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感

2020-03-04 01:24: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孔子——一个被命运拖着走的人

影片的开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背靠着墙,盘坐在地上,若有所思。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一句感慨: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托付给未来了。这是《孔子》这部影片对于孔子老年时内心的揣测:一个满怀理想抱负的圣人,即使经历了从黑发到白发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当初坚定的理想是不会被动摇的。我却心生疑惑:孔子何以如此地坚定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又为何在诸国都无法得以实现?

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七国争霸,战争频发,社会动荡不安,而鲁国则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各国如果不去消灭他国,就只能面对被他国消灭的命运。因此各国渐渐从安逸中觉醒,企图扩充各自的领地。既然要征战,那么军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一只好的军队,需要的是分明的纪律和赏罚制度。同时,征战期间,为了避免内忧外患的局面,需要维持国内相对的安定。而刑法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最具震慑力的。因此法家的依法治国的主张最受推崇。而孔子却主张以仁爱治国。百姓能够知仁的内涵并在行为上表现出来自然是比被迫守法律来得高级、稳定。但是使百姓在思想里知仁,在行为上守礼,必然要教之。而教育对人思想的转变是漫长的,在各国剑拔弩张、虎视眈眈的局面下,变得不可取。

除去当时的历史因素,孔子本身的理想观点也是太过于理想、不具有说服力。恢复周礼,以仁爱治国是孔子的理想。恢复周礼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礼乐崩坏的局面,以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推崇周礼,但对于周礼的内容,不加甄别地一一遵守。比如在电影里,孔子在朝见鲁君的时候,在殿外依旧行周礼叩首,略显得迂腐。而对于以仁爱治国的仁的含义,孔子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但仁教确实可行吗?没有弊端吗?所谓克己复礼,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以达到周礼的要求。虽然外在的行为可以被制定出来的条条框框所衡量,但人的内心,千万人的内心是深不可见、难以揣测的。以仁爱治国,是在赌人性本善,它将主动权交在百姓与官员的手中。以仁爱治国对于百姓而言,因为不会有损百姓的利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百姓,因此较为可行。而官员多数是有自我思想的知识分子,腐败者、野心勃勃者不在少数,会意识到克己复礼对自身利益的损失。他们若是从内心领孔子的情,或许会顺从孔子的观点,在行动中改变;他们若是从内心不认可,尽管在行为上敷衍着,却还是在暗地里我行我素。一旦事情败露,若按孔子的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狡猾者只需在表面上表现出忏悔感恩、在行为中更加得收敛约束以逃过一劫,而后依旧故态复萌。孔子是在以他的圣心在比他人之杂心,他又如何能了解千万人的内心是否真心地求仁尊仁呢?况且孔子的思想宣传是教条式的,流传的形式也只是对话形式的论语。在论语中,谈及什么是仁,怎么才能做到仁,为什么要求仁等等的回答都是寥寥几句。缺乏具体的阐述,因此并不让人信服。

孔子礼乐仁和的梦想终究因为历史的因素、自身的因素无法得以实现,而他本人其实也意识到路漫漫无尽头,却依旧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许到后来,坚持礼乐仁和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也许,他只是希望他的主张可以穿过历史的长河,在后人心中有哪怕几声的回响。孔子若是生在现代,该给他颁一个终生成就奖。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的末尾写了一句话: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孔子就是那类不愿意的人,一个被命运拖着走的人。他的理想与历史发展的洪流相背,而他执意“知其不可而为之”,以个人之力去挽历史发展的狂澜。这显然是以卵击石。我始终觉得孔圣人的圣不在于他教条式的仁爱学说,而在于他的那一份坚持。当所有人开始质疑,当所有人给予冷漠的态度,当所有人规劝你放弃时,你需要有多强大的内心来说服自己不要放弃。在一个乱世,识趣的人抓住乱世的机遇博一番,失望的人归隐田园不问世事,可孔子却那样地痴迷于坚定于自己的理想。孔子及其弟子就像那一时代的异类,在历史的长河中逆流而上,却攀附不到一根河草,不情愿地被历史的洪流冲击着,只给世人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而这一背影已足以让后世歌颂。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doc》
孔子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