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下基层情况总结

2020-03-03 13:35: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丰宁满族自治县行政服务中心

关于深入开展“察民情、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百日

下基层活动的情况总结

按照市、县关于《深入开展“察民情、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百日下基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行政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心以开展“行政服务百日大提速”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将中心建设不断推向深入,总结如下。

一、中心建设运行情况

丰宁行政服务中心是集信息与咨询、审批与收费、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于一体的综合性行政服务机构。今年8月底正是投入使用。新中心长49米,宽18.9米,地上使用面积2778.3平米,地下室面积396平米。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硬件从实、软件从优、应进必进、一门受理、联合办公、优质高效、务求清廉”的“二十八字”建设要求,在建筑装修上本着美观、实用、超前的原则进行设计。新中心统一配备了网络机房、监控室、办公桌椅、招投标必备的设备,各部门的专网随时可以接通。目前,进驻34个政府职能部门和8个服务机构,进驻事项412项,其中行政许可303项,非许可69项,共设33个服务窗口,12个办公室(包括公共资源交易办公室),106名工作人员。

二、活动开展情况

为深入开展开展“察民情、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百日下基层活动 ,中心建立了组织,健全了制度,召开了动员会,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了窗口和科室。活动的重点是围绕提升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审批行为和窗口建设四个方面深入基层,解决四个问题,实现四个提速。

(一)人员素质大提速、重点解决人员素质不优的问题1

随着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进驻的单位和人员较多,人员的文化水平、业务技能参差不齐,造成人员素质不优。一是业务不熟。一些部门在选派人员时,并不是按照要求选派业务骨干到中心,而是抱着“应差”的想法,把中心的窗口工作当成“守摊子”,将不符合中心工作要求的人员派驻到中心工作;二是文化水平低。有的部门选派的人员文化水平偏低,不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不能承担本部门多个审批事项的受理;三是工作态度消极。得过且过,对工作没有积极性,致使服务质量受到影响。针对以上问题,重点把好“三关”。一是严把人员选派关。中心按照综合素质好、业务精通、熟练操作电脑的标准下部门30多次,与单位主要领导沟通,对单位拟派人员进行实地考核,对不符合标准或不懂业务的人员要求单位换人。通过严格把关,中心工作人员文化素质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较高,现有本科35人,专科67人,高中4人。二是严把组织培训关。中心业务科和纪委效能室进驻部门36次,对全县所有审批部门的派驻人员和单位网络管理员及相应科室进行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培训,使其全面熟悉和掌握所有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过程。行政服务中心对所有进驻人员进行两次统一培训,包括行政礼仪、法律政策、规章制度等,使其业务技能和法律意识进一步提升。三是严把学习关。中心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相应的法律法规、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中心内部规章制度等。同时,中心所有人员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或书本抓好自学,建立了内部OA办公系统,为中心与窗口、窗口之间搭建信息传递、相互沟通、互相学习交流平台。自学笔记每人每年达到1万字以上。

(二)监督管理大提速,重点解决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的问题 中心在运行的过程中,监管职能不够明确,工作协调不够顺畅。真正实现高效运转,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权限作保障。一是工作很难协调。行政服务中心作为职能单位的集中办公场所,审批权仍属于各职能单位,各窗口的办公费用也只能由各职能单位自己支付,中心只履行监督协调的职能。而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各职能单位属于

平级关系,这些职能单位恰恰是掌握大量公共权力的部门,日常工作很难协调。二是缺少成型整套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实际落实起来很难。三是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发现问题,难于处理。从三个方面进入部门,重点解决以上问题。一是加强沟通协调。中心多次分别到部门与主要领导沟通,充分尊重、相信和依靠部门的力量,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尽最大可能地满足部门到中心进行会办、组织审批的要求;部门全力支持中心的工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全县432项审批事项尽可能的纳入中心。二是健全规章制度。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到部门窗口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窗口工作制度。具体完善和创新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AB岗工作、限时办结、超时默认、缺席默认等管理制度。另外,中心还建立和完善中心考勤、考核奖惩、档案管理、计算机管理等制度。以制度保障中心“优质、高效、廉洁、规范”运行。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在中心设立举报箱和监督举报电话,同时,中心会同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实地检查或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对进驻项目情况、工作运行情况及窗口工作人员纪律进行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严肃查处。

(三)运行机制大提速,重点解决高效、顺利运行的问题 在中心运行机制上,不断探索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重点围绕优化审批服务、创新运行机制下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一是优化审批服务事项。中心会同纪委效能室先后下部门120多次,对全县的审批事项进行四次清理。通过清理免除65项,合并86项。在事项清理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开展流程再造、压缩审批时限,经过四轮的压缩,审批时限压缩达到30%以上。把清理后的事项,逐项与部门主要领导和相关股室研究进驻方案,使124项事项纳入中心电子政务系统,目前进驻事项达到412项。二是创新运行机制。制定出台了《中心管理办法》、《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并联审批管理办法》、《重点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管理办法》四个管理办法,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

平台运行,可以有效地加快审批速度、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也有效地防止暗箱操作,保障行政审批程序在阳光下运行,杜绝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相互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横硬冷傲的现象发生,从事项的受理到办结真正实行“一条龙”的方式审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规范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建设。以构建“1+3+26”管理服务体系为重点,中心先后多次到乡镇、村检查、指导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及村便民工作室建设,协调、帮助土城、波罗诺、凤山、汤河、五道营、黄旗六个乡镇安装好音视频监控系统,六项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并规范运行。其余乡镇在年底前完成,达到市、县、乡三级服务体系建设。

(四)窗口形象大提速,重点就解决提升服务质量的问题 活动开展以来,行政服务中心以提高机关效能为抓手,突出服务主题,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努力塑造“窗口”良好形象。突出做到“三抓”。一是抓特色,提升服务效能。组织开展优秀窗口、优秀窗口工作人员及优秀党员评比活动,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第三季度,评出优秀服务窗口5个,优秀窗口工作人员10名,分别颁发了流动红旗和荣誉证书。在中心推行全程督办、上门服务、协助办理和预约服务等制度,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抓载体,转变工作作风。结合百日下基层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廉政教育主题教育。在窗口内部开展夺旗争星评选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10个,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和干部廉政勤政作用。三是抓落实,推行服务公开。一是抓好“两集中、两到位”的贯彻落实,督促各窗口单位全面到位,所有审批办证事项及收费在中心网站公开。二是窗口统一制作标准卷、办事须知、一次向告知单、受理通知单、退回通知单等,并且摆放在柜台上。按照“六公开”的要求,公开办理程序、提供材料、收费标准、办结时限、窗口电话、投诉电话。

2011年12月5日

百日下基层实施方案

百日下基层活动方案

百日下基层活动方案

百日下基层活动方案

百日下基层启动仪式

百日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百日下基层特色做法汇报

下基层总结

下基层总结

草原乡百日下基层活动工作汇报

《百日下基层情况总结.doc》
百日下基层情况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