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4

2020-03-04 01:33: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九、中学生心理佳康教育教法设计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法应遵循的原则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心理学专业课有很大区别。教法应遵循的原则有:

1.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帮助者。教学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课外阅读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互相启发,用集体的智慧充实自己。教学要重应用,应让学生多操作,多实践,不能成为纯理论课。教学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教学要通过作文、日记、口头报告、小表演等形式,使内在的心理过程\"物化\"出来,便于学生进行反思,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

2.发展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每一个年级都应该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应该逐步提高,内容要逐步拓宽、理性认识要逐步加强。不能老是在一个水平上。例如,讲授\"学习适应\"时,初中年级可多讲\"学习方法\";而在高中年级,则应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3.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

我们的学生不仅是当今社会的建设人才,而且更应该是今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选择有利于适应今后社会的个性特征的内容作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例如,对人的心理承受力、自主独立性、竞争性、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等方面应有更高的要求。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的方式看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一定要针对当事人的主要问题,提供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采取最有效的处理策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包括:

1.关注。对任何学生都无条件地关注

2.反馈。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认识自我

3.阅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书刊,从而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改变认知。通过暗示、说服等方法,促使行为的改变

5.行为训练。通过布置一定的作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6.角色扮演。在自然、自发的气氛下,演出希望的、害怕的角色行为,促进个人的心理成长

7.示范作用。教师在每一个活动之先首先做示范

8.同伴互助。学生带学生,弥补教师力量的不足

9.家庭会议。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共同制定计划,帮助解决问题

10.自我管理。让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自我指导,以达到自立自助的目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安排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4.doc》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