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俭学利弊之我见

2020-03-04 01:33: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勤工俭学利弊之我见

黎明完小 罗太生

四月的春风刮遍了神州大地,在各中小学掀起一股“勤工俭学”之风,这股风在各地刮得很强劲。但“勤工俭学”究竟是利大于弊,还弊大于利?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家长认为,搞这样的活动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导致孩子的成绩下降,而另一部分人看来,“勤工俭学”利大于弊,因为“勤工俭学”可以锻炼他们的孩子动力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赞成后一种观点。

的确,如今的这一代孩子的生活过多地依赖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很多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更别说为父母分担家务,他们一旦离开父母的照顾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而这一切都因为他们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勤工俭学这项活动就为他们锻炼自己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当然,并不是说勤工俭学就是学生生活自理,而是说,勤工俭学是一种比日常生活自理更高要求的一个行为,若你在勤工俭学中充分而出色地表现自己,我相信你不是一个连生活自理都不会的人,不是吗?因此,勤工俭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把握好这个机会,你就能在这个舞台以及更广阔的生活大舞台上展现你的能力,证明你的实力。

至于“勤工俭学影响学习成绩”这一说法我更是不敢苟同。

现在国家普通推行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地多次表示我们需要的人才不是考高分的机器人,而是具有多种能力的综合性的实践性人才。众所周知,中国的学生在各种国际性的知识竞赛,如奥林匹克等大赛中,通常是大获全胜地囊括金银奖,但真正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化学奖”的人中又有几个是中国人呢?这样一个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孩子动手能力很差,他们缺少动手的机会,缺少实践动手的空间和时间,他们必须按家长父母的要求,花尽量多的时间在学习上,花更大的精力复习功课,从而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进入重点中学以及进入重点本科,就这样把孩子牢牢地束缚在分数上,被分数绑住了手脚,动手能力差,而勤工俭学则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去接触社会,接触课本以外的知识的机会,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这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利而无一害的,至于有的家长谈到时间的分配问题,其实正因为勤工俭学需要占去孩子的生活中一部分时间,这就要求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休息时间,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即用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相同甚至更多的知识,这样岂不是很好?

而且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能够使他们意识到父母辛勤供养自己不容易,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勤工俭学,利大于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呢?

勤工俭学利弊分析(推荐)

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之我见

“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弊”主题辩论赛策划书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弊辩证分析

运用多媒体教学利弊之我见

北师大版利弊之我见档

网络舆情利弊之我见(材料)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弊调查及分析

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弊调查的报告(毛概)

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利弊之我见.doc》
勤工俭学利弊之我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