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教学心得

2020-03-03 23:42: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已在全国各地铺天盖地地开展起来。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科的教学要求,我们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探讨信息技术教学独特的教学模式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课堂教学的。

1、问题式

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面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认识因特网》这一节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 同学们有没有上过网?② 大家上网都做些什么?③ 因特网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方便?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

2、作品式

作品的导入也就是能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本人在教学《动画的制作》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个已经做好的简单动画,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

机插入:“同学们,这些动画神奇吗?好玩儿吗?其实很容易,这节课我们上完以后,你也能做出这么神奇、这么好玩儿,甚至比这更好玩、更复杂的动画,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某部动画片的制作团体中就会有你的名字。”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 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以迸发,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3、情景式

预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去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电子表格时,上课就提出一个问题说全班的学生成绩有了我们想了解一下学生考试的情况,行看看谁的总成绩好一些,谁的平均成绩好谢谢,谁的几科成绩比较均衡,谁比较偏科。统计出来以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差距去查漏补缺。利用电脑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老师就说,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电子表格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简单易学。这样学生的兴趣也就出来了。

二、让学生注意观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大胆思维。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思想。知道电脑是非常智能的也是相通的。

比如,在学习了WORD 这个软件以后,学生对它的窗口已经很了解了。知道了它的窗口基本要素: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以及各个栏里的图标多代表的意思等。那我再学习其他软件的时候,比如:学习电子表格的时候。我就让学生自己去通过举一反三只是迁移来自学电子表格窗口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功能。并且养成习惯遇到不知道功能的就主动用鼠标去指向,或者在图标上右击从而了解它的功能。或

者它能进行的设置。还有在学习动画的制作时,先学习了图形的补间动画,点拨以后学生能自己完成了。然后就要学习文字的补间动画。我只是提示了以下学生如何把一个文字变成图形。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一句话或一首诗去制作文字补间动画。或者做图形与文字让学生先动脑筋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如果无法解决,大家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一下。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破了难点,真是事半而功倍。又如在讲解贺卡的制作这节内容时,可先展示一个已经做好的贺卡,并让学生与上一班级制作的贺卡相比较,从而提出任务一:给贺卡添加背景、修改字体、字号、颜色、添加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边框等。学生因为已经学过word字处理软件,对这些比较熟悉,学生就可以自己创作、制作,并且加上自己的想象去发挥。最后教师总结。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个个都带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把自己的贺卡装扮地五彩缤纷,个性十足。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互动,利用合作小组进行学习。

为了互帮互助、有效学习、增进同学间的互动交流我把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不同长处的学生作出配搭,互相帮助,彼此模仿、示范,分享学习成果,从而达到同一水平,并且具备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效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合作活

动,鼓励学生共同解难,多作互动交流。并且在分组的时候还可以把,学习能力好的跟学习能力稍差的放到一个组。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学习好的帮会了学习能力差的他就会有成就感。学习能力差的因为别人的帮助学起来也比较快。这里要费城注意了解学生具体差异情况,以便进行合理的合作小组划分。

四、任务驱动式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才有任务驱动教学法。把基本内容点拨完了以后给学生留一些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去完成这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也把要学的内容复习巩固了一遍,而且也与同学合作了。例如在讲《因特网使用初步》第二节的时候,学生学会了上网,我就给学生留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给自己设计一次旅游,其中包括:

1、要去哪儿旅游,那有什么景点?展示的时候要向同学们介绍看能不能吸引同学跟你一起去。

2、它在哪个省份?你要如何去?

3、如果坐火车应该做哪一天的哪一列,票价多少?如果坐飞机去,那天去合适。天气也要好才能去。4.如果去了你在那呆几天?回去住什么酒店?5.你去的地方有什么特产?

6、自己发挥。这样学生们领到任务以后就会分组去讨论。组员献计献策。最后展示评价。这样学生们即学会了到网上搜索使用网络,也真正为自己设置了一次旅游。挺实际的。学生也喜欢。

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课培训心得

信息技术课改的心得

信息技术课观课心得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教学心得.doc》
信息技术课教学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