有利于促进广东省各地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和规范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1分)

③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2分。只答前一句得1分,只答后一句得2分)“三打两建”有利于促进广东省尽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促进信用规模的进一步发展。(1分)

评分说明:若考生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角度回答,且言之成理,加2分。

(3)(12分) 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分)三打两建”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对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等行为严厉打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2分)

②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分)三打两建”要着力解决食品药品等市场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切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2分)

③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2分)“三打两建”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举报违法犯罪。(2分)

37.(26分)

评卷提示:依据本标准评卷,从一而终,宽严有度;踩点与踩意结合,其他表述,可酌情赋分。

(1)(14分)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2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1分)

②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2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1分)

③文化影响人、塑造人,对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2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2分)

(2)(12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现实。(2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归纳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核心价值观,正是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2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分)从总结实践到吸取传统、借鉴人类文明精华,从不便传播到看得懂、记得住,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2分)

评分说明:若考生从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的角度分析人们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给4分;若考生同时答出上述三个要点,则该题第(2)问得分不超过12分。

届高三文综测试政治试题

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7

届高三文综考试政治试题

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四

届文综政治试题

高三文综政治试题

届高三文综11次政治试题(教师)

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三(材料)

高三文综模拟 政治试题

14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

《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12.doc》
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