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乱收费表现形式成因及治理政策建议研究

2020-03-03 17:22: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表现形式、成因及政

策等建议研究

关键词:乱收费

表现形式

成因

财政投入 摘

要:我国教育乱收费问题非常突出,加重了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导致了民众怨声载道。教育乱收费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顽固性,它的产生具有多方面因数、深层次社会原因,亟待剖析。治理教育乱收费,让教育事业风清气正、健康有序,不仅能减轻农村教育支出重担,能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提高关乎国家未来的青少年的廉政觉悟,还能成为治理各种腐败的标兵。治理教育乱收费进行政策研究,创造教育事业良好的发展局面,迫在眉急。

国家要发展,教育必先行,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应该清正廉明,做好教育事业,享受普通平民的生活待遇。教育乱收费,违反了法律和政策规定,扩大了收费范围和提高了收费标准,擅自出台收费项的行为。不但加重了家长负担,也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与形象,引起一些地方群众的强烈不满。

教育乱收费的表现形式

国家教育经费虽然不断上涨,但是经过各级挪用,逐次下拨后,使得学校运转经费所剩无几,一些学校不得不擅自出台乱收费项目,寻找各种借口,通过加重公众负担的收费方式创收。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一些重点学校利用本校的优势条件,高价招收择校生,对转学生、借读生乱收费、高收费,有的高中学校,甚至义务教育学校以举办实验班、重点班、特长班、网络班、快班、慢班等为名,向学生乱收费、收高费。有的向学生强行推销保险、教辅材料、有偿补课等。有的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教辅材料费、学具费、校服费。比较活跃的是少数在职教师以辅导为名,校外办辅导班,补习班,做家教的形式向学生收取高费用。然而,有些教师在民办教育机构兼职,而大部分民办教育机构靠应试教育来获利,这些民办教育机构在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旗帜下,抬高了应试教育竞争的门槛,让学生在各种科目的课外辅导班中疲于奔命,还有的教师把应该在课堂上讲的重点,拿到自己开办的班级上讲解,甚至在自己开办的课外班上透露一些关键的考试题目,造成了升学中的不公平。在这样的复杂交织和恶性循环下,教育行业乱收费不断滋生。

教育乱收费问题的形成原因

目前的义务教育,从入学,学校,校外,它的上中下游都被乱收费“绑架”着,成为了最昂贵的特权教育。受资源配置失衡和教育产业化观念误导、教育收费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等因数影响,教育乱收费具有深层次性和复杂性。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健全是基础教育乱收费的主要原因;执法不严也是产生教育乱收费的重要原因。教育乱收费的具体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政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保证教职员工的工资发放外,学校公用经费已经所剩无几,导致一些农村中小学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水电费、办公费等得不到足够的保证,产生乱收费行为。由于大部分乡镇财政困难,致使学校的教学设备添置、校舍维修、教改教研经费等费用供给不足,使得一些学校采取变通的办法将部分费用转嫁到学生的身上,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二、评价机制不健全。虽然现在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但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却还未形成,现有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群众的要求相差还比较大,还有目前巨大的升学压力,导致应试教育仍然不变。个别学校则是应家长的要求,开设各种补习班或提高班,再由家长以“捐款”和扶持的形式将钱交给学校,以此来补偿教师的额外辅导的劳动付出,也造成了学校乱收费,导致很多学校跟风而上。乱发奖金、补贴等。个别学校领导或教师受经济利益驱动,经不住社会上商家或一些部门的利诱,向学生代行推销学习用品、学习资料和保险等等,从中捞取好处。

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一方面,教育乱收费主要发生在择校这一环节,这一现象主要在大中型城市。另一方面,城乡生源分布悬殊。生源分布的不均,生源少、经费就少,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也是导致乱收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法规监管措施欠缺或不严。由于检查力量不足和各种因素的干扰等原因,一些地方监督、查处不力、检查走形式是导致中小学乱收费屡禁不止。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所掌握的知识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就业与收入。因此,希望通过受教育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公众愿望,人们对高层次和高质量教育机会的需求逐渐膨胀。但当前的优质教育资源却仍然严重匮乏。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直接结果是择校矛盾突出,导致乱收费屡禁不止。并给教育带来腐败风气,甚至引发了教育违纪、违规事件。

五、部分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

学校财力一些学校办学追求大气、洋气;在各项设施建设上,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超出了实际能力和学校以及了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有的搞计划外招生,有的教师和几个教师搭伙,办起了私有班。很多家长为了让子女享受这些优势资源,花大钱挤进学校。这些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某些学校乱收费的行为。 教育乱收费治理政策研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治理好乱收费,确保教育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需要以政策为依托,以行政执行为根本。教育乱收费不容忽视,需从严整治,严把防腐关口,注重从源头治理。才能让教育蓬勃发展。确保政府对教育的公益性投入、适度平衡教育资源配置、健全教育收费运行体制和监管机制、加强业内职业道德建设。要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建议具体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缓解教育供求矛盾,要扩大教育供给。有的地方出现学杂费被挤占、挪用,有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办学非常艰难。各地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投入,实现农村中小学工资正常发放、保正学校正常运转、保证学校安全运行的基本前提,实行教育的投入对农村中小学倾斜,加大对贫困山区的教育投入力度,以推进教育均衡化的发展,解决校际之间的差距。以经费为保障,使中小学校不必搞收费,教师不乱收费。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及边远山区的教育面貌。 打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基础。在生源分布上城区和农村差距大,为解决这一矛盾,应达标中学的普通高中计划中,划出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实行分校录取,并按照每年一定的比例正常增长。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升学应采取就近入学的要求,促进初中、高中生源的均衡,加快中职教育发展,实现初中毕业升学多元化。同时抑制时下盛行的择校风气,特别要杜绝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情况,与户籍制度脱钩,实行就近入学。要加快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盘活师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把方便学生和扩大办学规模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改变考试评价办法,坚决杜绝学校间因升学率攀比而举办补习班等变相增加学生学习和经济负担的行为,使中小学生从节假日补课和应付毕业升学等各类考试中解放出来,同时,让市场真正独立与成熟起来,分担公共服务差异化需求,而公共服务,就要回归公共服务的本质,抹去所有特权的面纱,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而有效杜绝教育乱收费现象发生。

另一方面,加强对权力的约束与监督。改革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教育财务会计管理中心,实行会计委派制。目前对教育部门的监督主要是同级监督或同体监督,需要改革和完善。学校乱收费,对于全体教师而言是有利的,从学校内部来说就很难指望会有铁面无私的监督。政府应建立专门的独立的监督机构,这才是制约教育乱收费的重要措施。杜绝乱收费不正之风,须广泛遏止抓课外辅导班、培训班、教育强化班乱收费,相关职能部门行动赋予专职专权,成立整治教育乱收费执法大队。坚持长期抓、全面抓,标本兼治,逐步建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

治理教育乱收费需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改革能树形象,改革可以促进发展,改革使教育得保障,改革使社会获得廉政风气。狠抓要点、热点、难点问题,增强校务公开的针对性、时效性。即时公开收费范围、项目、标准和监督举报电话,增加收费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中小学收费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正轨。制止有偿辅导班。促进教育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使教育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有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治理教育乱收费

治理教育乱收费

治理教育乱收费

当前基层教育乱收费的表现形式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总结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计划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汇报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总结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总结

治理教育乱收费自查报告

《教育乱收费表现形式成因及治理政策建议研究.doc》
教育乱收费表现形式成因及治理政策建议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