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

2020-03-02 14:41: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聚焦2011年“两会”教育热点

在每年的国家和地方“两会”上,教育问题都会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原因很简单:一来教育是每个家庭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二来教育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据记者了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学前教育、中小学生减负、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质量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关注和讨论,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还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关于民办教育

政协委员呼吁解决民校师资问题

两会期间,有关民办教育的争论不绝入耳,其中有关民办学校建设品牌、生存发展的问题受到代表们热议。据了解,由于办学特色不明、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师资力量薄弱,民办教育优胜劣汰加速,一部分民办学校形成品牌,生存状况良好;一部分民办学校规模日益

萎缩,甚至倒闭转让。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表示,民办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师资问题。民办学校的师资有三个来源:一部分是自己的师资,一部分是兼职教师,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生。目前,最不稳定的是年轻教师队伍,流失比较严重,而恰恰能决定学校未来的就是他们。要解决民校师资问题,一是要留住人才,靠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二是要加强培训和培养,民办学校一定要加大力度,全方位提升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师德素养。三是要解决教师的编制和流动问题。能否像公办学校的教师一样,民办学校的教师也能有编制?民办和公办学校之间师资能否流动?这些都是政府下一步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具体的措施有: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三、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doc》
”两会“热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