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货币金融学

2020-03-02 14:57: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参考答案

《货币金融学》综合测试题

(六)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B5.C6.A7.C8.C9.A10.A

二.多项选择题

1.BD2.CD3.BDE 4.ABDE 5.CDE 6.ABCD7.AB8.DE 9.ACE 10.AB

三.名词解释

1.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2.《巴塞尔协议》是一种狭义上的国际银行联合监督实践,也是一种协议监管,该协议泛指国际清算银行各成员国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协议。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巴塞尔协议》主要有三个:1988年7月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1997年9月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2004年4月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3.存款准备金是以两种具体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所需的库存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二者都是归商业银行持有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商业银行持有的这部分中央银行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所拥有的一笔资产。这笔商业银行以准备金形式所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1)其中一部分是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叫法定准备金;(2)另一部分是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原因尚未使用的部分,叫超额准备金。

4.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

四.判断分析题

1.信用关系的建立,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正确。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的,由于货币支付有一个时间间隔,在正常条件下,大量由信用关系引起的债权债务可以相互抵消,不需要现实的货币量。到期不能相互抵消的债权债务,则必须以现实的货币支付。所以,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两种货币对内价值是形成汇率的基本依据。

正确。从理论上说,两国货币所以能相互兑换,在于其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如果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发生变化如发生通货膨胀,其对外价值的指标外汇汇率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外汇作为外汇市场上的一种商品,汇率有时因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波动,从而导致一国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内有较大幅度的偏离。

3.货币发行主体多元化有利于经济发展。

错误。货币发行主体多元化会带来银行券流通不畅问题,银行相互间恶意挤兑问题、银行券兑现危机。

4.利率是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错误。由于市场利率的复杂性、易变性、利率调整的时滞性、真实利率不易测量等,使得利率难以成为理想的中间目标。

五.简答题

1.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联系与区别?

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范畴。其联系在于两者都是独立于资产负债业务之外、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业务,而且都是以接受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活动。

而区别则在于以下几点:

(1)纯粹的中间人身份被突破。在中间业务中,如代理、直接结算等业务,银行都是以交易双方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身份接受委托,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而表外业务却在业务发展中可能发生银行中间人角色的移位,成为交易双方的一方,即成为交易的直接当事者。如贷款承诺,由银行与客户签订信贷承诺协议,并在协议签订时无信贷行为发生,是典型的中间业务。但是一旦具备了协议所列的某项具体贷款条件,银行就必须履行协议的向客户提供贷款的责任。

(2)不同的业务风险。中间业务是银行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的,其较少动用或不动用自己的资金,虽然业务经营中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风险程度明显低于信用业务;而银行开展表外业务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可能以某种形式垫付资金,从而形成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其风险度较大。

(3)发展的时间长短不同。表外业务是近20多年才发展起来的,与国际业务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而我国银行业长期使用的中间业务大部分是与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相伴而生的。

(4)受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程度不同。中间业务由于风险较小,对它的管理相对较松一些;而世界各国对较高风险的表外业务的管理越来越重视。

2.试比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1)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概念。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分别作为最后贷款者和最后借款者、直接协商、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在直接融资中,短缺单位通过出售股票、债券等凭证而获得资金,盈余单位持有这些凭证而获得未来的本息收入或股息分红。因此,对于短缺单位来说,这些凭证是一种负债;对于盈余单位来说,它们则是一笔资产。这些金融工具大多可以在市场上转让流通,因而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部门与短缺部门之间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在间接融资中,资金的盈余单位和短缺单位并不发生直接的关系,而是分别同金融中介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金融中介机构发挥着吸收资金和分配资金的功能。它通过发行对自身的要求权(债权或股权)来获得资金,然后再把它转化成对短缺单位的要求权。

(2)区别这两种融资不在于是否有金融机构的介入,而在于金融机构是否发挥了信用中介作用。即金融机构是否通过发行间接证券同时承担了债权和债务,充当最后放款人的债务人和最后借款人的债权人。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商业信用是基础,银行信用是更高级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的优点是:(1)商业信用和企业的再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通过商业信用,可以牢固供需企业间的联系,节约资金、降低流通费用,争强竞争能力。(2)商业信用是推动商品交易的直接手段,是企业间的首选信用方式。(3)商业信用是创造流通手段的最便利的方式。

但由于商业信用在规模、方向和商业信票据的普遍接受性不足,限制了商业信用在更大范围的开展。尤其是在相互不了解、缺乏信任的企业间,商业票据就可能被拒绝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要求银行信用的介入。银行信用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在多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弥补和完善了商业信用。银行票据被社会普遍当作“货币” 使用,具有更高的接受性。成为更高级的信用形式。

七.计算题

1.如果原始存款为2 0万元,派生存款为60 万元,则存款乘数K为多少?

20+60=20×存款乘数,则存款乘数K=4

2.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3 万元,超额存款准备金为7 万元,则实际存款准备金为多少?

实际存款准备金=13+7=20万元

3.如果存款乘数K为4,法定存款准备率r为10%,则现金漏损率C为多少?

存款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

现金漏损率C=15%

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教学大纲

货币金融学复习题

金融学14 货币需求

《货币金融学》学习总结

货币金融学简题库

华师大货币金融学——投资银行

西方货币金融学读后感

金融学货币战争读后感

《六六货币金融学.doc》
六六货币金融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