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产业发展概况

2020-03-03 07:53: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石墨烯产业概况

一、概况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 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厚度在一个纳米以下,最早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AndreGeim 和Konstantin Novoselov 用微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分离得到的。石墨烯具有非常良好的抗拉强度及透光、导电和导热性能,被誉为新世纪的“材料之王”。

近年来,石墨烯概念在全球受到追捧,各国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和金融机构等都对此给予了较大关注。根据BCC Research 最新研究报告预测,2018 年全球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到1.95 亿美元,到2023 年将超过13 亿美元。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也较快,2015 年全国石墨烯市场规模约610 万美元, 同比增长超过336%,初步统计2016 年已突破2000 万美元。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石墨烯产业也饱受争议,业界有人质疑其将“沦为下一个光伏产业”,给产业的后续发展构成障碍。

二、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速度不够快的原因,目前中国的石墨烯行业还没有出现大规模产业化,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也在完善过程中。但依据目前的市场需求预测,中国的石墨烯产业化将会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2016 年数据显示,到2020 年,全球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 亿元, 新能源行业的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市场规模将突破534 亿元,其中中国占比50%~80%。 2.1 产业链发展现状

按照产品属性进行划分,石墨烯产业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为石墨烯的原材料产业,包括石墨开采和烃类物质加工等;中游是石墨烯的生产加工产业,包括石墨烯薄膜、石墨烯粉体等产品的加工等;下游是石墨烯的应用,主要包括半导体、柔性电子、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总体来看,石墨烯产业的上中下游发展程度不同。 2.1.1 石墨产业

上游的石墨等产业发展较为成熟。首先,资源储量较大。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墨资源国,石墨基础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33%,已查明资源储量2.6×108t,预测资源潜力18.7×108t,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和山东等省区。从产量来看,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墨生产国,2015 年全国石墨产量达到86×104t,占世界总产量的67.7%。目前国内有石墨矿山194 座,其中大型矿山40 座,中型19 座,小型135 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湖南及四川等地。

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出口国和消费国,2015 年出口量为25.1×104t,占世界贸易量的79.0%; 消费量约为61.4×104t,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3.4%。 2.1.2 石墨烯生产加工业

石墨烯生产加工是产业链的中游,目前中国从事石墨烯研发、生产和应用的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0 家,约占全球石墨烯从业企业总量的3/4。典型的从业企业有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南江集团( 技术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提供)、中科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在企业的地理分布上,北部以山东青岛为主,东部以江苏的常州、无锡为主,南部以广东省的深圳、东莞为主,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各省份有零星的石墨烯从业企业,但未形成产业集群。从企业类型上看,目前将石墨烯作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有近70 家, 其中包括石墨烯粉体相关企业50 多家,石墨烯薄膜相关企业近10 家。在石墨烯的生产技术方法上,采用微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外延生长法等传统技术的企业较多,采用乙氧钠裂解法和切割碳纳米管法等复杂技术的较少。从企业规模上看,目前从事石墨烯生产的企业8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年销售额多数在百万元级别。不过已有一些上市企业开始涉足石墨烯产业。据初步统计,截至2016 年12月,共有18家上市公司参与石墨烯产业链布局,其中包括主板的东旭光电、力合股份、新华锦、方大碳素、中天科技等6 家公司,中小板的康得新、中科电气等5 家企业以及创业板、新三板第六元素、二维碳素、凯纳股份、华高墨烯等7 家中小企业。从企业盈利情况来看,目前石墨烯生产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很弱。一些宣称具备百吨年产能的生产企业, 企业产值和盈利能力远远没有预期的高,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根据2016 年的企业业绩报告,上半年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884.85 万元,常州二维碳素材料净利润为-938.74万元,青岛华高墨烯净利润为-314.5万元。 2.1.3 下游应用业

下游产业是石墨烯的应用领域。石墨烯特殊的平面二维结构,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因而有多方面的应用。其可以作为导电添加剂,进一步降低电池的内阻,从而提高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可以作为导热材料,对热导纤维和导热塑料等进行改性,提升材料的散热能力;可以用作新型导电油墨和塑料的主填充料,调节导电油墨的电阻率和附着性能;可在防腐漆膜中承担骨架作用,提高膜的抗腐蚀效能。另外,石墨烯优异的抗静电、防辐射功能和溶胀性、吸湿性、抗菌性等其他方面特性,使之可以为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抗菌医用材料、柔性传感器等提供新材料。

目前来看,中国在复合材料、锂电池、超级电容等方面的石墨烯应用已开始起步, 而在柔性显示、传感器、超级电容器、散热材料、半导体器件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近两年来,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在石墨烯材料的应用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其中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实现了石墨烯薄膜材料和现有ITO 模组工艺线的对接,在全球成功制成电容触摸屏手机样机;中国科技大学利用石墨烯精确快速筛选离子的功能,制成用于海水淡化的石墨烯氧化薄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制出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用作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使汽车只需充电7s,续航就能达到35km,等等。

不过从整体来看,中国石墨烯产业链还很脆弱,完整的、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有待巩固。目前,大部分从业企业把资金和精力都投在石墨烯的材料生产上,而下游应用集中于低附加值产品上,一些高附加值产品因为缺乏相关人才和技术,进展甚微。 2.2 技术与专利

目前,国际上关于石墨烯的技术研究热点是导电性、导热性、制备方法优化以及纳米材料制备等,而中国的研究则集中在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复合材料、石墨烯在锂离子与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及光电器件等方面。

中国的科研管理机构较为重视对石墨烯相关技术研究的资助。从2009 年开始,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继启动了多个石墨烯研究项目,其中包括863 计划课题“石墨烯的控制制备及其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和973 计划课题“石墨烯的可控制备、物性与器件研究”,以及一系列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据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陆续拨款超过3 亿元,用于资助石墨烯相关基础研究项目,其中2014 年资助石墨烯相关研究项目385 项,2015 年资助石墨烯相关研究项目396 项。

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中国石墨烯领域的专利申请也很火热。根据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联合发布的《2015 石墨烯技术专利分析报告》, 截至2015 年4 月3 日, 共检索到中国石墨烯专利申请7955 件,其中发明数量7690 件,实用新型444 件,外观1 件。从专利申请的国别看,属于国内申请的有7612件,占95.7%;属于国外申请的有343 件,占4.3%。从专利申请主体看, 国内共有专利申请主体1614 个,其中包括881 家企业(占比54.6%)、325 个大学( 占比20.1%)、280 名个人( 占比17.3%) 和128家其他研究机构(占比7.9%,含中科院)。但从专利归属看,企业并不是专利申请最多的主体,其中中科院占有专利申请总量的9.2%, 其他大学占有专利申请总量的46.6%,而企业和个人只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8.5%。

从专利分布领域看,以石墨烯应用研究方面的专利申请为主,共5086 件。国内石墨烯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储能(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复合材料( 催化剂、导电/导热材料、吸波材料等)、电子信息(透明导电薄膜、信息存储、光电器件等)和传感器(生物及化学传感器、物理传感器)等八大领域,其中申请量较多的主要有储能(专利申请量1432 件,占总申请量的28%)和复合材料(专利申请量1675 件,占总申请量的33%)。 2.3 产业政策

中国政府在本世纪初提出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石墨烯作为新材料中的新贵,虽然产业刚起步,但也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出台了一些政策予以支持。2012 年,工信部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到“积极开发纳米粉体、纳米碳管、富勒烯、石墨烯等材料”;2014 年, 国家发改委等发布了《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16 年,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海洋工程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发展急需的大尺寸单晶硅、宽禁带半导体及器件、新型平板显示玻璃、石墨烯……等20 种左右重点新材料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和规模应用”;2015 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着力石墨烯材料高质量稳定生产,着力石墨烯材料标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着力构建石墨烯材料示范应用产业链,着力引导提高石墨烯材料生产集中度, 加快规模化应用进程,推动石墨烯产业做大做强”;2015 年,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等等。 2.4 标准体系

俗话说,无规不立,标准体系的完善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自2014 年9 月起正式开启石墨烯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2016 年8月12 日,国家标准《石墨烯材料的术语、定义及代号》预审查会在常州召开, 预计很快将会发布。《石墨烯材料的术语、定义及代号》是中国第一项石墨烯国家标准,规定了石墨烯材料领域的核心术语及相关术语, 列举了石墨烯材料常见制备方法、石墨烯材料常见检测与表征方法以及石墨烯材料产品代号,适用于石墨烯材料的生产、应用、检验、流通、科研等领域,对石墨烯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另外,由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主导起草的第一部石墨烯检测方法标准《石墨烯层数测定扫描探针显微镜法》(草案)也已获得国家标准委立项。同时,一些有关石墨烯的地方标准也已发布,包括《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的检测与表征方法》、《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名词术语和定义》、《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生产用聚合物》、《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生产技术》和《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生产用高温反应炉的设计规范》等。

三、石墨烯相关上市公司 3.1东旭光电

目前,东旭光电的石墨烯事业由副总经理王忠辉主管,石墨烯的产业化项目落地、资源整合、企业收购等也由其一手策划促成。从2014 年至今,东旭光电的石墨烯产业布局脉络日渐清晰。

2014 年,东旭光电与北京理工大学先后共同组建了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和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石墨烯在ITO 透明导电膜、散热膜、锂电负极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这也是东旭光电在石墨烯领域的最初布局。2016年3 月,东旭光电收购了一家拥有单层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和石墨烯基锂离子材料与电池制备技术的石墨烯制备和应用企业——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7 月8 日,又推出了全球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随后再推出第二款应用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动力滑板车。目前针对终端用户的“烯王”系列产品,基本上实现了小批量的生产和销售,但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

东旭光电旗下北京东旭华清有限公司,管理着“东旭〃泰州石墨烯产业发展基金”和“东旭〃德阳石墨烯产业发展基金”,以多点布局、分散投资的方式,来降低在石墨烯产业中的投资风险。 3.2方大碳素

2010年 6月公司收购成都炭素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 成都炭素现有4000t/a 特种石墨生产线项目。2010 年 11 月公司与成都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投资建设协议书,在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设立方大科技产业园,该园区占地1200 亩,总投资金额约为21.2 亿元,总投资额中包含三个公司拟建项目:在该园区内建立特种石墨生产基地项目,子公司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在该园区建立新型炭材料研发中心项目。

公司旗下拥有抚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抚顺莱河矿业有限公司、抚顺方大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吉林方大江城碳纤维有限公司、方大喜科墨(江苏)针状焦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子公司,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产业优势,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国内唯一的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公司炭素制品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3万吨,原料生产能力20.4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能源、化工、机械、医疗、生物等行业和高科技领域,畅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炭素制品生产设备。先后从美国、日本、德国引进了电热混捏机、二次焙烧隧道窑、电极清理机、高压浸渍、振动成型机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性设备,特别是从日本引进的全自动配料、40MN立捣卧式压机设备,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大规格电极生产装备之一,还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内串石墨化炉和20000KVA直流石墨化炉。 3.3中科电气

2016年8月22日中科电气发布公告,公司以发行股份结合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星城石墨97.6547%股权,收购国内负极材料排名前五的星城石墨,从而成为纯正锂电负极材料标的。

星城石墨专注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十多年,技术积累雄厚,石墨粉体加工技术国际先进,热处理工艺和石墨复合技术国内领先,下一代的硅碳负极产品已经中试。客户结构优质,与比亚迪、福斯特、星恒电源、浙江佳贝思等主要客户已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大客户比亚迪动力电池扩张规划宏伟,对材料的需求逐渐上涨。公司天然石墨产品在比亚迪供应链中占据较高比重。利用动力锂电时代的客户开发,星城石墨规模迅速提升,不断向第一梯队靠拢。 3.4金路集团

2013年9月份,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德阳烯碳高科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其中公司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以共同拥有的“石墨烯大量制备技术”各出资2000万元,各占注册资本的20%,其余各方以现金出资。新公司拟实施年产300吨石墨烯项目,项目分三期实施,每期建设年产100吨石墨烯产业化项目。2013年至2015年,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年产100吨的生产装臵及配套设施,三至五年时间,实施第二,三期工程,形成年产石墨烯300吨的生产能力。

四、攀枝花石墨烯产业发展情况 4.1 石墨资源情况

攀枝花石墨资源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石墨初步查明资源储量约 3000 万吨,占全国的 13%左右,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完成的《四川省石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报告》,预测攀枝花市可新增石墨资源量 3800 万吨,累计资源量约 6800 万吨。

目前攀枝花市石墨资源主要分布在仁和区和盐边县,其中仁和区石墨查明资源储量约 1600 万吨,包括中坝乡石墨矿区1555.21 万吨、大田镇三大湾石墨矿点 4.65 万吨等, 4.1.1攀枝花石墨资源禀赋及特性评价

1、矿体特征。攀枝花石墨矿床含矿岩系属前震旦系会理群大田组地层,在矿区范围内含矿岩系呈―“残留体”状产于混合花岗岩中。主要岩性有含石墨白云母(绢云母)石英片岩、含石墨二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和石墨矿体。

2、矿石结构。攀枝花石墨矿石主要结构较单一,占 90%以上者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也见有少量的中一细粒齿状锒嵌变晶结构、筛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交代假象结构、交代缝合线结构。

3、矿石构造

(1)片状构造。片状构造是矿石的主要构造,占 90%以上,绝大多数矿石为此种构造。片状矿物云母和石墨沿片理面平行排列呈连续薄层定向分布,粒状或扁平状石英与片状矿物相间而定向分布。

(2)片麻状构造。云母、石墨片状矿物在粒状石英间呈定向断续条带排列,分别聚集相间分布。

(3)条带状构造。由颜色、矿物成分和结构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呈集合体分别相间连续定向排列成条带,一般条带宽 2mm 以上。由石墨、云母和石英组成深色条带,由云母、石英组成浅色条带。此种构造在矿石中也较普遍,常成为品位较低的表内矿石或表外矿石的构造。 4.2资源开采加工情况

2015 年底,攀枝花共设臵石墨矿矿权 4 个,其中探矿权 2个,采矿权 2 个,目前攀枝花有两家石墨矿采选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

1、探矿权

(1)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石墨矿勘探。位于仁和区中坝乡中坝村,面积

3.46 平方公里,探矿许可证号T51420110303044388,探矿权人为攀枝花市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期 2015 年 12 月 3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四川省盐边县高家村铂、镍锰石墨矿详查。位于盐边县渔门镇、惠民乡和仁和区同德镇交界处,勘查许可证号T51120080202002065,面积 58平方公里,探矿权人为盐边县成宗矿业有限公司,有效期 2015 年 10 月 28 日至 2017 年 10 月 28日。该探矿权前期主要针对铂钯矿产资源进行勘查,详查阶段预期提交一个石墨矿详查靶区。田坪石墨矿位于该探矿权范围内,目前已完成详查工作,查明石墨资源储量 739 万吨。

2、采矿权

(1)攀枝花市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中坝石墨矿。位于仁和区中坝乡中坝村,面积 0.1003平方公里,采矿许可证号C5104002011027120106069,采矿权人为攀枝花市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期 2011 年 2 月 12 日至 2016 年 2 月 12 日。截止 2012 年底,采矿权范围内查明石墨资源储量 444.11 万吨,生产规模 6 万吨/年,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区回采率为 89%,现处于停产状态。

(2)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骨粉综合加工厂大田三道湾石墨矿。位于仁和区大田镇银鹿村,面积 0.543平方公里,采矿许可证号 C5104002011017120104656,采矿权人为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骨粉综合加工厂,有效期 2011 年 1 月 18 日至 2018 年 5 月28 日。截止 2012 年底,采矿权范围内石墨经济可采储量 3.439万吨,生产规模 0.05 万吨/年,采区回采率为 80%,现处于停产状态。 4.3石墨产业、企业

攀枝花市的石墨开采规模小,与其他产区相比,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差较远,且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应用产品进展缓慢。与全国相比,无论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差很远,而目前攀枝花市最大的仁和区中坝石墨厂仅能生产中碳石墨( 4000t /a) 和高碳石墨( 20t /a) ,且产品售价都较低。由于存在资金、技术和思想观念的制约,石墨加工利用工作进展缓慢,虽然产品供不应求,但由于品种少产量低,销售范围不广,始终未能成为攀枝花市高附加值及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联营股份。集体企业———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坝石墨矿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私营股份制企业,始建于1984 年,是西南地区专业从事石墨开发、生产、经营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拥有全国第三大石墨原矿采矿权,能生产低碳、中碳、高碳石墨粉共5000 吨。

在现有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石墨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依托“中国西部石墨之都”,借力“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创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碳世界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川石墨烯骨干企业紧密合作,融入四川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本地企业,引进外来投资,建立攀枝花市石墨及石墨烯产业链,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石墨烯材料的生产要注重规模化、柔性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石墨烯材料生产线原则上要进入化工园区,将现有企业规划入园,符合化工园区环保准入条件和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粉体生产线装臵规模不低于10 吨/年,薄膜生产线能够连续自动转片。鼓励石墨烯粉体制备与攀枝花天然石墨资源开发有机结合。

五、问题与风险

石墨烯产业在中国已开始起步,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给产业的后续发展带来风险。 5.1 原料开采滥觞无序

石墨是制备石墨烯的重要原料,中国具有较大的石墨储量, 但同时也有190 多家石墨开采企业,每年开采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过百万吨。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滥采乱掘、采富弃贫,导致大量石墨资源浪费。据中国石墨行业协会测算,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和速度,最多20 年,国内已探明的石墨资源将消耗殆尽,届时中国将要从国外高价进口石墨,由石墨大国变成石墨贫国。这给中国石墨烯产业的后续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5.2 技术研发良莠不齐

中国虽然掌握世界石墨烯专利总量的近一半,但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在技术研发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基础研究多,原始创新少。目前国内对石墨烯的研究多集中在电学、化学的基础领域,其中尖端原创成果稀少,绝大多数是在追赶国外创新。

二是技术侧重点的经济适用性差。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如bottom-up 方法制备、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电极中的应用、石墨烯复合材料等;而欧美发达经济体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光电器件、传感器、医药和环保材料等高端应用领域。相比之下,中国石墨烯技术研发成果的未来经济可期性较差。

三是企业作为技术研发主体的责任没有体现。一个产业, 只有当从业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时,才有持续前进的动力。可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石墨烯研究主体中, 大学和科研院所占绝大多数,较多关注的是理论基础研究, 成果呈现出碎片化、同质化的现象。真正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只有深圳鸿海等少数几家, 但其掌握的专利数量远少于IBM、英特尔、陶氏化学、通用、杜邦、东芝等跨国公司。在未来的世界产业科技竞争格局中,中国企业明显处于下风。 5.3 产业发展秩序紊乱

中国的石墨烯从业企业超过百家,但与海外三星、IBM、诺基亚、英特尔、陶氏化学等大公司推动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应用不同,中国的从业企业主要将石墨烯材料作为添加剂使用,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修补。目前国内真正能规模化量产单层石墨烯的企业不到10 家, 一些企业和机构出于通过资本炒作获得收益的投机心理, 一味夸大行业的产能和产值,造成市场盲目跟风。另有一些企业将单层和多层混为一谈, 把厚度远远超过10 个原子层的石墨烯微片或石墨烯纳米片产品也混称为石墨烯,造成业界认识的混乱。一些地方政府也推波助澜,不管是否具备条件, 都急于上马建设石墨烯产业园区。初步统计, 目前全国有将近20 个石墨烯产业园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 但其功能性都差不多,未来必定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低价格局将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5.4 资金支撑量小力微

石墨烯产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以供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但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

一是技术研发资金投入相对乏力。当前全球有80 多个国家、近300 家公司投入石墨烯材料的研发,英、韩、欧等将石墨烯研究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据了解,英国在2011~2016 年至少投入了2.37 亿美元支持石墨烯研究, 韩国自2012 年起计划7 年内向石墨烯领域提供总额为2.5 亿美元的资助,而欧盟委员会更是将石墨烯列为“未来新兴技术旗舰项目”之一,并从2013 年起10 年内向石墨烯应用研究领域提供10.5 亿美元资助。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在石墨烯相关研究领域的投入只有近0.5 亿美元,要少很多。

二是企业融资困难。目前中国的石墨烯从业企业以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为主,骨干大部分是科研院校出来的研究人员, 市场开发和维护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很低,风险系数较高。而金融机构据此多数持观望态度,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如果后续还是缺乏外来资本的介入,中国这些中小石墨烯从业企业最终会因财务危机而退出市场。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要好很多,因为他们的从业企业大多是三星、LG、IBM 等大型跨国公司,企业本身有实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石墨烯进行长期的系统研究,而且政府对此也大力支持,石墨烯的市场青睐度很高,融资渠道也较通畅。

石墨烯

石墨烯前景

石墨烯学习心得

石墨烯调研报告

石墨烯制作方法总结

石墨烯电池最新进展

石墨烯调研小结

石墨烯性质与应用

石墨烯纳米材料论文

石墨烯生产成套设备(推荐)

《石墨烯产业发展概况.doc》
石墨烯产业发展概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