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2020-03-02 07:50: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为民多奉献,为党添光彩

—池上镇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东强事迹材料

赵东强,男,1960年5月出生,汉族,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赵东强同志从2004年就担任中郝峪村的村委会主任,2011年起兼任中郝峪村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村级父母官,赵东强同志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来,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以民为本,无私奉献,恪尽职守,自我加压,践行基层党员先进性,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干群一心,共谋发展,实现了村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他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中开拓创新、务实求是,受到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连续多年被镇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镇领导谈起赵东强,都夸他领导的村工作开展得好,乡村旅游发展得好,老百姓提起赵东强,都说他是带领大家建设新农村的的主心骨,是群众的贴心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要更好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必须要当好村支书,当好“班长”。用赵东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打铁先要自身硬,党员干部自身不强,怎么带领群众奔小康?”。自从赵东强担任池上镇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就率先带头带领大家学习理论政策、学习实用科技、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从班子建设入手,进行支部两委的工作、作风、思想整顿。要求两委成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支部一班人多次召开会议,分析了原来支部班子存在的问题,就人心涣散,班子软弱,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交心谈心、书面汇报等形式的沟通,解决了思想疙瘩,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责任,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大事征求意见,小事集体研究,求大同,存小异,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民主决策,消除了大家的心理隔阂,心- 1

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是群众盼望已久的事,修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成为村两委的共识,但是资金方面实在是困难太大,赵东强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硬化了村内全部街道,平整的水泥路改写了祖祖辈辈走泥巴路的历史,为了达到真正改善村容村貌的目的,还成立了一支3人的专业清扫队,对村内道路定时清扫维护,彻底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能大大缓解沉重的医疗费。为此,赵东强逐户宣传,动员全村村民及时参与,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鉴于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在赵东强同志的带领下,筹资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工程,在村内挖通自来水管道,修建了自来水保障设施,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也进一步保证了群众的吃水安全。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赵东强多方筹措资金,规划建设农家书屋,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养老难问题,大力倡树尊老敬老之风,在做好村风整治工作的同时,实施了为老人送温暖活动,利用每年的重阳节挨家挨户给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100元生活补助和油、面等生活用品,在李仟绩的带动下,全村尊老敬老之风大行。

现在漫步在整洁的林阴大道上,嗅着扑鼻的花香,农闲时在书屋里看看书、下几盘棋,在赵东强的带动下,如今的中郝峪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展、诚信文明、群众富裕、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赵东强真正成为了群众信赖的“自家人”和“主心骨”。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赵东强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自担任书记以来,在群众眼里他从不摆架子,群众有困难,他总是想在前面。村里大事小事,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 3

脐橙的市场前景相当好,价格又高。于是他便带头承包了80多亩旱地种植脐橙,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种植了脐橙,几年以后,脐橙给中郝峪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此外,由于中郝峪村的地势、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于西瓜、梨子、李子、板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赵东强书记又根据市场实际带领村民适时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1年5月14日县委书记张才金,县委常委王金海在池上镇党委书记徐文魁镇长向洪江及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中郝峪村考察调研,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参加座谈会,向各级领导汇报具体情况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外地老板大车无法进入本村你,要求拓宽道路并硬化。

二、为果农修建脐橙道四条,每条一千米左右。

三、七四年我村的河改工程现已被洪水冲快,100多亩良田全部损失,因此要求重修河改工程。张书记当场表态就同意了前两条,第三条要等水利局及发改委的同志视察之后再作恢复。

如今中郝峪村村民在赵东强书记的带领下和睦共处,村支部也十分团结,全村有彭、黄、周、龙等姓氏,没有宗族派别,大家亲如一家,无论那寨那户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村委会都会一道前去送上一份心意,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小忙。每逢大年初一,彭书记和村主任都会走访全村,给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中郝峪村的党员去拜年,每人送上一个50元的红包。

“当干部就要一身正气,廉洁自律,无私奉献”

村级财务账目,一直是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给群众一个明白,给自己一个清白,赵东强在财务管理上增加透明度,在支出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自觉管住自己的嘴、手、腿,坚决做到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保证资金的严格管理,在村内设臵专职财务管理人员,严格资金使用、报销、报帐制度,确定了收支必须有正式单据,必须经过一把手认可、经手人签字、理财小组审核三道关才能走帐的规定,堵塞资金跑冒滴漏的一切途径。三道关过后,到记账中心报账,并进- 5

2003年,中郝峪村“两委”自筹资金1万元作为旅游业户的奖励扶持资金,鼓励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在5户村民的积极响应下,2003年夏天,该村的第一批农家乐经营户正式开始营业,且在年内就收回了前期的全部投资,并得到了村里每户2000元的扶持奖励。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民们的积极性也被带动了起来,在村“两委”的积极倡导下,新修了通往志公坪旅游景点的旅游路;实施了“空心村”、旧村改造工程,把全村60余户无人居住的房屋统一有偿收回,并投资280万元改造成为度假村。为美化村庄环境,该村在原有基础之上,新栽植了白玉兰、水杉、华山松、樱花、翠竹等观赏性树种,使原有的村庄面貌的到了极大的改观。随着生态度假、自驾游等新兴度假方式的兴起,到中郝峪村就餐、住宿的游客逐年递增,为此,市、区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规定,给兴办农家乐较好的带头户各奖励3000元,村民办农家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全村上下统一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共识。

二、健全配套设施,统一管理模式

随着游客的增多,农家乐的规模不断壮大,完善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随着自驾游的盛行,在完善道路建设的基础上,还建设了停车场和停车位,方便游客停车;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村里投资40万元,对村民的住房进行了改造翻新,统一粉刷,在所有吃、住场所配备一次性卫生用品,达到省旅游局制定的农家乐卫生安全标准;投资15万元,实施旧房拆除、街道治理和改厕改造工程,并成立保洁队伍,对全村卫生划分卫生区域每天进行卫生清理,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保证了村容整洁;先后投资95万元,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新建村委大院,建成小公园、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扩建了村卫生室,达到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制定了关于发展旅游的村规民约,配备了相应的监控安全设备,24小时对全村所有主干道- 7

周边城市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三是加强与兄弟村镇之间交流互动,与张店、沂源等地的村委结成“姊妹村”,强化学习与帮扶力度。四是做好对外宣传,制作专题宣传片,在市区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以更直观的效果提高中郝峪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五是外聘20名业务员长期驻扎东营、滨州、济南、潍坊等地,积极配合多家拓展公司进行宣传,吸引外地客源。

中郝峪村位于博山区池上镇南部,鲁山脚下。全村现有村民116户,人口346人,党员15名,山林面积3900亩,耕地面积61亩,林果面积1002亩,水域面积40亩。村内四周青山环绕,峰峦叠翠,林木繁茂,花果飘香,森林覆盖率达98%。

近年来,中郝峪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因地制宜,立足村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围绕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公民道德公约和道德规范,本着“合情、合法、管用”的原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涉及村民生产生活、家庭团结、环境整治、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积极协商,多次修改完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中郝峪村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并非空洞的教条说教,而是具体到禁止养鸡养狗这样的细节。制定之初,村两委几乎每天入户做工作,又与年内福利挂钩,一两个月之后村内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村民自觉地将柴草堆、粪堆、沙石堆清理,整齐堆放在相应位臵;村里修建了6个垃圾箱、- 9

村民116户,人口346人,党员15名,山林面积3900亩,耕地面积61亩,林果面积1002亩,水域面积40亩。村内四周青山环绕,峰峦叠翠,林木繁茂,花果飘香,森林覆盖率达98%。

近年来,中郝峪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因地制宜,立足村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围绕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公民道德公约和道德规范,本着“合情、合法、管用”的原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涉及村民生产生活、家庭团结、环境整治、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积极协商,多次修改完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中郝峪村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并非空洞的教条说教,而是具体到禁止养鸡养狗这样的细节。制定之初,村两委几乎每天入户做工作,又与年内福利挂钩,一两个月之后村内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村民自觉地将柴草堆、粪堆、沙石堆清理,整齐堆放在相应位臵;村里修建了6个垃圾箱、8个垃圾池,聘任专职保洁员负责垃圾清运;鸡、狗全部圈养,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除了对村居环境的治理规范,村规民约还包括对家庭和谐的约束。“严禁酒后闹事、在街上大吵大闹、打架斗殴,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秩序”、“ 发扬尊老爱幼的好风气”等条目也列入村规民约,村里再无一例醉酒闹事及不孝敬父母的事件发生。近十年来,中郝峪村无一- 11

优秀共产党员村支部书记事迹

优秀村支部书记个人简要事迹

【先锋事迹】乡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优秀)

村支部书记优秀事迹材料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优秀村支部书记演讲稿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优秀村支部书记材料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doc》
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