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俗语、名言中的哲理

2020-03-02 08:08: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成语、俗语、名言中的哲理

一、辩证唯物论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4、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5、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属唯心主义。

8、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9、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0、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1、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2、物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稳定和相对静止。

13、顺水推舟;庖丁解牛———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14、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15、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

16、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8、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唯物辩证法

2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点看问题。

22、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3、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25、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6、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7、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促进和支持新生事物的发展。

2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9、欲速则不达———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30、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1、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32、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33、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要善于从矛盾的转化方面来看问题。

34、满招损,兼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3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花有百样红———矛盾的特殊性。

37、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38、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39、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的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40、统筹兼顾———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

41、舍本求末;本末倒置———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主次矛盾关系。

42、白璧微瑕———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4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从整体出发。

4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事物的量的积累。

45、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46、当机立断;机不可失———要抓住机会,促成质变。

47、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49、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

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5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51、百闻不如一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52、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53、真金不怕火炼———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4、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不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5、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四、历史唯物主义

56、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57、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

58、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5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6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价值观要符合规律和人民利益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成语俗语

成语俗语

成语俗语

俗语哲理选择题

哲理名言俗语

八字成语、俗语中包涵的丰富哲理

成语、俗语、名言、诗句中的哲理集锦

成语、谚语、俗语

《孟子》成语、俗语

英语成语俗语

《成语、俗语、名言中的哲理.doc》
成语、俗语、名言中的哲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